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暨空军航空兵第19师建师68周年。

华子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人民空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个热爱祖国蓝天人的不变的心愿。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从一段小的历史就可以看到空军成长的过程。</font></h3> 《空军航空兵第19师建师68周年简明军史》:<br>空军第19师是由中南军区抽组部队与1951年在10月1日在汉口王家墩机场成立的,部队代号209。<br>下辖55、57两个团。首任师政委是李振声、副师长是刘鹤田。1952年6月杨思禄被任命为师长,1953年1月杨思禄调任为空军第11航校校长。<br>遵照中央军委1951年8月22日电令,1951年10月1日,在湖北武汉汉口王家墩机场以中南军区的9个野战军和湖南、湖北等省5个地方军区等单位抽调1406人成立空19师,下辖空55、57团和2个供应大队,装备米格-9型战斗机。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9飞机</font></h3> 米格-9战斗机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战斗机之一。<br>米格-9战斗机由米高扬飞机设计局研制,采用仿制德国BMW003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该机气动布局为单座、双发动机、机头进气、中单翼平直机翼,机上装备一门37毫米机关炮和两门23毫米机关炮&nbsp; 。<br>米格-9战斗机于1946年4月24日首飞成功,1947年正式投入生产,总计制造1000架。该机除装备苏联空军外,还出口到中国。苏联的米格-9战斗机1952年全部退役。 原5航校副校长任空19师师长杨思禄(1952年6月25日任命),政委李振声(原陆军44军132师政委),副师长刘鹤田(原41军123师参谋长)、参谋长王雨青(原河南潢川军分区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林雨(原44军军部)。<br><br>55团团长高子贵,政委李宏钧,57团团长徐振兴,政委徐柏生。王家墩基地场站站长管玉田。政委王扶民,副政委王亚民,参谋长问锁峰,政治处主任渠颜明。<br><br>12月25日,空19师接收了米格9型歼击机84架(其中18师移交64架,南苑机场调来20架)和63名飞行员,在苏联空军潘克拉多师带领下展开了战斗飞行训练。同年12月,接收由中南军区空军调入的建制单位王家墩场站和警卫营。1952年2月正式担任武汉地区防空作战值班任务。隶属中南军区空军建制。<br><br>1952年3月,帮助训练的苏联空军师经过三个多月的带教后,奉命回国。十九师开始独立组织飞行训练。<br>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9的坐舱</font></h3> <p>苏联潘克拉多师简介:</p><p>潘克拉多师即苏联空军防空兵第56歼击机航空师,下辖第70歼击机航空团、第172歼击机航空团,师长潘克拉多。<br><br>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朝鲜前后,为应对美帝空袭中国重要城市,苏联政府决定派出装备米格-9的歼击机防空兵部队专职中国城市防空,装备新型米格-15的部队则直接掩护志愿军入朝作战。<br><br>为此,1950年10月~11月苏联空军第56歼击机防空师在阿塞拜疆组建,11月下旬进驻广州,起初主要担负防空任务。</p><p>1951年5月5日,解放军中南军区空军的第一支飞行部队空18师在广州白云机场成立。<br></p><p>1951年6月23日空18师接收潘克拉多师的米格-9飞机62架,随即在7月初改装米格-15飞机51架,技术上由潘克拉多师一帮一对口传授。<br><br>1951年11月下旬,经过4个月带飞,空18师米格-15正式开始担负广州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br><br>与此同时,潘克拉多师又前往汉口王家墩机场培训空19师飞行米格-9,直至1952年2月下旬空19师正式担任武汉地区防空任务后才返国。<br></p>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9飞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鼻子上插大炮的米格9.</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民空军装备的米格9飞机</font></h3> <p>中国空军的米格-9的是朝鲜战争时期从苏联进口的。<br>1951年5月毛泽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向前率政府兵工代表团秘密访苏,洽谈购置武器问题。1951年5月22日和26日,斯大林两次致电毛泽东,指出:由于过去苏联没能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米格-15飞机,并估计米格-9飞机能对抗美国最好的喷气战斗机(刘亚楼认为,米格-9连F-84都打不过),如今看这是一个错误,这一错误的责任应由苏联来负。</p><p>作为纠正这一错误的行动,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6个师的372架米格-15战斗机(只收运输费),用以改装6个米格-9歼击机师,即希望中国将原来苏联准备提供的米格-9照旧买下。中方考虑到这些飞机还可以作为训练之用,再照顾到双方的友好关系,也就同时买回这批飞机;这批米格-9在中国空军主要用作原先驾驶活塞螺旋桨战斗机的歼击航空兵部队换装为喷气战斗机的换乘适应性训练和航校学员的高级教练机,中央军委对志愿军空军下达空战攻势命令后,配备米格-9的部队立即换装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于1952年起参加朝鲜空战。</p><p><br></p><p>从1951年7月起,人民空军开始换装米格-15,同时封存米格-9&nbsp; 。<br>1956年11月3日,国防部批准全部淘汰退役米格-9。1959年最后11架退役&nbsp; 。</p><p><br>由于当时国民党空军不停空袭中国大陆的上海等城市,故由1950年11月起苏联空军派出4个师的米格-9驻防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城市,但不久就被米格-15取代,1951年这些米格-9全部移交中国,解放军使用至1956年。</p> <h3><font color="#010101">飞行中的米格9飞机</font></h3> 1952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空19师全师由武汉转场至广州白云机场接替空6师防空作战任务。<br>1953年2月,将广州地区防空作战任务交于空18师,转场回武汉王家墩机场归建。<br>根据中南军区空军1954年6月颁发的《空军师团编制表》,7月28日,空19师从空55、57团抽调人员和装备组建空56团。<br><br>1954年55团,56团分别换装米格15比斯飞机。<br><br>1954年7月新组建56团,团长王峰凯,政委杨鸣皋。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15</font></h3> 米格-15战斗机,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战斗机。<br>米格-15各型总产量超过18,000架,曾装备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38个国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多的一型喷气式战斗机 。<br>米格-15战斗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首次大规模投入空战,显示了优异的飞行和作战性能。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15比斯</font></h3> 在20世纪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中,为了对抗美国空军,1951年2月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致电斯大林,表示希望增购5架米格-15,加上原有的米格-15,组成4个歼击机团参加朝鲜战争。当时美军已经在朝鲜投入了F-80、F-84、F-86等先进的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其中F-86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喷气战斗机,其性能比米格-15原型机明显高出一筹,与米格-15比斯相当。而此前苏方大力推销给中国的米格-9性能更为落后,无法在朝鲜与美军战斗机抗衡。经斯大林批准同意,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米格-15战斗机&nbsp; 。<br>中国首次获得米格-15,是在1950年10月。当时,在中国华东地区协助防空的苏联空军巴季茨基部队即将回国,苏军向中国有偿转交了该部队使用过的38架米格-15歼击机。同时移交的还有其他一些作战飞机。随后,东北地区的别洛夫部队移交给中方122架米格-15。需要明确,苏联方面从未向中国无偿提供武器装备。<br>1952年8月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比斯”改进型歼击机,1952年底中国已拥有6个师的米格-15“比斯”。但此时距离朝鲜停战只有半年,“比斯”发挥出来的作用就较为有限。1953年12月23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同意将制造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的许可权授予中国。但后来计划改为向中国移交米格-17的生产技术&nbsp; 。<br>中国空军获得米格-15及米格-15比斯型战斗机进程:<br>1950年10月13日,驻上海苏联空军部队向中国空军移交38架米格-15。<br>1951年苏联赠送372架米格-15飞机,包括12架乌米格-15。中国于1951年6~8月间分3批进口,仅支付运输费。<br>1950~1951年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转让)米格-15飞机654架。<br>1951~1958年,中国从苏联进口乌米格-15飞机357架。<br>1952年苏联交付348架米格-15比斯,于当年8月23日至10月17日,从满洲里、绥芬河陆路口岸入境。<br>1953年5~10月,中国第二批进口134架米格-15比斯。<br>1952~1955年,中国共进口(转让)米格-15比斯飞机1460架 [18] 。 <h3><font color="#010101">米格17(波爱夫)</font></h3> 1955年5月,中南军区空军撤销,改属武汉军区空军建制。<br>1956年3月,根据空军1956年2月12日命令,驻长沙大托铺的空57团调归空9师建制,改称空27团。<br><br>1956年11月十九师参加空军在杨村组织的空中射击、轰炸校阅,飞行员陈子庆获得地靶第一名,孙更会获得空靶第二名。<br><br>1958年55团换装米格17其中一大队换装米格17波爱夫。<br> <h3><font color="#010101">乌米格15(米格15的教练机)</font></h3> 1959年55团和56团分别换装歼五飞机。<br>1959年3月11日,至1960年5月,空19师师部分别率第55团,56团进驻福建漳州机场轮战。<br><br>1960年2月16日16时30分,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4架F-86F飞机携带响尾蛇导弹,对我福建、粤东地区进行侦察骚扰,空19师起飞8架歼5迎敌,在福建虎头山上空,敌机在我机追击下仓促发射导弹,大队长王子民在格斗中开炮3次,将其3号机击伤,首创我军军用第一代歼击机击伤敌较先进的F--86F飞机的战例。 <h3><font color="#010101">王子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歼五飞机</font></h3> 1960年5月,根据空军精神,十九师进行基地化试点,师为战斗部分,基地为保障部分(相当师),师长张斌,政委王维国,55团团长董占清,政委苏西来,56团团长熊子丹,政委张浩林,波爱夫大队长刘公学,政委姚德亮。基地主任许凤梧,政委杨鸣皋。<br><br>1961年5月根据空军"波爱夫大队长、政委座谈会"精神,6月,空55团所属波爱夫大队改为空19师独立大队。<br><br>1961年6月至1962年1月,空55团再次入闽轮战。<br><br><br>1964年8月11日,空19师再次整编,空55、56团改称空55、56大队(团),并从两个大队抽调人员、装备组建空57大队(团)。55大队长刘清太,政委姚德亮,56大队长王子民,政委李春岩,57大队长李忠,政委牛地。成立基地机务大队(团)大队长于志魁,政委曹金魁。<br><br><br>空19师还在1964年9月和1965年10月间两次转场至14号基地担负了第一、第二颗原子弹试验保卫任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br><br>1966年56团换装歼六飞机。 <h3><font color="#010101">歼六飞机</font></h3> <p>1967年1月14日至1968年5月,空19师第55大队由汉口王家墩进驻福建连城轮战。由师长熊子丹,政委周山铎,副政委袁星光率队。<br><br>1968年8月组建郑州场站,以王家墩基地为主,分别从山坡基地,李新店基地,新乡基地抽调人员组建。郑州场站站长董桐礼,政委牛地。原郑州基地的人员随空十三师调往当阳。<br>1969年7月13日,该师师部及第56、57大队、独立中队由武汉王家墩机场调驻河南郑州机场。9月55大队已先前调驻郑州机场。<br>1969年3月,空55大队调出空19师,去山坡基地组建空44师第130大队。<br><br>1970年2月新建空55大队。大队长李逢友,政委孙旭。4月空军下达师属飞行大队改飞行团、基地改场站的命令。师长熊子丹,政委袁星光,参谋长耿荣发,政治部主任姚德亮,55团团长李逢友,政委孙旭,56团团长王子民,政委王德中,57团团长牟敦乐,政委崔瑛,独立大队队长孙更会,政委史伯新,郑州场站站长董桐礼,政委牛地。<br><br>1970年7月下旬,空19师由郑州机场开赴连城、漳州轮战,师长熊子丹,政委袁星光率第57团进驻连城机场,副师长夏殿臣,王子民,副政委鲁军率第56团进驻漳州机场。<br><br>1971年6、7月两个团分别归建。<br><br>1971年6月成立“8612”指挥部,修建商丘场站。<br><br>1972年10月完工,商丘场站站长覃必珍,政委贾乐乡。<br></p><p>1975年独立大队换装歼六飞机。5月57团调驻商丘场站。<br>1977年2月5日,空56团由郑州转至福州轮战,原轮战的空14师第41团归建。10月7日56团归建。<br><br>1977年57团换装歼六。<br>1980年11月23日,空军首次组织航空兵部队向新疆地区机动演练,空19师指挥班子率第56团、独立大队、飞机38架,在8架运输机的协助下,从河南郑州机场向新疆地区紧急机动,航程2600多公里,沿途在5个机场起降,经过昼间两种气象和黄昏起飞及夜间飞行,安全降落在新疆马兰机场。在该机场紧急开设了指挥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并连续组织3个飞行日进行战区试航、外场落地、昼夜间实兵截击和跨昼夜飞行,12月2日,拂晓由马兰机场起飞,安全返回河南郑州机场。<br><br>1981年56团换装歼七。<br></p> <h3><font color="#010101">歼七飞机</font></h3> 1984年55团换装歼六。<br><br>1985年9月,撤消师独立大队。该师调归济南军区空军建制。<br><br>1986年2月,鲁上机场划归空十九师建制。<br>1988年6月11日,空军组建航空兵训练基地,济空由空19师第57团改为。<br>1988年4月,进驻贡嘎机场的是空19师第56团歼-7飞机大队。<br>1990年6月19日,空19师第55团由鲁山机场(改为空军编余飞机储存中心)调驻郑州机场。<br>1991年7月12日,空19师第55团歼-6大队(48人)不带飞机由郑州进驻福州机场轮战,1992年4月12日返回。55团换装歼七,<br><br>1994年9月明港机场(56)、2000年1月济宁机场(55)分别划归空十九师建制。 <h3><font color="#010101">苏27飞机</font></h3> <p><br>2000年55团换装苏27.<br>进入90年代初期随着数支航空兵部队装备的改善,一批高空高速歼击机被更换下来,这批飞机大部分停放3--4年,有的停放时间长达9年6个月,许多机件锈蚀、导线老化、飞行安全系数低,为了使这些飞机重返蓝天,空19师又承担起改装该型机的重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不仅使这些飞机重返蓝天,还在立足现有装备练精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br><br>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空19师面临了一次改装新型战机的机会,而且是全空军第三家换装,这份荣耀自然是十九师的前辈以及地处中原的战略优势的功劳。他们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使新装备形成了战斗力,在师史上又续写了新的辉煌。</p><p><br></p> <h3><font color="#010101">资料截止到2001年</font></h3> 2017年10月8日空军编制改变,空军歼击师撤销了师的编制,飞行团整编为飞行旅。<br><br><div>仅以此篇纪念人民空军成立七十周年既空军第十九师建师六十八周年。此篇得到了空军十九师子弟王兵,周玲等发小的大力支持及资料提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div><div><br></div><div>有关文章,欢迎点击下面链接观看:</div><h3><a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nirma8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敬礼!蓝天大院我们的父辈,第一代人民空军老战士们。</a><br></h3><h3><a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25sfiz6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回望人民空军初创时期的航空兵第十九师</a><a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2k2t7rx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怀念王扶民叔叔—— 空军航空兵第19师老战士系列(一)</a><br></h3><h3><a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29v99g9d?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空军航空兵第19师老战士系列(二)</a><br></h3><h3><a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2klzja4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1956年《中国青年》上的飞行员,空军航空兵第19师老战士系列(三)</a><br></h3> <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