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荡漾的元大都遗址公园 ———从东到西掠影

诗和远方

<h3>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在元朝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9公里,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于一体,是一座“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h3> <h3>  “龙泽鱼跃”景区:在公园的最东端,城市轻轨与小月河斜向交会出一块三角地,形似龙头,面积约17000平方米,形成具有郊野风光的自然野趣湿地园,成为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h3> <h3>  元大都城垣遗址有一块石碑,反面有字,正面却是“元大都风情图”</h3><h3><br></h3><h3> 去元大都遗址公园不下数十次,就没有注意还有一块记录遗址的石碑。</h3><h3> </h3><h3> 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石碑上不仅有碑文,还有很多雕像。</h3> <h3> 小亭</h3> <h3> 羊雕塑</h3> <h3>  “双都巡幸”景区:浮雕墙反映了元帝春秋往返,百官迎送的场面,使广大游客在了解元帝国强盛的同时,又知道了其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以及大都和上都并重的政治统治特点 。</h3> <h3>  “大都鼎盛”景区:位于安定路小关路口东侧。景区内的“大都鼎盛”组雕及总长达80米的大型壁画配以骏马、石羊、木亭等园林小品,再现了元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表现出粗犷豪迈的草原文化特色,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组雕。</h3><h3><br></h3><h3> 在公园的布局中,除了有依傍着小月河而建的生态景观,还有北京最大的室外组雕——“大都鼎盛”,共有19个主要人物,包括忽必烈、元妃、马可波罗、郭守敬,还有文官、武将、宗教人士和一些外国的使节、朝拜者和歌舞演奏者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元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表现出了粗犷豪迈的草原文化,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h3> <h3> 忽必烈与元妃</h3> <h3> “大都鼎盛”群雕和壁画</h3><h3><br></h3><h3> 长80米的壁画反映的是元大都的皇城、内城的面貌和经济文化、物质文化及公主出嫁的盛大场面。雕塑的作者以人造景观展现元朝盛世大都的风貌。</h3> <h3>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h3> <h3> 阿尼哥 尼泊尔(古称尼波罗国)人</h3><h3><br></h3><h3> 阿尼哥(1244~1306),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王国)人,元朝建筑师,雕塑家,工艺美术家。</h3><h3> 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令国师八思巴在乌思藏营造金塔,征工匠于尼波罗,得八十人。阿尼哥应募领队,时十七岁。八思巴奇其才,令监领这一工程。次年,塔成。八思巴劝他削发出家,收为弟子,携至大都,入觐世祖。世祖命修葺针灸铜人像,像成,关鬲脉络齐备,工匠皆叹服,由此受到重用,办理重要工程事项。至元十年(1273),设诸色人匠总管府,命他任总管,统管十八个四品以下司局。十三年,世祖遣使往尼波罗迎其妻。十五年,诏还俗,令领将作院事,厚加赏赐。阿尼哥先后领建大寺庙九座、塔三座、祠二座、道宫一座;大都、上都各大寺、祠、观塑像多出其手。</h3><h3> 最著名的就是现存元大都西城大圣寿万安寺(即北京的白塔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建于至元八年,高50.9米,砖造,塔基上建二重复合式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覆莲承托之圆瓶形硕大塔身,塔颈作圆锥形相轮状,顶端华盖直径9.9 米,其周边悬挂36 个铜质透雕之流苏和风铃,其上之塔顶为一铜质小塔(原为一宝瓶)。因塔座、塔身通体用石灰粉妆,故俗称“白塔”。</h3> <h3> 马可·波罗(1254─1324年),约1275年抵达大都,在游记中曾表达了对元大都的赞叹:“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盖各人各自地携物而至,或以献君主,或以献宫延,或以供此广大之城市,或以献众多之男爵骑尉,或以供屯驻附近之大军。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h3> <h3> 战车</h3> <h3> 大都鼎盛</h3> <h3> 树林草坪中奔跑的蒙古马雕塑</h3> <h3> 元大都城恒遗址公园雕塑大元盛世</h3> <h3> 公园内布置的元大都城平面图</h3> <h3> 波斯瓷器</h3> <h3>  “海棠花溪”景区:位于熊猫环岛东侧,经整理修缮和提高而保留下来,景区内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诸多品种的海棠树,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海棠林。</h3><h3> 改造后的海棠花溪景区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主要观赏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等品种,东区集中展示新优品种,火焰、露易莎、春雪、粉屋顶、粉手帕、凯尔斯、亚当、印第安魔力、道格等28个品种。由于该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每年海棠花节的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免费在“海棠花溪”景区游览赏花。<br></h3><h3> 由于知名度较高,游人如织,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每年四月的海棠花节与香山植物园的桃花节、玉渊潭的樱花节并称京城春日里的三大花事。</h3><h3> 海棠花期:为四月初至四月二十日前后。</h3> <h3> 青花瓷器</h3> <h3> 北京百鸟园</h3> <h3> 箭与盾</h3> <h3> “双都巡幸” 浮雕墙</h3><h3> </h3> <h3> 大炮</h3> <h3> 铜城铁壁</h3> <h3> 铜钱</h3> <h3> 元大都遗址古垣新韵</h3> <h3> 鞍缰盛世</h3><h3><br></h3><h3> 元代被称为马背上得天下,“鞍缰盛世”就是以马为主线,利用地形起伏变化,在局部地段营造蒙古草原的自然风貌,并以八匹高大雄伟、栩栩如生的骏马雕塑紧扣主题,表现蒙古人当年策马征战天下的恢弘气势。</h3><h3> </h3><h3> 园内不少游人,尤其是孩子们都爱骑上马背,留下一个奔驰不息的形象。</h3> <h3> 铁骑雄风</h3><h3><br></h3><h3> </h3> <h3> “大都建典”雕塑,以佩有经络,鲜花等装饰的四头大象开道,象背宝座上是威严的忽必烈,身边还有文官,武将,法师,使节等排列在两侧,甚有社禝栋梁之感。</h3><div><br></div><div> 忽必烈发祥之地,位于内蒙的开平府,忽必烈登上帝位,那儿就成为了“上都”。在关内兴建“大都”之后,开平府就成为了夏都。事实上,元朝的所有皇帝,每年都往返两都之间,成为了一种制度。半年在大都,半年在上都。所有主要大臣和机构全都随同往返。皇帝巡幸的车舆由大象驮驾,又“象辇”,余人或坐马车、牛车,或是骑马,一路浩浩荡荡。直到元朝末年都是如此。</div><div><br></div><h3> 据说,元大都养大象的地方在积水潭岸边,在高大的象房里饲养。积水潭在元代又叫海子,到了夏季,荷花盛开,水鸟出没,风景秀丽。每年伏天,象房的官员就让大象到海子去洗澡。元史学家宋褧(1294-1346)的《过海子观浴象》记录了象浴的盛况:“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鸂鶒鳷鶄好风景,一时惊散不成群。”</h3> <h3>  </h3> <h3> 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建设者刘秉忠</h3><h3><br></h3><h3> 刘秉忠(1216~1274年),今河北邢台人,初名侃,秉忠是元世祖忽必烈赐给他的名字。由于他学问渊博,尤其精通易经及邵氏经世书,对天文、地理、历法等无不精通,因此深受忽必烈的赏识。他曾奉忽必烈之命选址建造开平城(在今内蒙古多伦附近),元中统四年(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又过了四年,即元至元四年(1267年)刘秉忠受忽必烈之命筑中都城,随后改称大都城。《元史》本传记载:“(至元)四年又命刘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秉忠)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这就是说,不但大都城是刘秉忠主持建造的,连元朝的国号以及开国的典章制度也是出自刘秉忠的建议。《续资治通鉴》中还记载:“景定四年(即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春正月,蒙古刘秉忠请定都于燕,蒙古主从之。”这样看来,连忽必烈决心定都北京,也是与刘秉忠的主张分不开的。</h3> <h3> “大都建典”与“大都盛典”遥相呼应,再现元大都的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h3> <h3> 大都建典</h3> <h3> 银波得月</h3> <h3> 古船茗香</h3> <h3> 元大都遗址吊古</h3> <h3> 蓟草芬菲</h3> <h3> 紫薇入画</h3> <h3> 到达北土城的西边了</h3> <h3>  过马路,折向南进入西土城,上山的木梯(有些破旧了)。</h3><h3><br></h3> <h3>   登山到达最西端的制高点皇亭子</h3> <h3>   蓟门烟树(燕京八景之一)</h3><h3><br></h3><h3> “蓟门烟树”节点是元大都公园最西端起点。该景点在春季风景尤佳,而春季亦是一年的起点,“蓟门烟树”象征了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并以春天的蓬勃朝气寓意城市的美好未来。相传土城是古蓟州遗址,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土阜傍多林木,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即此。现存乾隆御牌一座,描述“蓟门烟树”的诗词篇章被刻成壁画,增加人文内涵。</h3> <h3> 在风景如画的“蓟门烟树”碑前留个影</h3> <h3>   蓟门烟树碑,乾隆题字</h3><h3><br></h3><h3> 登上西土城遗址,终于见到了久负盛名的蓟门烟树碑。碑的北面有台阶可以登上平台。</h3><div><br></div><h3> 这是蓟门烟树碑的背面。很多文章都说碑阴镌刻着乾隆皇帝的诗句:</h3><div>十里轻杨烟蔼浮, 蓟门指点认荒邱。</div><div>青帘贳酒今何少? 黄土埋人即渐稠。</div><div>牵客未能留远别, 听鹂谁解作清游。</div><div>梵钟欲醒红尘梦, 断续常飘云外楼。</div><div><br></div><div> 经观察,碑阴并没有文字。我估计可能是原来的碑阴确实镌刻了乾隆的这首御制诗,但是目前这里竖立的这块碑,是北京市园林局于1985年重新竖立起的一块碑,并非乾隆原碑,此碑碑阴无字。</div><div><br></div><h3> 正面“蓟门烟树”四字,应该是乾隆帝笔体。蓟门烟树碑汉白玉石质的碑体,坐北朝南,高3米、宽0.8米、厚0.25米。碑基为须弥座,饰以莲花浮云。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碑于土城之上。据传原建于皇亭子之中,1900年亭毁,石碑暴露于外。</h3><div><br></div><div><br></div><h3><br></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 元大都城恒遗址图片</h3> <h3> 蓟门烟树碑</h3> <h3> 风雅长亭</h3> <h3> 元大都城恒遗址碑记亭</h3> <h3> 元大都城恒遗址碑记</h3> <h3> 明光桥旁的元大都城垣遗址</h3><h3><br></h3><h3> 元大都城的肃清门,就是今天明光桥的位置,还保留着元大都城垣遗址。现在这里就是学校云集的学院路,明光村,北京邮电大学西门。附近还有北师大,北电,北交大,联大等等。</h3><h3> 明光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关于明光村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以明朝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庙号“明光”为名。</h3><h3> 一种说法,明光村在明代原名傅家庄,原本只是一个名为觉文的和尚结庐修行之处。后来当朝太监晋宝在此修建寺庙,明英宗游玩经过此处,见此寺“台殿巍峨,金碧焕澜”,非常喜欢,“赐曰明光”。随着寺庙的兴盛,当地也更名为明光村。也就是说明光村得名于明光寺,而明光寺建于明代,明英宗御赐寺名。后来人们才将附近的一片地方称作明光村的。</h3><h3> 而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清代西直门外是一片大坟场,即索家坟,是顺治帝的首席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康熙时的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的族坟,索家坟之北即为明光村,“明光”二字在佛家含有超度之意,因靠近坟场而取名“明光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