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合力 共促成长 --永宁县李艳菊 刘楠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一片云

<h3>  立冬之日,永宁县李艳菊、刘楠语文名师工作室联手进行的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开始。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分为两大环节:一,由叶静和马静老师为大家做课;二,是评课,议课环节!</h3> <h3>  首先是叶静老师为我们呈现的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她自信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亲切的语言让人不由自主跟随她进入课堂。叶老师从对联入手,又以藏头诗结尾,紧扣课题,环环相连,课堂节奏有效把控,评价语言妙语连珠,使听课的教师不觉暗暗称赞,课堂最后的“照片”读写拓展训练,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h3> <h3>  马静老师衣着干练,语言亲切,她为我们精彩的呈现了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这篇感人的文章,她以讨论式的课堂为主,通过小组讨论来展现对文章每个情景的理解与感受,评价语言及时准确,课堂预设拿捏有度,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在统编新教材的教法上,又给了我们一些启发。</h3> <h3>  工作室所有成员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研讨,王建华老师评价说,两位教师在课堂都能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关注字词以及语言文字的训练,以读为主,能在读中悟,读中感,并能抓住课文主旨,理顺文章的情感线和主旨线。李会萍老师评价说两节课条理清晰,能抓住文章重难点,攻破难点,层层递进,并向叶老师提出能在读中体会“奇迹”会更深刻,同时,也建议马静老师将父亲的“难能可贵”体现的更透彻,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他成员也进行了发言讨论,借听课的机会反思自己的不足。李艳菊老师对评课环节进行了总结。</h3> <h3>  最后,由教研室张庆春老师进行指导点评,并对统编新教材中教学有困难的地方进行解读指路。第一,教师的备课是关键,不仅要备课文,还要备作者,备文章的写作背景,备文中的插图,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第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指向语言文字,教学内容选择要针对语言文字,教学过程的开展要践行语言文字。第三,学生的预习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指明预习的具体方向,才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张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在座老师有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纷纷表示不虚此行!</h3> <h3>  活动暂时结束了,但是永宁县小学教坛的耕耘者们永远不会停下追寻的脚步。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会有差距,但研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h3>

课堂

老师

教师

文章

语言文字

李艳菊

马静

评价

永宁县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