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庐山

梦里樱花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9年的11月8号我有幸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庐山,能够一览它的真容,真的此生无憾了!</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来到庐山脚下,再坐游览观光车直入庐山的“心脏”。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走十分钟没有到达目的地,再走二十分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干脆不等也不盼了,这让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nbsp; 庐山因庞大而悠远,因悠远而静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初入庐山,它没有让我像张家界那样震撼,也没有像桂林那样惊喜,它就像家乡的翠枫山,没有鲜明的轮廓,没有翠绿的色彩。于是我的脑海中便有了一个个疑问:“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有多么神奇?”“庐山美在哪里?”在游客疑惑不解的追问下,导游告诉我们“李白从来不曾看到什么瀑布,要有也是马尾瀑了!不值得一看。因为他爱喝酒,所以把它夸赞得太大了!”导游因此也没有带我们去一睹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我并不认可导游的说法,堂堂大诗人怎么会欺骗世人呢?之所以现在庐山没有那么大的瀑布,是因为几百年间地球水量大大减少,使得我们后人再也看不到李白眼里的壮观瀑布景象了。好在李白给我们留下了历史上的庐山瀑布,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遐想。</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如琴湖”了。这是一个人工湖。湖水轮廓形似一把小提琴,因此而得名。静静的湖面中央坐落着一个蓝顶白墙的凉亭,湖那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蓝天的映衬下,宛如仙境一般。我忍不住让自己又一次走进去,入情入境地当了一次小仙女!</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走过 “如琴湖”,对面就进了“锦绣谷”。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气势磅礴。游人行走在山间,就好比行走在巨人的肩头和臂弯里,因为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大山,走不出它的“掌心”。</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同行的朋友埋怨“庐山不过如此,让人失望。”而我却认为,今天一睹庐山的风采,才让我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正含义了。它是巨人,是耐人寻味的。它普通,但不普遍。这就是庐山!</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宋美龄的别墅在此,毛主席的足迹在此,新中国革命领导人三次庐山会议的余音在此!</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踏上庐山,追寻革命的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