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史话】:马尚智割据西和南乡

野马河

<br><br><h3><br></h3><br> <h3>民国前期,全国军阀割据,土匪成群。山大沟深的陇南山区莫不如此。马尚智、邵青莲、云中雁、齐海、闫俊山等等,各霸一隅,侵扰百姓。西和县的马尚智是其中势力较强的一支。</h3><br> <h3>马尚智(1898-1943),字达山,西和县大桥镇马集村人。小时上过私塾其父早逝,由祖母持家。其祖母,天性凶悍,曾用锥子戳死儿媳,吃了官司,囚死狱中。经过这场变故,马家骤然衰败。马尚智十六七岁时,便离家扛长工。二十岁后回家,又借钱去四川贩卖花椒为生。</h3><br> <h3>民国15年(1926年)4月,甘肃军阀宋有才等反对当时兼任甘肃督办的冯玉祥,被冯玉祥部吉鸿昌击败。宋部有一营长李进学拉出队伍,盘踞西和县仇池山为匪。此时,马尚智从四川经商回家,李进学便联系马尚智替自己出面向百姓征收粮食。马尚智心狠手辣,办事果决,很快得到李进学器重。李进学吸纳马尚智让其上山入伙,成为他的随从。不久,李进学被吉鸿昌部追剿,溃逃至徽县境内被歼,李进学自杀,马尚智潜逃回家。马尚智在老家大桥镇又串联破产游民数十人,开始搞“绑票”活动。又加紧发展力量,不到两个月,在大桥镇的窑孔坝、上洛峪、下洛峪、杨庄、黄江及礼县雷坝、王坝设置垛口,每个垛口都有“垛把子”(青红帮头),每垛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对此,当地群众非常恐慌,富户逃走,穷人不安。马尚智向大家宣讲:“富汉跑不远,穷汉跑的不要脸。”命令各垛把子,对百姓多加劝阻,不管穷富,只要服从,绝不杀害,稳定局势。</h3><br> <h3>马的部下枪不离人,人不离地方,无事种田,有事上阵。这样以来,省、地县官兵多次围剿,都未奏效。民国20年(1931年)8月,兰州发生“雷马事变”。10月,蛰伏四川的北洋军阀吴佩孚看到甘肃政局不稳,便在邓锡侯的支持下,自称“兴国军总司令”,来甘活动。途经武都,委任当时割据陇南的马廷贤为“兴国军骑兵禁卫军总司令兼陇南护军使”,委任马尚智为“兴国军独立师师长”,隶属马廷贤。从此,马便以“师长”名义行事。擅设公堂,勘问“官司”,借此敲勒钱财。</h3><br> <h3>马尚智有“三好三不”的名声,即好色、好烟、好滑竿,劫财不害命,打富不济贫,不吃窝边草。他见有姿色的女子,便要强行玷污。老百姓办婚事,见新媳妇美貌,他也依势强逼。马的势力多在成、康、礼、宕等县横行,对邻近村民骚扰较少。马非常迷信,只坐滑竿,绝不骑马,因为他的名字马尚智谐音“马上治”,骑在马上,怕被人治死。马尚智属狗,以圆梦扶乩的办法,自称娄金狗下世,常有当皇帝的梦想。为了给他培植“文武大臣”在大桥镇专门修建了一所学校。</h3><br> <h3>西和县和礼县奉天水专区之命,多次招抚马尚智,马都不接受,而且他还说:“西和城,礼县城,不如媳妇溜的松树林。”马尚智给前来招抚的官员送点鹿茸、麝香、狐皮、金银等了事。新任西和县长王汉杰觉着招抚之策行不通,决计将其处死。王县长借视察大桥镇的机会,密使马尚智的义子张树德(张父被马所杀)等人谋杀马尚智。张接受任务暗中窥探,等待机会。民国32年(1943年)12月18日夜,张树德等人趁马尚智烟瘾过足、昏昏欲睡之机,进入马屋向马尚智耳门砍了一斧。马惊起摸枪窗外接应的人举枪射击。马尚智头部中弹,当场毙命。</h3><br> <h3>马尚智在当地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作为陇南山区的一股地方武装势力,军阀昊佩孚对他封赠,以争取他;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西和时,据说也联系过,但马尚智没有跟随红军。</h3><br> <h3><br></h3><br> <h3></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