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历史:三寸金莲

志平

▲手工缝绣的“三寸金莲”<br>三寸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缠足起于五代时期,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属于古代的审美习俗,它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观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龄,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双足缠好后,再穿上绸缎或布面的绣花的尖形小鞋,此即为“三寸金莲”。 ▲绣花小脚鞋<br>传说南唐李后主的爱妃袅娘,芳玲一十有六,堪称倾城倾国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琴棋书画、无其不能,颇令后主宠爱,唯性格孤僻,终日不离宫门。后主为讨她喜欢,派专人为她设计了一套十分得体的艳服,腰间和裙子下边镶了九十九个金铃铛,两条裤腿下又镶了八十八个金铃铛。每逢后主接见时,她那三寸小金莲,在地毯上的金莲花和叶子上缓缓移步。 ▲裹脚布和小脚鞋<br>只见风摆柳枝、裙裾阿挪,摇摇欲坠,金铃叮铛,步法奇美,令人陶醉。后人有形容女士步态优美时,常有步踏金莲之说。此后,各代帝王均以喜爱金莲小脚为美。王公大臣纷纷效仿,这就又应了那句“君主好细腰,宫中饿死人”的老话。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后逐渐传到民间,平民中的小脚也就多了起来,甚至造成了妇女如果脚大就难以嫁人情况。及至清朝,妇女缠脚这个陋习,由于政府的封建专制而达到了恶性发展的顶峰。 ▲小脚,80年的缠裹,除了大拇指外,其它4个脚趾都变形粘连,小拇指已经只见一个痕迹了。<br>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黄招换老人14岁开始裹脚,解放后陆续几次放开裹脚,后来受同伴影响,又开始裹脚。<br>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发布缠足禁令,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 ▲与正常脚的对比<br>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每次解开裹脚布,在温水里慢慢浸泡小脚,修剪指甲、挑挑鸡眼。<br>拍摄对象:黄招换出生于1923年正月,今年8月8日去世,享年97岁, 22岁嫁到王子树坡坎村许家为媳,30多岁时丈夫去世,独自一人带大5个子女,照顾年迈的公婆。出生旧知识分子家庭的黄招换受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缠足的风气的影响,14岁开始缠足,已经缠足83年。 ▲修完脚后,用干净的裹脚布再把小脚裹好。 ▲在小女儿的帮助下穿上绣花小脚鞋。 ▲黄招换老人今年94岁了,虽然小脚走路不是很方便,但她很少使用拐杖,每天都要出门去走走。 ▲黄招换老人以前都在嚼土烟,近年牙齿掉多了,不能嚼土烟,偶尔也会抽几支烟。 ▲94岁的黄招换老人耳聪目明、头脑清晰、记忆力非常好,晚辈们经常来和她聊天。 ▲今天是周末,在县里工作的孙子带领家人回来看望她,老人非常开心。 ▲黄招换老人30多岁丧夫,独自一人带大6个子女,还要服侍年迈的公婆,辛劳了一辈子,现在仍然闲不住,每天都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务活。图为切猪草。 ▲家里养了4圈猪,前个月母猪下了一窝猪崽。<br> ▲这头留着年前宰杀的肥猪要单独喂养。 ▲老人每天都会到家里菜园里干干活。 ▲到菜园里走走看看,是老人一辈子的习惯。 ▲贤惠的儿媳每天都会帮老人打整包头。 ▲今天寨子里的晚辈结婚,作为寨子里最年长的老人,黄招换前去给新人祝福。 ▲近几年牙齿掉多后,吃菜主要是以炖菜为主了。婚宴上人很多,老人边咀嚼饭菜边看看有哪些熟人。 <p>▲每天睡觉前,老人都要在床沿静坐一会儿,回忆一下往事。<br></p><p>&nbsp; &nbsp; &nbsp; <font color="#ed2308">&nbsp;2019年8月8日,得知老人寿终正寝,我带着妻女专程前往老人家里,磕头敬香,祭拜这位慈祥的小脚老奶奶。</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