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8日,广州市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第四组广州市第六中学跟岗学习小组在鲁新玲老师的引领下,深入探索“结构决定性质”有机化学教学的系统模型。</h3> <h3>鲁新玲老师深入浅出,从结构入手,对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苯、甲苯、卤代烃、乙醇、苯酚、醛、酮、羧酸、葡萄糖等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讲解。</h3> <h3>从结构出发,进行选修5《有机化学》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有机化学认知模型,学员们无不赞叹,大家都深受启发。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理解障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有机合成问题的综合能力。</h3> <h3>在与鲁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知鲁老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及顺序进行了新的尝试与突破:将必修与选修整合教学,在必修2元素周期表教学过程中,引入选修3结构化学的教学,在高二上学期趁着学生对结构化学的熟悉度,先讲选修5《有机化学》,高二下学期再讲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这是一次教学上的挑战,也是全新的突破,改变了教师固有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搭桥铺路。</h3> <h3>鲁老师谈到,将结构化学与必修2、选修5整合,这对老师来讲,是一根“硬骨头”,但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为学生的认知去搭桥,我们甘愿去啃这个“硬骨头”。</h3> <h3>短短一上午的讲座,鲁老师将结构决定性质串讲的非常透彻,学员们表示愿意尝试从结构出发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不懈努力。</h3> <h3>随后,鲁老师带领大家对高考有机真题进行了研讨。</h3> <h3>下午,学员们参与了期中考试阅卷工作,对高一高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展开了充分的探讨。</h3> <h3>教育的别名叫影响。“一点一点去改变,一点一点去突破”,教师的努力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润物无声的教育值得坚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