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第一次听到卢布尔雅那这个名字,是在1965年,那年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举行,中国男队第三次获得团体冠军,庄则栋获得了三连冠的单打冠军。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队首次获得女团冠军,功臣是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在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记住了卢布尔雅那这个名字,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福地。</p><p> 从此以后,不知怎地,卢布尔雅那留给我的印象是——一座体育馆。</p><p> 这次来卢布尔雅那,当然不是来寻找体育馆的,我不知道这块福地在哪,甚至于不知道它还在不在。跟团旅游,一般重点都在历史街区。这次要去的是卢布尔雅尼察河两岸的老城区。</p><p> 卢布尔雅那地区最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在此建立艾摩那殖民地,452年,艾摩那被阿提拉率领的匈族洗劫并摧毁。6世纪时斯拉夫民族的一支斯洛文尼亚人抵达此地,1220年建城。从1335年直到1918年这五百多年中,除了有4年被拿破仑占领之外,一直被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后,斯洛文尼亚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联合,1929年正式成立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意大利和纳粹德国先后占领,直到1945年被南斯拉夫游击队解放,斯洛文尼亚加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经过“十日战争”后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出来成立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在这些历史进程中,卢布尔雅那始终是斯洛文尼亚的首府,独立后成为共和国的首都。 </p><p> 现在的卢布尔雅那人口28.8万,全国14%的人都聚在这儿了。 </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站来到的是议会广场。议会广场是个长方形广场,东西长约为160米,南北宽100米,一大半被树木覆盖。照片中见到的房屋在广场东面,房屋后面就是卢布尔雅尼察河,远处山上的卢布尔雅那城堡被晨雾遮蔽看不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北面是政府机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政府办公楼旁是个小广场,有一座纪念碑,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的罹难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西面的大楼现在是商业设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卢布尔雅那大学在广场东南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卢布尔雅那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斯洛文尼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院。这座大楼建于1902年,曾经是公爵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公爵宫的西侧。</p><p> 忽然想起特朗普的老婆梅拉妮娅就是从卢布尔雅那大学毕业的,是不是就在这里啊?人们只知道梅拉妮娅是模特出身,知不知道她学过建筑设计,还懂六国语言呢?</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公爵宫的东面是高斯珀斯克大街,照片中远处停着车的地方是另一所大学——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学院。</p><p> 卢布尔雅那有不少高等学府,号称“大学城”,每十个居民中有一人是在校大学生。</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西端是圣三一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堂前柱子上是圣母、圣子和圣灵的塑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位老奶奶穿着民族服装摆起了POSE让人拍照,还蛮有点模特范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边可以看到圣方济会报喜教堂的钟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位于“三桥”边。“三桥”是三座成“小”字型排列的桥,是卢布尔雅那的地标建筑。</font></h3>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建于1664年,为巴洛克早期建筑风格,粉红色的外墙使其看起来显得温暖亲切。 “三桥”包括一座主桥和两座副桥,两座副桥是因为主桥不堪拥挤后加的,后加的副桥模仿了主桥的意大利风格,三座桥看起来浑然一体,十分和谐。 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普列舍伦的塑像,他背后还有一位手持月桂枝的女神。 <p> 塑像前的广场就叫普列舍伦广场,比克拉尼的普列舍伦广场大多了,也有名多了,是卢布尔雅那的重要地标。</p><p> 站在圣方济会报喜教堂的台阶上看广场,广场边的“三桥”位置也看得更清了,图中右边是主桥。</p><p> 卢布尔雅尼察河在这儿拐了个弯。</p> 广场右手边的沃尔夫街。 乔普街。 走进圣方济会报喜教堂,漂亮。 人们在默默祷告,不打扰他们了。 <p> 教堂旁是米克洛西切夫大街,街口的商厦建于1903年,新艺术运动建筑,曾经是卢布尔雅那最高档的商场。注意门楣上的玻璃雨棚,那是模仿当时巴黎的时尚款式的。</p><p> 新艺术运动是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运动宗旨是既反对复杂烦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装饰,又反对大工业时代带来的粗糙产品,强调自然主义,放弃传统的各种复杂装饰风格。它的影响面相当之大,从建筑、家具、平面设计、服装到产品、艺术绘画都深受影响,它是场运动,不是一种风格,或者说是“没有风格”的风格。</p><p> 1895年卢布尔雅那遭受了一次6.1级的地震,大部分建筑被毁,震后重建时产生了很多新艺术运动的建筑。</p>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的两座钟楼对称分布在主建筑腰部,并不多见。 回首看米克洛西切夫大街,马路中间有露天咖啡吧。 教堂后部四根石柱,不知什么意思。是门廊的柱子吗? 米克洛西切夫大街上的联盟大酒店,很漂亮,也是新艺术运动的产物。 回到三桥上,东面河上有一座桥,叫屠夫桥。 <p> 沿河有一排罗马式长廊,叫普列赤涅克长廊,是約热 . 普列赤涅克设计的。普列赤涅克是斯洛文尼亚一位非常出名的建筑设计师。地震后重建的建筑有很多都是他设计的,包括三桥。</p><p> 长廊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是商人交易的地方。现在的长廊仍然是商贩摆摊的地方。</p><p> </p> 长廊对面是重建于1701年的圣尼古拉大教堂。1262年时它是一座罗马风格的教堂,1361年毁于火灾,重建后被哥特式建筑风格所取代,几经扩建,1469年又被烧毁,1701年重建。 没有时间过去看看,听说里面富丽堂皇,几扇青铜大门上的塑像很有看头。 普列赤涅克长廊一共延伸了将近300米,中间有缺口,通向屠夫桥。 屠夫桥的名字不怎么好听,大概是因为古代在桥附近经营的是屠夫的缘故吧。可是年轻人却将它当成了爱情桥,纷纷在桥上挂连心锁。桥面上现在铺了玻璃,因此它又叫玻璃桥。 在玻璃桥上看三桥,左手边是长廊,可以看出是上下两层的,都是贸易市场。 另一个方向看去就是著名的龙桥,又是一处重要地标。 玻璃桥上还有几处雕塑,这是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的样子,感觉就是一个字“惨”! 这个长着尾巴的男人形象是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兽怪物“萨提尔”,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伙伴,经常追求山林女神,代表“色狼”一类人物。 玻璃桥上望对岸。 玻璃桥南有一个露天市场,与长廊市场连成一片,叫卢布尔雅那中央市场。市场一半卖蔬菜水果,一半卖小商品。 这里以前是沃德尼克广场老修道院,其中包含教区女子学院和图书馆,地震毁坏了这座建筑物,后来才在此开设了中央市场。 <p> 瓦伦丁 . 沃德尼克(1758-1819)是第一位用斯洛文尼亚语写作的诗人,第一份斯洛文尼亚语的报纸《卢布尔雅那新闻》的创办者,他还是普列舍伦的老师。市场南面有他的青铜塑像。</p><p> </p> <p> 去看看卢布尔雅那的老百姓吃些什么。</p><p> 这些蔬菜我们这里也有。</p> 这紫红色的应该也是卷心菜(包心菜、莲花白)的一种吧,反正是甘蓝一类的吧。它本来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才传入中国的。 <p> 这也是一种甘蓝吧,1.5欧元1公斤,相当于6元人民币1斤,不算贵吧。</p><p> 斯洛文尼亚人均税前月收入一千四百多欧元,在欧盟国家算中等,物价也不算贵。富的像瑞士人均四千五百多,最穷的乌克兰只有二百不到(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欧洲税负高,税后拿到手的其实也不多,像斯洛文尼亚税后就只有一千欧元出头了。</p> <p> 我每到一地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去菜市场或超市看看,我觉得这是了解当地民众生活的重要途径。</p><p> 听人家说不如自己去实地看看。</p><p> 说实话,好是好,不过没好太多。</p> 欧美国家的水果也是摆在菜市场卖的。 这种水果好像叫菇娘吧?年轻时在东北插队落户在山上见过。 花也在菜市卖。 再来看看肉类。猪肉大概6、7欧元每公斤。 小商品市场。 <p> 每个国家总有贫富之分,要不也不会有人来摆摊受苦了,也不会有人来淘便宜货了。</p><p> 再富的国家也有苦活累活脏活要人干。</p> 也不是人人挎得起LV包的。 <p> 走过市场,沿河去参观龙桥。</p><p> 龙桥是卢布尔雅那的另一处著名景观。</p><p><br></p> <p> 龙桥两头有四座龙的青铜雕像,桥上有“1848—1888”的字样。</p><p> 龙桥最初是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 . 约瑟夫一世执政四十周年建造的,弗朗茨就是茜茜公主的夫君,1848年12月开始执政,当时才18岁。但正式建桥是在1901年。</p><p> 弗朗茨 . 约瑟夫是位倒霉的君主,他勤勤恳恳工作,深深爱着自己美丽的妻子,可是事事不如意。先是唯一的儿子鲁道夫在维也纳森林的梅耶林吞枪自杀,后是深受打击的妻子离家漫无目的地游荡,并莫名其妙地在瑞士被人刺杀身亡,再后来代替儿子立为皇储的侄子斐迪南又在萨拉热窝被一位塞尔维亚青年枪杀,盛怒之下的他对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我想决定宣战时他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以至于打了两年他就喊不要打了死人太多了,1916年他去世前还在说要去工作,制止战争。</p><p> 龙桥建设时期是在他当奥匈帝国皇帝的时候。他死后两年一战结束,帝国轰然倒塌,分裂成几十个国家,斯洛文尼亚也是其中之一。</p><p><br></p> 和中国的龙不一样,西方的龙大多是翼龙的形象。 有长长的尾巴。 <p> 在西方龙是作为邪恶的象征的,为什么卢布尔雅那会将龙的雕塑放在桥头呢?原来这源于一个传说,卢布尔雅那的开拓者打败了恶龙,并将恶龙驯服成了城市的保护神,卢布尔雅那也因此有了别名“龙城”。</p><p> 不光是龙桥,在城里的其它地方也常能看到龙的装饰。</p><p> 桥的设计者原先是准备在桥头放上四尊飞狮的,听了这个传说才改成了飞龙。</p> 在龙桥上看玻璃桥。 桥另一头的两座飞龙。 桥边的房子。 <p> 斯洛文尼亚人均GDP两万六千多美元,是我国的三倍。在前南国家中算是最好的。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常常要将财政收入去补贴相对贫穷的塞尔维亚、北马其顿等地区,所以它的独立意愿比较强,不想再受到拖累;另外地理位置上它靠近西方国家,又是信奉天主教的人多,民族也较单一,88%是斯洛文尼亚族,意见容易统一,国家相对稳定,得到西方的帮助也多。所以现在它的日子比较好过。</p><p> 接下来要去的国家克罗地亚,在前南国家中算第二富裕的,也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