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语是大二女生,今年二十一岁了,近五年来,曾经两次吞吃几十片安眠药自杀,都在死亡的边缘被抢救回来。精神病医院诊断她为“重度抑郁症”,为了治病,她找了不少的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但症状时好时差,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好转。她为此非常的苦恼,前年经同行转介,我接手了花语这个个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语的主诉是心头如乌云黑压压般孤独、空虚、悲观、自卑,无论做什么都挥之不去,是一组很严重的情绪障碍,医院的诊断是“重度抑郁症”,我认为这个诊断是贴切的。由于花语对药物治疗的耐受力极差,她抗拒药物治疗,所以她寻求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治疗。我和她约定,通过精神分析探索她深层潜意识的动力学症状根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十年的精神分析经验告诉我,所有的自杀背后都是情杀!花语的确有和同性女生的恋爱经历,并且也遭遇几次惨烈的分手,但是经过分析,这些都不是她两次吞药自杀的根本原因。不可否认,她是被情所伤,为情而死,她不是为了同性恋的恋人,与恋人的分手,固然让她万分痛苦,但这种痛苦只起到“扳机”的效应,让她寻死的动机,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因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语出生的时候,她的父母极其贫困,从农村到县城租住房子从事繁重的临时工作。她出生的地区极其重男轻女,花语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年长她三岁的哥哥。她的出生,并没有为家族带来欢声笑语,父母用忧郁的眼神望着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在潜意识里,这个女婴深爱着她的妈妈,她内在对妈妈有一个声音说:我是一个麻烦制造者,让我去死,我不出生回到子宫里,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花语的症状,远不止这么简单,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根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花语和哥哥之间,花语的妈妈还怀孕过一次,是一个男婴儿,没有保住胎。花语记得妈妈有一次对她说:你真幸运,如果你上面的那个哥哥生下来,我和你爸就不会再要孩子了,你就不会被生下来。这是一个大实话,也揭示了花语长期以来的内疚感、罪恶感和同性恋倾向的来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花语幼小的心灵世界,她是一个罪人,一个谋杀了第二个小哥哥的罪人,是小哥哥的死换来了她的生,这个魔法思维让她成为被审判的重刑犯,而“杀人者偿命”这一个天经地义的律法,天天在潜意识中拷打着花语,折磨得花语生不如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语是怎么成为同性恋的呢?花语的人生,在未经过精神分析之前,是一个“替代者”的人生,她自身的女性主体身份并不存在,她是有意无意做为第二个小哥哥的替身而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在现实的层面上,地区与家庭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也驱动她本能的想获得一个男性化的身份,去和大哥哥抗衡,去增加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和自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精神分析工作还在继续,我希望通过我们俩个的合作能够使花语彻底摆脱命运施加给她的沉重的枷锁,超越自我,为自己而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