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地区第一位壮族中共党员--陈洪涛

陈奕辰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陈洪涛(1904-1932) 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壮族,原名陈素华,广西东兰武篆人。1924年,陈洪涛积极投身大革命运动,担任百色省立第五中学学生联合会主席、“东凤留邕色学会”百色分会会长,领导发动了百色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秋回乡,被聘到东兰高等小学任教。“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消息传来后,陈洪涛在东兰县城召集师生群众开会,宣传演讲,游行示威,在学校发起组织“学生救国团”(后改为“青年救国团”)。同年冬陈洪涛在梧州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经毛简青、龙起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右江地区第一个壮族党员。1926年10月受党组织委派回东兰开展建党工作,担任东兰第二期农讲所教员。11月初,陈洪涛与韦拔群等组织召开东兰县农民代表大会,重建县农民协会,当选农协常务委员兼秘书,主持县农会工作。同年11月底与陈勉恕、严敏、陈鼓涛等按广西党组识计划,组成中共东兰支部,陈洪涛任支部书记,并按照党的章程介绍韦拔群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担任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右江各县的农民武装斗争。1929年,任广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委员和中共广西特委常委,与雷经天组建中共右江工委、广西省农民协会右江办事处,发展右江各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武装,为百色起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百色起义后,陈洪涛参与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历任中共右江特委委员、右江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兼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陈洪涛与韦拔群、黄松坚等迅速把右江各县赤卫军常备营扩编成立了红七军二十一师,前委任命陈洪涛为师政委兼党委书记。随后,陈洪涛与韦拔群等一道领导右江军民坚持斗争,粉碎桂系军队的第一、第二次围剿。1932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失败后从西山突围,转移到恩隆县燕洞乡(今属巴马瑶族自治县)一带坚持斗争,因叛徒出卖,于12月9日被捕,英勇不屈。12月22日在百色县城英勇就义,时年28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陈洪涛烈士故居--武篆旧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武篆魁星楼</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