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0年前的今天,我在这个小山村—宁化县湖村公社巫坊大队第九小队(现:宁化县湖村镇大岑坑村)开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知青插队生活!</h3> <h3>那年我们“一家”八口人。为了照这张“全家福”,我们凌晨三点开始出发步行六个小时前往县城!只因那时一天只有一班公车开往公社站。如不单程步行一趟,下午我们就来不及回村!那时年轻气盛心齐!要没有步行这一趟,也就没有这一张“全家福”!</h3> <h3>今天走进村内,令我惊诧的是<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年的厨房虽只剩残墙,但依旧能看出旧貌!那时为了把 盛好饭的饭桶端上饭桌,因力气不支,好几次把8个人的饭撒泼一大半,弄的大家少吃好多,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饭量如狼似虎!至今想起都觉得不安!</span></h3> <h3>闽西北的冬天比闽南更冷!邻居老人烤火笼取暖,不慎失火!殃及我昔日栖息的住房,它早已成平地,唏嘘不已!</h3> <h3>倚墙而垒的柴火垛有点抢眼刺心!那时为了砍柴烧饭,不慎弄伤手指,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没及时缝合,至今落下无法伸直的小拇指。</h3> <h3>房东儿子仍然朴实,以当地最高礼节招待我们午饭!饭后跟着他漫漫小村路,心里莫名回旋“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忧伤,穿透我的胸膛!只因今天的故乡还唱着古老的歌谣”!</h3> 庙宇是中国乡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建庙立神,信仰仁义忠信,传扬中华民族魂!村头的将军庙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当年它变身为小卖部,我还曾经幻想跻身小庙当个售货员。村民2009年集资重建,应该是自发重拾信仰!<br><h3><br></h3> <h3>欣慰的是当年小我们十岁的房东的儿子集两代人的财力已开始奠基开工重建楼房,也算唱响时代主旋律!</h3> <h3>村里当年与我们同龄的年轻人现如今也成了留守的老人!他们仍然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不同的是他们有的像城里人一样,要到镇上接送孙子辈上下学!乡村公路通畅,乡里小学撤销,孩子们都到镇上上学!而镇上的人到县里上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以在县城购置房产为家庭奋斗目标!?</h3> <h3>当年的学生已成栋梁之才!不是老师优秀,而是优秀学生有德,尚念记曾经的老师!感恩师生缘份情份!</h3> <h3>当年种下及腰间的小树已长成俯瞰楼宇的大树!扶靠着大树,真切感受到了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h3> <h3>老同学,老插友,老同事都安好!</h3> <h3>在那里生活工作了二十二年!所有的青葱岁月平凡人生虽不值一提,但也常常萦绕在心间!人生四季,春绿夏红秋黄冬白!白即透即明!冬天的人生就做冬天的留白吧,即透即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