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滕王阁序》

沐安居

<h3>《滕王阁序》全文仅773字,竟包含40个成语,令人叹为观止!</h3> <h3>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内)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他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阎伯屿叫他事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时当众炫耀。</h3> <h3>王勃是当时有名文士,也在被请之列。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来宾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事先都无准备,所以都托辞不作。请到王勃时,他却并不推辞,当场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各宾客看了一致称好。阎伯屿读后也深为钦佩,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让吴子章出场著文了。</h3> <h3>《滕王阁序》堪称是我国古代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就包含了40个韵味丰富的成语,每一个成语看上去都是意境唯美,读上去都是朗朗上口,《滕王阁序》里面共出现了40个成语,分别是襟江带湖、三江五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其盛、飞阁流丹、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云销雨霁、水天一色、渔舟唱晚、衡阳雁断、逸兴遄飞、响遏行云、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达人知命、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涸辙之鲋、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穷途之哭、一介书生、谢家宝树、好景不常、盛筵难再、临别赠言、登高能赋、潘江陆海、物换星移。</h3><h3>这些美好的词语,像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构成了《滕王阁序》这篇旷世奇文,光是看这些成语美好的表面意思,就令人对文章中描写出来的自然风景无限地憧憬和向往。</h3><h3><br></h3> <h3>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h3><h3><br></h3><h3>​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h3><h3>王勃</h3><h3>未冠而仕</h3><h3>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h3><h3><br></h3><h3><br></h3> <h3>本期:书法,绘画,易州创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