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再欢聚 蒋村赶“羊会”

王长命

<h3>2019年11月7号(农历十月十一),家住蒋村的学友胡春生夫妇邀请李何生、梁九林、张秀婵夫妇、薄能义、武九福、胡如亮和我来赶“羊会”,并且在饭店招待大家联谊聚会。现在我把手机拍摄的一些照片视频整理制作一个美篇相册,与同学们分享精彩!</h3> <h3>蒋村羊会是一个古会,它的正会日期是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这个羊会的来历大家知道的不多,其实它是从一千年以前发明造纸,蒋村有了纸坊以后留传下来至今的。</h3><h3>人工造纸,大家都知道是四大发明家之一蔡伦发明的,蒋村造纸过去都是手工操纸至今,这个纸主要是糊窗户和打顶棚,现在在蒋村仅有几家还在坚持制作手工麻纸了。所说的手工制作麻纸,它是经过多少道工序,再一张张从麻浆水里捞出,还需要好几道程序才能完成。由于纸坊工人们每天从凉水里操纸劳动,人的身体也受不了,捞纸的伙计们每天喜欢喝点酒暖暖身子,在十月即将立冬,古时候纸坊东家就和伙计们说,今年准备停工隔盒子,也就是不干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东家为表达对伙计们的谢意到处买羊喝杂割。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周边四处的养羊的要赶到这里进行交易,东家都要出去买一只甚至几只回来宰了和伙计们吃肉喝酒喝杂割,吃上一顿散班饭,给每个人拿上羊肉回家准备过年,过年后天气暖和了再回来干。</h3><h3>这就是蒋村羊会的来历,可能还有其他解释,但是最初这个羊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是忻州地区比较有名的一个古会,在改革开放之前,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的情况下,人们去一次县城很不方便,在蒋村羊会期间周边几十里的人们要把腊月和过年正月的日用品全部买下,所有吃喝和新衣服,家里日杂用品等全部制买好准备过年。这个会的会期比较长一些,有时候一个月甚至延续到了腊月里。</h3> <h3>纸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麻纸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西汉时期,用于书写最初的麻纸已经出现,后由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隋唐五代时的图书(碑帖装裱)多用麻纸,宋元以后虽然麻纸不占主要地位,但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日常对麻纸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h3><h3>一张张薄薄的纸不仅承载了几乎所有的人类智慧,而且承载着一段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尽管文明的载体已经进入了光影和数字化的时代,纸张却依旧默默无声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h3><h3>手工麻纸制作工艺由世代相传而来,从原料加工到成纸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要求很高,而且全由手工完成。原料有麻皮、废旧麻绳头、布头等。其制作工序主要有八条:一是剁料,将麻皮、麻绳头等原料剁成同样的长度捆好;二是蒸麻,将原料垛放整齐用清水浸泡出杂质后,放到铁锅上高温蒸;三是上灰,在制纸原料中放入生石灰;四是洗麻,把加入生石灰的原料放人池中洗净;五是碾麻,蒸好洗净后的麻还要拿到碾子上,使用绞杠压,目的是把水分压尽;六是下池淹纸,将洗好的麻液沉淀后,在池中捞纸。捞纸要讲究手劲儿和心劲儿,双手要端平,才能保证纸的厚薄均匀;七是压纸,纸从池子里捞出,在帘子上一张一张揭下,然后码在池子旁,够一定数量时,就用压码把纸中的水分挤压出来;八是晒贴纸,把湿纸用自然的方法晾干,晒纸是在风墙里进行。</h3><h3><br></h3><h3>蒋村的学友胡如亮补充:我们村制作麻纸的过程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剁好麻绳后,先碾开洗净,然后上灰,再蒸。而且用的是熟石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