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一位魅力校长的引领<br></font><font color="#ed2308">一群新教育老师的坚守<br></font><font color="#ed2308">开始了一个幸福的举动….</font></h3><h1><br></h1> <h3><font color="#167efb">春夏秋冬,历经四载。今年我们再读《致教师》,11月7日中午12:30,在学校会议室进行读书交流。</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书中,朱教授回答了近50位教师提出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理论上、精神上、实际操作上引领我们重新来审视教师这一职业,深切体会新教育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艰辛与美好。</font></h3> <h3>孙玉洁老师:我想,致教师就是致我,我们总说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那我想,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这面镜子,当我内心秩序混乱时,我会看朱永新老师的这段话以获得平静。“生活永不完美,教育总有难题。有人抱怨,有人放弃,但总有一些人,会相信自己的双手能够擦亮星星。这样的一群人,终会默默提起水桶,举起抹布……最后,他们发现被擦亮的星星是自己,他们发现普通的生命也有微光,也在照亮世界。他们发现众人点点微光汇聚,也在书写出新的传奇。”</h3> <h3>赵园园老师选择书中“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谈到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读书和寻找生命原型,给了自己一个扎根农村学校的理由。</h3> <h3>许梦洁老师谈的是“教师的幸福哪里来?”,当讲述到她和学生的点点滴滴,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这是幸福的泪水。</h3> <h3>何海青老师结合本书对教学进行了反思:我在课堂上激动地讲着,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生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有时看到学生不堪入目的作业或者考得一塌糊涂的试卷时我只会恨铁不成钢。学生怎么那么笨?怎么那么不用心学习?忽视了心灵之间的沟通。</h3> <h3>其他几位老师,都谈到了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案例:既要深入了解学生,同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h3> <h3>史梦婷老师:<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备课一方面是备教材,对知识进行大量的储备,大量阅读教学大纲、教材、其他与专业有关,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书籍、经典名著、心理教育、优秀的文学作品等。另一重大方面是备“学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需要与生命发生共鸣才能真正精彩,才能成长为智慧,所以要想课上得精彩,就要了解每个孩子,通过课余时间和孩子的交流和谈话,通过各种途径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帮助每个孩子建立属于他们的档案,深入了解后再回到课堂,所有的知识都会变得“有的放矢”。</span></h3> <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赵域校长曾说:我们都想要过有品味的生活,那就要首先明白什么是有品味的生活。是一味的物质享受吗?当然不是,精神世界的丰盈才是有品味的保障。精神世界如何丰盈?依然是阅读,持之以恒的阅读!</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新教育,</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我们一直在路上……</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