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爸爸第一次出门住院,到省城。</h3><h3> 爸爸一直心脏不好,今年开始心衰,喘的厉害。在县城住院半月不见好转,说去省城医院看看吧,做个心脏造影,如果需要就直接支架。</h3><h3> 来到省城医院住下,开始一系列的检查。爸爸精神状态挺好,同病房的几个病友都是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耐心的给他讲手术过程和术后感受,爸爸愉快的跟这几位叔叔交流,像看到了自己的希望。</h3><h3> 最后一项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把我和哥哥叫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中的片子指给我们看,说爸爸的动脉血管钙化严重,不适合做支架手术了。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钙化,如果做心脏造影看到血管狭窄需要支架,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支架过程中血管瞬间崩裂,危险系数太大。说这种风险不是百分百,也有不会发生的可能,但是一旦发生了,就是百分百的危险,家人商量一下吧。我和哥哥对视,一时无语。</h3><h3> 把妈妈叫出病房,说了爸爸的检查状况,妈妈很坚决的说,咱不冒这个险,放弃造影支架。</h3><h3> 回到病房,按我们商量好的对策,开心的跟爸爸说他喘的厉害是肺部炎症,跟一直抽烟和年纪大了有关,做一下治疗就好。心脏没有什么大问题,不需要做支架的。妈妈附和着说这真是个好消息,老伴不用遭罪了。爸爸听我们这样说,问没有做造影怎么知道没有问题,说还是做个心脏造影看看吧。我说,从拍的片子里已经看到了动脉冠动脉状况,不需要做支架的,那也就不需要心脏造影了。爸爸听后闭眼睛不再说话,情绪顿时低落下来。</h3><h3> 看到爸爸这个样子,我们也沉默了,不知道再说什么的好。不知他是在猜测我们隐瞒了什么,还是感觉到希望的破灭。</h3><h3> 哥哥去楼道抽烟,我跟过去,说哥,要不咱就跟爸爸实话实说吧,不要让他心里有这个结。虽然爸爸年纪大了,但他是有文化的人,该能够理解这些,有这个承受能力的。哥哥说好。</h3><h3> 进病房,平和的跟爸爸讲了他的血管情况,我们决定放弃给他做心脏造影支架的原因。然后问爸爸自己的想法,爸爸说同意我们的意见。爸爸见病友们对他欲言又止,打趣的说,我现在腿上还有战争时留下的弹片呢,这辈子什么都不怕的。</h3><h3> 爸爸看似比之前释然了,我却难过了。倚在走廊的墙上落泪,一种无奈的悲伤。</h3><h3> 妈妈安慰我说,不要难过的,你是懂事理的孩子,该明白我们要面对现实,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先让爸爸平安的活着。</h3><h3> 是的,平安的活着。不论这个时间可以多久,至少现在我们要这样做。</h3><h3> 跟爸爸说了医生的意见,打完今天的点滴就可以出院了,回家服药休养。爸爸同意,说正好静脉血管也硬的不好扎针了。</h3><h3> 病房的人们祝贺爸爸出院,一片祥和的场面。道别的时候,更是热闹,我几次想提醒这是在医院不适过于喧哗,都不忍打断那种热情。住院的这几天里,病友间交流心得互相鼓励,家属间互相安慰帮助,结下了真诚的情意。在这里,听每家的故事,看每家的家风,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敬老爱老的孝道传承。</h3><h3> 陪护爸爸的几天里,是我们一家四口人几十年后的再次朝夕相守,我们辛苦并幸福着。看到哥哥用轮椅推着爸爸去做检查的时候,我挽着妈妈手臂上下电梯的时候,我们一起拎着东西互相搀扶着离开医院的时候,总能让我想起那张小时候的照片,爸爸抱着年幼的我,妈妈抚着哥哥的肩头。那是我对最小时候的记忆。而如今,已是中年的我和哥哥,搀领着年迈的爸妈慢慢走,如小时候爸妈抱着我领着他一路长大。这,就是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吧。</h3><h3> 侄儿在省城读大学,这几天一直在没有课的时候来医院,看望和照顾爷爷。外省读大学的女儿,每天打来电话问姥爷的检查和治疗情况,问我兜里还有钱吗,说她攒了一点,可以随时转给我用,一定要好好照顾姥爷。</h3><h3> 如果说爸爸的年迈脆弱是我们的忧伤,那么子孙的懂事孝敬该是爸爸的欣慰吧。</h3><h3> 回家的路上,车外的树木已经落完叶子,等待着冬天后的重生。庄稼地里,农民在一簇簇的烧着玉米结子,缭绕的烟雾让人看不清远方。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这样的场景。只有生活和生活中的人,每年不一样的模样。</h3><h3> 回到县城,一起吃晚饭,庆祝爸爸平安。饭后,爸爸妈妈回到我家,哥哥坐车回了自己家,生活继续。</h3><h3> 日子就是这样,一路成长,一路面对,一路努力,一路担当,一路相亲相爱风雨同舟,一路心向暖阳充满希望。</h3><h3> 看到一个小妹微信中说,本来想活成篱笆里的花朵,却不小心活成了带刺的篱笆。我笑。想到自己曾是篱笆里的那朵花,爸妈是篱笆,现在爸妈已是篱笆里的种子,自己成了这道篱笆。</h3><h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相守有期,且爱且珍惜吧。</h3><h3> 祝福爸妈身体安康。</h3><h3> 祝福所有的爸妈平安无恙。</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