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理复习中的"规律" (一) 一省地理复习专题研讨会心得

万水千山

<h3>初冬时节,天气晴暖,我们微山县初中地理教师一行,来到风筝之都潍坊,参加省地理复习专题研讨会。</h3> <h3>会场设在潍坊名校广文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走进广文,校舍俨然,环境优雅。校园中古树错落,有的树龄已超百岁。</h3><h3><br></h3> <h3>会议安排在学校体育馆,宽敞的二楼集聚全省初中地理教育界的精英。大家从齐鲁大地齐聚鸢都,共同研讨初中地理复习的大课题。</h3><h3>体育馆中没有座椅,大家每人一个小方凳,席地而坐,如一个个态度认真的小学生,听课、做笔记。</h3> <h3>上午安排了四节示范课,潍坊滨海三中的李老师执教认识地球一课,重难点突破有法,选取中考习题,教会学生解析经纬网。济宁十三中的王飞老师执教地图专题复习课,创设情境,把复习课上出了新意。</h3><h3><br></h3> <h3>讲台上的师生讲练导引,查缺补漏。针对复习课的特点。系统知识,形成体系,并充分利用了思维导图,让碎片化的知识有了联系,这也是本次研讨会重点提倡的。</h3> <h3>上午又听了曲阜陈伟老师的海陆位置,烟台李老师的再识河流。两位老师准备充足,发挥都很好。如同下午专家点评的那样,陈老师课上的文艺有味,李老师年轻有活力,课上的轻松活泼。</h3> <h3>下午的专家点评精彩纷呈,接合四节示范课,大家谈了对地理复习课的认识。</h3><h3>(一)知识要有系统,用好思维导图。但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总结。</h3><h3>(二)问题要有深度,引导有思维难度。不要只设计填空等没有思维含量的题。</h3><h3>(三)落实要有新意,基础且忌只说不练,只听不写。基础知识要落实,但呈现方式要创新。可创造问题情境,但又要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h3> <h3>此次活动,县地理教研员王主任亲自带队并全程参与听课,从课堂到校园,都有他认真思考,谆教引领的身影。我们紧跟他的步伐,努力学习,不断提升</h3> <h3>一天的听课教研结来后,身体有些疲惫。到宾馆附近广场上散步。鸢都的夜色格外迷人,风筝广场上跳舞健美的热闹非凡。身处其中,一天的疲惫顿时消散。休息好了,准备明天的学习。</h3> <h3>接下来的课越听越有"味",不管复习的内容如何,都能体现复习课的目标和特点。在和身旁老师交流时,大家都深有感触。台上一分钟,台下多少功,要想上好一节复习课,真不容易呀。</h3><h3>就说郭老师的课吧,充分利用谷歌地球软件。设计新颖,引导自然流畅。他的声音响亮,坐在后边也听得很清楚!</h3> <h3>本课设计情景也很丰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地理课的魅力无限,寓教于乐,寓乐于"理"。把握了这点,也就找到了地理教学的规律。</h3><h3>当然要做到这点,非一日之功。同行新入职小马老师就说出了自已的困惑。环节多了,课堂就不好把握。留给学生深度思考,自主练习的时间也要多些。</h3> <h3>听了专家们的报告,高屋建瓴,对于复习课的内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但听其言不仅要信其言,更要践其行。再好的方法和理论都要认真实践应用。结合复习课的特点,已经知道的知识不要再说,不是讲了练,而是练了再点拨。在做练中找问题,然后再思考解决。</h3> <h3>潍坊一行,收获颇丰。学科教学上认识提高了不说,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明友。</h3><h3>早听说本地的萝卜很有特色。一看果不其然,细长似黄瓜,论条不论斤。心中好奇,这萝卜什么味道呢?吃一口,有些甘甜,但确还是萝卜味道。</h3><h3>其实,各地的萝卜差别不大,唯水土不同耳。有了好的种子,更要调理好本地的水土。否者,要想吃到甘甜的萝卜,还要再来潍县呀!</h3>

复习

地理

课上

萝卜

潍坊

老师

李老师

听课

思维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