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季秋时节,秋阳微醺;丹枫飒飒,桂花飘香。</h3> <h3> 为了进一步促进于都二中青年老师专业化发展,11月6号县语文教研员邹应来主任深入教学一线,来我校指导教学。</h3> <h3>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研员邹主任深入课堂听课、观课,和全体语文老师听新调入二中的曾秋香老师的《植树的牧羊人》。</h3> <h3> 课后,邹老师还在教室稍微停留,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情况和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h3> <h3> 这次教研活动的第二阶段:评课。评课的地点在初一语文办公室。</h3><h3> 首先,曾秋香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曾秋香老师说:为了让这堂课的效果更好,她在备课组磨课磨了5次,讲述自己在这次磨课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h3><h3> 通过磨课,她的教学思路更加的清晰,教学过程中抓的更细更实;上课过程的环节衔接更有进步,对课堂的把控力提高了。</h3><h3> </h3> <h3> 评课时,邹老师肯定了曾秋香老师上课的优点,这些也是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和重视的地方。</h3><h3> A.重视了对教材的研究,教读课文详细讲。</h3><h3> 重视了预习要求:默读,圈点勾画</h3><h3> 同时也重视了单元导读。</h3><h3> 同时课堂上的默读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没有流于形式。</h3><h3> B.这堂课,还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语文的语文味主要体现在对文章中具体句子的赏析,如何通过对句子的赏析挖掘人物的形象。同时,这个单元是学习方法是默读,但曾老师让学生找到高原变化的句子,指导他们朗读,读出失望—惊喜---震撼的情感的变化。在默读的同时又温习了如何的朗读,除了声音的高低、语调之外,还应该注意重音和停连。朗读亦可以在以默读法为主的课文中体现。</h3><h3> C.赏析人物。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在文章中找到依据,问题的设置,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h3><h3> D.教师的课堂点评比较委婉、肯定,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励。同时,关注了所有的学生,基本上教室里每个角落的学生都回答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h3> <h3> 邹老师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h3><h3> 1.检查预习,重视基础。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字词?</h3><h3> 2.概括故事内容。(这是课堂的教学重点)</h3><h3> 对于如何概括内容,是否可以先让部分学生先说,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如若是先给固定方法的套,是不是会束缚学生个性发展?</h3><h3> 3.对于学生的点评,如何让学生的回答在我们老师的点评中更有递进性?</h3><h3> 4.课堂上最后环节是拓展。课外拓展的基础应该是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拓展时,还是可以结合文章后面的“积累拓展”部分的文字。</h3> <h3> 在评完这堂课课后,邹老师还对部编版中的新的课文类型,自读课文,如何来教?为我们我们初一年级全体老师指明了方法。</h3><h3> 邹老师提醒我们,教自读课文的过程,应该注意两点:</h3><h3>A:注意旁批。带着旁边的问题读懂课文。</h3><h3>B: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h3> <h3>最后,邹主任对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一些要求。</h3><h3>1.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目标要集中,落实到位。</h3><h3>2.要关注课堂上学生思维是否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h3><h3>3.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作业和提问,一个都不能少。</h3><h3>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书写、朗读、听写、讨论…</h3><h3> 邹主任还特意告知我们年轻老师,课堂上的讨论,如何高效?</h3><h3> 三步走</h3><h3>a.先让学生自行思考,个人思考时间要充裕。</h3><h3>b.再集中讨论,这样大家才都有话说,一个都不会落下。</h3><h3>c.最后,进行个人的展示。选择展示的同学时可以有针对性。</h3><h3>5.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说的不宜过多,教学课堂预设要充分。若课堂上需要PPT,应简单些,这样,课堂会显得更加的灵活机动!</h3> <h3> 切切实实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全体语文老师受益匪浅,如沐春风,更以此次听课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夯实自己的教学水平。</h3><h3> 感谢邹老师提出的宝贵建议,帮助我们一线教师迅速成长,使学校教研活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h3><h3> 通过这次教研,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收获满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