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欢乐的团聚        永远的记忆一一团宣上海庆典纪实     金秋十月,风和日丽,秋风送爽。    从江西南昌开出的k287次列车的两节车厢里,坐满了一行特别的旅客。他们是奔赴上海參加建设兵团四团宣传队五十周年庆典的新老队员,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就像那奔腾的列车,一往无前。车里早已关灯,可不知是人声嘈杂还是档不住的激动,他们几乎整晚都没怎么安睡。     清晨6:28分,列车徐徐进入上海南站,他们的心更加怦然跳动,他们的情更加暗自湧动。走出西北口,筹备组的老队长黄中鼎带领几个人正张开双臂热烈欢迎。他们呼喊,他们握手,他们问候,他们拥抱,就好比阔别多年的亲人回到了家乡故里。登上上海战友带来的中巴,他们知道,期待已久的五十周年庆典就要在这个国际大都市上海拉开序幕。     车上激奋的人们问长问短,互谈离别之情,互倾思念之心。当他们的中巴进入地处北郊的邦德学院实训宾馆时,早己等候在此的大李队行正拉起了"热烈欢迎光临团宣庆典"的横幅,列队欢迎大家。    到了,邦德到了,宾馆到了,队友们临时的"家"到了!   按照既定安排,3O这天只是报到丶参观。可队友们一到,在住房内,在大堂前,在草地上,在走廊边,刚刚安定,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节目排练。他们从南昌租了服装,带来道具。那情那景,堪比当年。     第一个晚歺,是上海队友精心安排的欢迎晚宴。席中群情激昂丶气氛热烈,按捺不住地赵芳丶梦麟等在大伙的起哄喝彩声中,和一位学院的老师放歌劲舞,场面十分热烈。     第二天的重头戏是庆典座谈会和联欢晚会。座谈会安排在德智楼一楼多功能会议室。正前方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中国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四团宣传队五十周年庆典的醒目标题。两侧分别掛上了暑名的两面队旗,好像大家又瞬间又回到了兵团四团,回到了久违了的成新!     座谈会上首先由大李队庒重地致了欢迎词。甚至穿上了多年未穿的正襟西装。隨后大伙按座次发言。大家回顾了成新的过去,展望了末来的远景,深悟了丰富的人生。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时光飞逝五十载,我们竟然又欢聚在一起,团圆在上海滩。幸福的回忆,触动了人们的心绪,交流中,有不少同志滿含热泪,抚今追昔,真是心绪难平。     这台异彩纷呈的晚会是队友们分别地处天南地北筹划的,花费了很多心血。到沪后一湊齐,足有十八个,真是正规正距,不减当年。来观看节目的有队友的家人,学院的师生,队友的朋友,甚至受邀的食堂师付。他们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队友把视频发到朋友圈,引发了阵阵赞叹。他们根本没想到各位都是花甲古稀之年,节目这么丰富,准备得这么认真,表演得这么隆重喜庆。表演中,节目喚起了队员们的记忆,触动了当年兵团战士的情怀。其歌激扬,其舞蹁蹁,其曲震撼。就好像光阴已在倒转,又回到半个世纪之前那个日夜战斗的遥远的地方。    那天晚会结束后,许多队员却还意犹未尽,重演重录,这可忙坏了音响和摄像的师傅。是夜,他们闹腾到很晚很晚……     庆典的第三丶第四天,筹备组早就安排好了院外丶郊外的旅游活动。大家走到哪里,欢乐就带到哪里,庆典的温度乃节节攀升。一号白天参观过上海之起源广福林之后,晚上又联系了浦江夜游。只见浦江两岸奇光异彩,灿烂非常。此夜正值迎进博会灯光几经调整,比平日更为出彩。队员们登上游轮,在队旗的引导下,迎着东方明珠和浦东的夜景,大家争先恐后地拍了许多个人和集体的美照。那合影丶那组合丶那架式那造型,在灿烂的浦江之夜的照映下,更加熠熠生輝丶夺人耳目。队员们完全沉浸其中,别提有多高兴!        可以说,这短短几天的团聚,队员们走到哪里,欢乐就带到哪里。极尽下之乐丶重逢之兴。    有队友告诉我,晚上,同室的队员即便已经躺在床上也彻夜难眠。他们谈经历丶谈奋斗丶谈家庭丶谈儿孙,总有说不完的事丶聊不完的话;就是在学校食堂的一日三歺,也成了队员们交流的盛会。他们边吃丶边谈丶边闹,欢乐之情,溢于言表。是呀,就是能同在食堂同吃一歺饭也是精典,也是幸事。    在郊游的大巴车上,有人唱歌,有人讲笑话。大家公认的"新建县广播站“的XⅩX,说笑话笑死人而自己却不动声色的XⅩX,拉歌唱歌的XX,海外归国的ⅩX,又能唱又能跳的XXX等,都一度受到大似的追捧起哄,嘻笑闹猛,热闹喜庆。就是坐在外滩的岸边和中午吃面混沌面条的"蒋荣兴"馆店里,大家伙儿也不曾停息。各位即便坐在石階上品赏着家渭在南京路名吃店买的糕团点心,心里也是乐滋滋的,别有一番风味。   几天的活动中,队员们互相关心丶互相爱护,情同手足,友谊长存。好几位队友身有不适,一帆充当"队医",本是来做客的绍湘夫人也对咳嗽的文锦关怀备至。对归国水土不服感冒的新兴和丽娟大家都表示了关心和问候。     三号改游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实际上许多人早已到过此地,可在著名的步行街上,和这么多队友走在一起,谈笑风生,重游故地,引发了多少情趣,增添了多少悏意。当然,上海的南京路你可能还会来,可和四团宣传队的老朋友同行,实在难得!     在欢聚的日日夜夜,真忙坏了我们请来邦忙的摄影师。有人说这几天把几年的照片都照完了,确实并不夸张。      热情的杨良充当"战地记者",时时刻刻把大家的照片、视频发到群里,满足了大家,也扩大了影响。我们高兴地看到,远方的朋友不时发来帖子,交口称赞,羡慕不已。就是家有实际困难的几位队员也没有忘记上海的庆典。我们当然要感谢他们!     "调皮的"XXⅩ女士抢拍到几个行进中的镜头,却加注了引人发笑的旁白,结果错打错符,引得大伙笑疼了肚皮。这些的喜剧导演任何高明的大咖恐怕也想不出来呢。      庆典活动结束的当天下午,新兴别出心裁,策划了队员们系着红领巾,围着红围巾“老鹰抓小鸡"和丢手绢的游戏。楚楚老者却还老返童,真是乐趣横生丶快话逍遥。这样难得体念,难见的儿戏,正是应了大伙儿时的童贞,今生今世是多么的难得啊!     世上没有唱不完的歌,人间没有跳不停的舞。大家预感到庆典即将结束。几许留恋,几多不舍,既是高兴,又是难过。      十一月四号是大家离别的日子。今天好像大家都醒得特别早,凌晨就有人纷纷在群发帖,又是赞许,又是感叹,满怀思念,滿满祝福,依依惜别,令人心动。     早饭后,队友一批批地离开邦德。没有任何人指挥,后走的一批先送前面的一批。地铁站就在学院右侧的200米处,但今天却成为队友送别的遥远的距离。    有人说,在一个团队,都能真心实意地以兄弟姐妹相称,恐怕很难。而是我们的团宣队,早已如此。他们是岁月峥嵘促成的兄弟,他们是患难之交结成的姐妹。可以说他们比家里的兄弟姐妹还要亲。个中毫不矫情,毫不做作。当通过地铁安捡,眼望着曾经熟悉的队友远去的背影,千头万绪,情不自禁湧上心头,令人不由自主地珠泪涟涟。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等己无法自控。     只见队友走远了,正要下台阶进站,送行的人仍在安捡站旁不停地频频招手,直到完全看不到人影了,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泪流满面。    没有谁说更多煽情的话,没有谁做更多煽情的动作,此乃真情实感也!    再见吧,我的队友,  再见了,我亲爱的兄弟姐妹。    队员们走了,留下的只有中鼎那大家亲笔签名的一面队旗。      我不敢直率地说到底何年何月大伙还能相拥相见,我只是把这份沉甸甸的思念深深地掩在我灵魂的深处丶藏在我那热切滚烫的心窝里……中六五老李写于回家的深夜</h3>  <h3>邦德学院全景图,即将开始的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四团宣传队的50周年庆典将在这里开始。</h3>  <h3>热烈欢迎光临团宣50周年庆典</h3>  <h3>排练厅内,团宣队员排练空隙急切地拍张合影留念。</h3>  <h3>合影留念</h3>  <h3>邦德学院黄中鼎院长在欢迎晚宴上致辞。</h3>  <h3>即兴表演的邦德人。</h3>  <h3>团宣传队员与邦德人表演。</h3>  <h3>酒过三巡</h3>  <h3>干一杯</h3>  <h3>敬新兴</h3>  <h3>现场来一段</h3>  <h3>酒逢知己千杯少。</h3>  <h3>10月31日上午,团宣传队50周年庆典座谈会上大李队致辞。</h3>  <h3>字字句句感人肺腑。</h3>  <h3>黄院长为这次聚会煞费苦心,周道安排。</h3>  <h3>李新兴谈分别之情。</h3>  <h3>老团宣队员谈感想。</h3>  <h3>老团宣队员谈感想</h3>  <h3>老团宣队员谈感想。</h3>  <h3>老团宣队员谈感情。</h3>  <h3>会后赶紧拍照留影。</h3>  <h3>会后赶紧拍照留影</h3>  <h3>”踢腿运动”</h3>  <h3>来一张</h3>  <h3>多年不见了,来一张。</h3>  <h3>晚上,团宣传队50周年庆典晚会正式开始。主持词:    各位团宣队朋友,同志们,大家晚上好!    十月的上海,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我们宣传队的朋友,莅临庆典,来自四面八方。大家云集上海,欢聚一堂。         五十年沧桑历程,五十年岁月如歌。     忆少年风华正茂,再聚首芳华依旧。     让我们跟随着熟悉的旋律,去寻觅那青春的足迹。      知青是一个特定的词语,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当年我们勇于担当上山下乡,      如今我们两鬓如霜初心不忘。     我们与共和国同行,     我们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表演者:原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四团宣传队员</h3>  <h3>主持人还是当年的风范。</h3>  <h3>笛子独奏”姑苏行”,一片江南民风情,山水最美在姑苏,一曲高奏到如今。笛子独奏《姑苏行》,表演者:叶家渭</h3>  <h3>江南飘秋雨,打伞长街行,伞舞尽妖娆,翩翩赛仙境。独舞《江南雨》,表演者:赵芳</h3>  <h3>烽火岁月永难忘,战友之情震心灵   男声独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怀念战友》         表演者:杨良</h3>  <h3>夫唱妻和老唱腔,黄梅小调尽风光,今日重唱地方戏,民族传统大发扬。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表演者:张梦麟   方小蓉</h3>  <h3>小路弯弯船过河,一根竹篙故事多兄妹齐心奔前程,新时代里唱新歌表演唱:《过河》 表演者:黎华荣  谢志斌</h3>  <h3>乌苏里江长又长,北国风光赛江南,家乡变了新模样,一年更比一年强。男声独唱:《乌苏里船歌》表演者;张梦麟</h3>  <h3>独舞演绎《梅花泪》,万花丛中百花翠,功夫不负有心人,献给庆典共沉醉。独舞《梅花泪》,表演者:苏丽娟</h3>  <h3>多年二胡不离手,花儿少年好朋友,一曲琴声念故情,队友情深盼长久。二胡独奏《花儿与少年》表演者:王南如</h3>  <h3>最美边疆在西藏,翻身农奴把歌唱,团宣队员展新姿,年岁越大舞越棒!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表演者:谢会明 谢志斌等</h3>  <h3>身在海外心在汉,父爱如山永难忘<br>爸爸爸爸 亲爱的爸爸<br>爸爸爸爸 我的好爸爸。<br>男声独唱《我的好爸爸》表演者:李新兴</h3>  <h3>海上珊瑚好风光,轻歌曼舞情义长,五十年前老歌曲,双人起舞起新章。双人舞:《珊瑚颂》表演者:苏丽娟 张梦麟</h3>  <h3>一曲“绒花”唱妈妈,心灵之歌传天下,世上只有妈妈好,幸福之音遍天涯。女声独唱《绒花》 表演者:方小蓉</h3>  <h3>天边有株白兰花,花开富贵香万家,老猫独舞一枝秀,欢乐今宵人人夸。独舞《板兰花》    表演者:黎华荣</h3>  <h3>打,打,打,新兵老将又出马,往日讲打内容变,今天讲打有新法!快板书《打》   表演者:黄中鼎</h3>  <h3>梦见你的那一天,花红柳绿谱新篇,天上人间共欢舞,梦里美好赛神仙。舞蹈《梦见你的那一天》表演者:周传红方慧芬  周桂华</h3>  <h3>越剧是江浙一带的传统戏曲,一段“伤员访妻”,唱尽了江南民间写意。越剧唱段《伤员访妻》表演者:钱鸿</h3>  <h3>兵团四团宣传队,记录了我们的这一辈,无论岁月沧桑,不管雨打风吹,总忘不了我的四团宣传队。配乐诗朗诵:《总忘不了我的四团宣传队》表演者:李水根</h3>  <h3>岁月如歌,往事蹉跎。我们是兵团老战士,我们经历了岁月的打磨。我们的路既有欢欣,也有坎坷。<br>如今,岁月是我们沧桑的记忆,岁月是我们前进的灯火,五十周年庆典之夜,让我们怀念那过去的日子,让我们重温那逝去的岁月。</h3>  <h3>春天的故事天下传,<br>改革开放新世纪。<br>中华伟业万年长,<br>舞蹈《春天的故事》</h3>  <h3>《友谊地久天长》</h3>  <h3>难忘今宵</h3>  <h3>难忘今宵</h3>  <h3>难忘今宵</h3>  <h3>难忘今宵</h3>  <h3>难忘今宵</h3>  <h3>11月1日,我们来到上海之根海派之源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参观游览</h3>  <h3>到此一游合影留念。</h3>  <h3>近中午还来到”泰晤士小镇”游玩。</h3>  <h3>夜幕降临,浦江游览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四团宣传队的大旗飘扬在黄浦江上,倍感亲切与自豪。</h3>  <h3>摆个五角星,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11月2日,来到水乡古镇游览。</h3>  <h3>11月3日,开始了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的游览,尽管大家都来过,可与团宣传队同往还是头一回,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在此团聚。</h3>  <h3>下午,我们回到了”家”——上海邦德学院。抓住这最后的时刻,留影拍照游戏。</h3>  <h3>11月4日,久别的重逢终于要说再见了,多少欢乐多少祝福多少泪水,涌上心头。朋友们再见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愿我们老年生活甜甜美美!</h3>  <h3>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再见了,朋友!再见了,上海!我们热切期盼三年后的相聚!我亲爱的团宣战友们!!!</h3>  <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