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浙东南(之二--苍南、宁波)

美友283178

<h3>  从舟山出发,沿着东海岸南行400多公里,就到达了目的地:苍南县的龙港镇,奥,对了,龙港镇在一个月前刚刚改成了市!与苍南平起平坐了。这里属于温州地区,位于浙江省最南部,再往南就进入福建了,来前知道这里经济比较发达,但看到的境况还是令人吃惊。</h3> <h3>  你能想象30天前这里还是属于苍南县的一个小乡镇吗?</h3> <h3>  高峰时段这里也会堵车!</h3> <h3>  交通信号、监控设施齐全…。美国人有一点说的是对的,我们再造了一个中国。</h3> <h3>  我们入住的酒店</h3> <h3>  照片中左边这位叫吴圣堂,苍南人,常驻北京,是冬子和文龙的发小儿的丈夫,买卖做得挺大,在苍南也有投资,我们称之为吴总。这次接待我们安排周祥,让我们深入体验了一把苍南人的生活,多谢吴总,咱们在北京可以常聚…</h3> <h3>  下边照片中这位是吴总在苍南旅游局的朋友章锦捧,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章总。这次是特意请假陪我们在苍南游览,够朋友,辛苦了,北京欢迎你!</h3> <h3>  苍南地方不大,以温州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奋,工商农渔业都搞得不错,目前旅游开发正在进行中,尚不能算热点目的地。但吴总和章总给我们安排的游览项目可不少,而且接地气!让我们一一道来:</h3> <h3>  首先直奔吴总的根据地、老家--鲸头村。鲸头村历史久远,因外型轮廓像鲸鱼头而得名,传说杨家将后代杨文广落魄于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h3><h3> 目前正在整修建设中,以振兴民俗旅游。</h3> <h3>  廊桥,南方小村庄的标配,已经恢复完毕,挺漂亮的…</h3> <h3>  廊柱上满是雕刻,下功夫了</h3> <h3>合影留念</h3> <h3>  村子里盛行轧制这种纸质的龙船,已经形成了特色产业,每年正月里大家比龙船、舞龙船,最后一把火烧掉,祈福来年红火、兴旺,同时也赚足了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气…</h3> <h3>  有一处山泉,常年流水,起名“龙井”,好寓意。</h3> <h3>  还有一个好大的祠堂,因杨家将后代流落于此的传说而香客不绝,连其他村庄的村民也到此祭拜、祈福。</h3> <h3>  生长在这样一个有灵气的村庄里,吴总不干点儿什么好像说不过去。于是我们来到了吴总创办的“鲸头农场”。规模不小,具有现代农业的性质。</h3><h3> 吴总真重视,还拉起了欢迎北京朋友莅临指导的横幅:</h3> <h3>  大棚、恒温、滴灌、水肥检测,够现代的…</h3> <h3>  搞得挺成功的,因此也获得了“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名号。</h3> <h3>  温州人真的敢为天下先!农村饮水改造都是政府办的,而吴总偏偏自己投资创办了鲸头村自来水厂。纯民营,而且运行良好,目前已经担负起了周围13个自然村落的饮用水供给!</h3> <h3>  还参观了吴总的老战友开办的民营“苍南县金乡徽章厂”。</h3> <h3>  视频中这位给我们介绍情况的就是吴总的老战友,徽章厂的董事长。有点儿文艺范儿吧?对,在部队时是文艺兵,舞蹈演员。</h3> <h3>  徽章厂的展室,展示了徽章厂八十年代初创办以来制作的各类徽章和取得的荣誉。别看厂子不大,但它却参与了人民解放军历次换装过程,承揽了70%的徽章制作,就连美国军队的部分徽章都是在这里制作的。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民营小厂干的事吗?</h3> <h3>军功章</h3> <h3>党员纪念章</h3> <h3>  董事长爱好收藏,这大概、应该、可能是猛犸象骨骼化石吧?</h3> <h3>  参观完有些感慨,印证了一个印象,温州人、苍南人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自主创业谋发展,敢为人先……让我们祝鲸头村好运、吴总和他战友的事业兴旺发达!</h3><h3><br></h3><h3> 二是体验了一把乘小渔船出海捕捞的感觉。乘渔民的船出海捞鱼,回来吃刚捞的海鲜,是件挺刺激的事情。吴总和章总配合,满足了我们的欲望。</h3> <h3>  这是苍南县的一个渔港,我们就是乘坐这些渔船中的一只出海捕鱼的。</h3> <h3>  渔船看上去不大,但内部空间不小。体验一把掌舵的感觉还是不错滴……</h3> <h3>  收放网都是技术活,只能由船上的渔工完成,我们仅仅是查验收获罢了。</h3> <h3>  螃蟹个头够大的</h3> <h3>  采取拖网的形式,在海上行船一小时,以下就是收获,够我们晚饭下酒了。</h3> <h3>  捕鱼回来,在渔港旁边沙滩上,女士们又开始美上了……</h3> <h3>  海边漫步</h3> <h3>  要飞呀这是……</h3> <h3>  摆拍,遥望……跟真的似的</h3> <h3>  三是参观了苍南县矾山镇的福德湾矿工村,慕名品尝了当地一道著名小吃--肉燕。</h3> <h3>  这个地方过去盛产明矾,矿工们采矾、炼矾并在此居住,形成了村落。矿工村依山而建,逐渐蔓延到山下形成了矾山镇。这应该是城镇发展史的一个特例。</h3> <h3>  如今这里矿业早已衰落,旅游开发却相当成熟,艺名:福德湾,是当地的著名景点。</h3> <h3>  关键是这里孕育出了一道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小吃--肉燕!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我们有幸观看了肉燕的制作过程:</h3><h3> 先是把鱼肉和番薯混合、捶打成泥,再擀成比馄饨皮还薄的片。</h3> <h3>  选肥瘦猪肉,手工剁馅…</h3> <h3>  跟包馄饨差不多,包制成型…</h3> <h3>  最后的效果:确实像一只胖胖的小燕子,故名之为肉燕!煮熟后连汤带水加佐料吃,我们每人都吃了一大碗,其实就是吃鱼肉皮儿包的馄饨。</h3> <h3>  逛了逛矿工村老街,依山而上的老街道两边全是商铺,卖一些似曾相识的商品,有点儿商业化了。</h3> <h3>  运矿石的轨道车现在有了新用途。</h3> <h3>  一些老房子、矿工宿舍保存的还算完好。</h3> <h3>  小院子还搞了微缩盆景,艺人们也来掺乎了。</h3> <h3>  连“局座”张召忠也被吸引来了…酒好不怕巷子深嘛。</h3> <h3>  四是参观了一个叫“碗窑”的古窑址,及窑工住所形成的村落,看来苍南也有瓷土,出瓷器。</h3> <h3>  参观“碗窑”之前,先去一个叫八庙后村的地方,看了一个所谓的万亩茶园。说实话,还真看不出来茶园的样子…</h3> <h3>  这个景观倒是有点儿茶园的味道…</h3> <h3>  到碗窑首先感受到的是政府对历史文化的保护。</h3> <h3>  窑厂早已废弃,遗址却成了难得的景观。</h3> <h3>  大工棚原汁原味。</h3> <h3>  窑工的住房也都是依山而建。</h3> <h3>  这房子屋顶好像有六个角。</h3> <h3>  原始动力!体现了先人的智慧。</h3> <h3>  就是到现在,这个古水碓仍然还能工作。</h3> <h3>  现场有纯手工拉坯制作表演。</h3> <h3>  碗的最原始状态。</h3> <h3>  古龙窑!十多个小窑自下而上依山而建,连成一体,内部相通,热能串联……远观像龙。</h3> <h3>  古龙窑的每一个小窑都有一人多高…</h3> <h3>  像其他的古村落一样,也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古戏台。</h3> <h3>  我们登上山顶,远观“碗窑”古村落的全景。</h3> <h3>  从碗窑下山,参观了一个据说是当年红军路过的小村庄。</h3><h3> 够沧桑的吧</h3> <h3>  有点儿纪念意义哈…</h3> <h3>  小村庄依山傍水,风景不错。</h3> <h3>  合个影呗,我们也算留下了足迹……</h3> <h3>  苍南的行程到此结束。小而全,内容丰富,还挺深入。我们本是走马观花而来,在吴总、章总的安排下,却有了点儿深度体验的意思。多谢吴总、章总了,咱们后会有期!</h3><h3> 从这里开始,我们一行人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南下,去体验舌尖上的中国;另一路沿途北上,途径奉化去宁波。北上的可以继续往下看哈……</h3> <h3>  我们北上的一路从苍南一早出发,车程300多百公里,来到了浙江奉化溪口风景区。溪口因剡溪(好像也叫楠溪江)汇聚到此形成类似口字型潭水而得名,蒋氏家族的故居坐落于此……全国历史文物保护重点,应该去看看,毕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嘛…</h3> <h3>  剡溪,溪口的母亲河。</h3> <h3>  北上的一票人马在蒋介石位于剡溪旁的别墅的一个小平台上合了个影。</h3><h3> 隆重介绍照片中左一和右二两位:我们老同学谷翊群的好友,来自上海的小王总和小高,两位从上海开车赴舟山接我们,陪同我们游览苍南和奉化,送我们到宁波后还要当天返回上海,长途奔袭两千多公里,真够辛苦的,谷专家面子够大,让我们都不好意思只说声谢谢,两位来北京时有事只管说哈!</h3> <h3>  中午王总和小高请我们吃了一顿正宗的本帮菜,与沿海的饮食不同,色重味浓,甜出头、咸收口,真的挺好吃的,多谢两位啦!</h3> <h3>  午餐后我们先参观了蒋母陵园。</h3> <h3>  陵园修在一个山坡上。</h3> <h3>  蒋母的墓挺朴素的。</h3> <h3>  蒋母墓地东侧,蒋介石授意修建了这个方圆池,意为做人要方正,处事要圆熟。</h3> <h3>  然后我们来到位于武岭的蒋家故居。</h3> <h3>大门</h3> <h3>  盐商嘛,挺大的一个院子。</h3> <h3>  日军飞机轰炸溪口时,蒋介石原配、蒋经国生母毛福梅罹难处。</h3> <h3>家庭情况</h3> <h3>家产情况</h3> <h3>  随后我们来到蒋介石当政后在武岭修建的宅邸。</h3> <h3>  据说张学良被软禁期间还在这里住过。</h3> <h3>  猜猜这是什么?水塔!怕宋美龄不习惯呗。</h3> <h3>  小王总还为我们请了当地导游,一路讲解,了解了不少背后的故事。</h3> <h3>  蒋介石住所内的陈设。</h3> <h3>  这是蒋经国立的碑,势报日寇杀母之仇!</h3> <h3>  蒋介石下令修建的武岭学校,当时武岭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是免费的。</h3> <h3>  溪口风景区还有不少自然景观,时间所限,只能到此为止啦。</h3> <h3>  当天傍晚赶到宁波市入住。宁波的夜景不错,女士们逛街购物精力旺盛得一塌糊涂,老哥儿几个老黄酒喝的着实可以…</h3> <h3>  入住的快捷酒店就在宁波鼓楼傍边,女士们在鼓楼前合影,算是来过了。</h3> <h3>  老哥几个也凑凑热闹。</h3> <h3>  北上的一起来吧。</h3> <h3>  天色已晚,天一阁闭门谢客,只能看看月湖的夜景了。顾名思义,“月”湖嘛,就应该夜里看更好。</h3> <h3>  鼓楼后面的一条街,灯火通明,好不热闹。</h3> <h3>  这应该是个大戏台吧?</h3> <h3>  街景古色古香。</h3> <h3>  女士们逛街购物不亦乐乎…</h3> <h3>  精挑细选</h3> <h3>  鼓楼的灯光背影……挺悦目的。</h3> <h3>  尽管天色已晚,彩灯照射下字迹依然清晰可辨。</h3> <h3>  晚餐吃的比较简单,但弟兄们黄酒喝了不少,过瘾!</h3> <h3>  第二天上午踏上返程。宁波之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遗憾以便再来。我们北上的这队人马也就此结束了浙东南之行。</h3><h3> 要问总体印象?——祖国海疆美好,浙东南人杰地灵!群主的大饼还在画着,我们期待下次旅行………</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