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顾问:郑强、毛穗、毛宁、任秀生 摄影:何进、李治淮、孙新京、孙秋林、赵桂珍、吴刚等 编辑:孙秋林 校对:郑强、任秀生、孙新京</h3> <h1>广东暨广州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是由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四野后代联谊委员会发起的隆重纪念活动。活动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号召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纪念革命先烈,加强红色文化活动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根本宗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及中南地区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的重要时期,发动原中南军区及中南地区广大革命后代、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缅怀国家烈士和英雄,宣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历史文化与革命传统,回顾共和国建国的艰难历程和人民军队光荣的征战功绩,将父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再次昭示社会,告诉后人。活动对促进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伟大形象更好的树立,具有积极意义。活动在2019年11月4日在广州从化广大附中英豪分校举办,四野子弟和132师老兵1000多人参加了活动。</h1> <h1>下面几图是活动航拍画面。</h1> <h1>编辑说明:整体活动的美篇,将由主办方统一制作,本文编辑的,是44军132师后代和132师老兵们参加活动和到云台山战斗祭奠解放广州时牺牲的132师先烈,在捐款建立的纪念碑前举办揭幕仪式等活动纪实。</h1> <h1>这是由132师后代和132师老兵捐款建立的为解放广州云台山战斗牺牲的烈士纪念碑。</h1> <h3> </h3><h1> 云台山战斗遗址碑和碑文</h1> <h1>云台山战斗遗址碑文:从化云台山之战,是解放广州最后一个重要战斗,为我军进入广州市区打开一扇大门,再未遇到敌人有组织的抵抗。1949年10月12日晚上九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395团,在挺进广州途中,前卫一营于12日21 :12分在从化云台山南麓宣坑村一带,遭遇敌人105师321团,该营在团前指指挥下,迅速占领阵地投入战斗。敌我双方全力抢占云台山主峰,我一营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运用灵活机动、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七小时的激战,终于以少胜多,在13日黎明时分将敌击败,其残部仓遑向南逃窜,我军毙俘敌五百多人,缴获輕重机关枪二十多挺等军用物资一批。我132师395团有50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为广州解放血洒云台山,将年轻的共和国13天前升起的五星红旗染得更加鲜艳夺目,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我132师老战士也不会忘记。籍庆祝广州解放七十周年之际,在云台山战斗遗址建立此碑,以抒发崇敬与缅怀之情,并供国人瞻仰。 </h1><h1>原13 2师全体老战士敬立 2019年10月14日</h1> <h1>云台山战斗遗址处,已经做好了揭幕仪式的全部准备。</h1> <h1>11月3日,132师老战士李存忠和王敏(参加过云台山战斗老兵)等老同志到达云台山脚,在尚未完全布置好的纪念馆前留影。右边蹲着的是纪念馆内文字撰写和图文编排者、云台山战斗132师395团副团长石伴樵的女儿石琳。</h1> <h1>李存忠老同志告:132师老战友在从化区聚会纪念广州解放70年活动前,我和王敏(参与云台山战斗唯一健在的干部)夫妇、刘连元(曾任394团钢铁连指导员、师后勤部政委)夫妇、396团老同志卢华琛,提前到战斗遗址纪念碑石瞻仰。左二刘连元,左三王敏,左七卢华琛,左八是鄙人,我左边是张贵生女儿张莉、张倩。左四是石伴樵老首长的女儿石琳。</h1><h3></h3> <h1>这是参加云台山战斗唯一健在者王敏在介绍当时的情况,他旁边是80年代132师师政委,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丁玉才,依次是李存忠、刘连元、黄克南。</h1> <h1>王敏向纪念碑献花。</h1> <h1>李存忠向纪念碑献花。</h1> <h1>刘连元向纪念碑献花。</h1> <h1>老战友相逢。左二是八十年代初132 师师长、湖北省军区原付司令员柳河生。</h1> <h1>活动后合影。</h1> <h1>11月3日下午五点,从汕头、湛江、番禺、江门等地,6百名132师老兵到达从化,当天下午五点,在从化南海食街,举办了原132师隆重庆祝广州解放70周年纪念大会。</h1> <h1>大会为捐款者颁发奖旗。</h1> <h1>提起纪念碑的倡议到实施,我们要感谢132师的黄克南同志,纪念碑的完工,得益于他卓越的贡献。132师后代感谢你!向你致敬!</h1> <h1>这是今年8月23 日,纪念解放广州七十周年132师活动组织者和132师后代们在华泰宾馆举办的的筹备会议,会上黄克南提出建纪念碑的具体倡议,得到与会者的支持。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黄克南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报批、征地、募捐、施工到竣工的大量工作。辛苦了!非常不容易!</h1> <h1>这是郑强(开国将军郑贵卿少将之子),132 师后代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他具体组织了132师后代和老同志的捐款。</h1> <h1>这是毛宁(开国将军毛和发少将之女,毛和发为解放广州时132师前指总指挥),也是纪念碑捐款和132 师后代活动的组织者。</h1> <h1>下面,我们从活动当天开始记录。按照活动组委会的通知,4日早要6:30在体育中心西门报道,7:00准时开车前往从化参加纪念活动。</h1> <h1>说到这次活动的圆满完成,任秀生是个不得不提的后代,她为活动做的大量工作,有目共睹。在活动中,她成了郑强和毛宁的得力助手,任劳任怨,细心果断,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沉着应对。可以说,这次后代活动没有出差错,圆满结束,她功不可没。</h1> <h1>就拿这条蓝围巾来说,活动中,得到其他军后代的极力赞赏,因为在几百个穿同样服装的人群中,一眼可以识别出那个是44军的后代。这条蓝围巾,就是叶爱湘倡议,她具体落实的,选择了维和部队的颜色。</h1> <h1>我们于8:30左右到达从化广大附中分校。</h1> <h1>会场已井然有序准备好了。</h1> <h1>签到。</h1> <h1>找自己的集合军旗。</h1> <h1>我们的军旗。</h1> <h1>我们集合在军旗下合影敬礼。</h1> <h1>44军军旗下,有132师的名牌。</h1> <h1>132师老兵合影。</h1> <h1>132师后代和老兵合影。</h1> <h1>大会快开始了,全体人员集合在广场等待大合影和进场。</h1> <h1>132 师老兵大合影。</h1> <h1>合影,记住带蓝围巾的就是我们方队。</h1> <h1>坐在凳子上等待会议开始。</h1> <h1>132 师参加活动老兵静候活动开始。</h1> <h1>与会嘉宾已经在主席台上就坐。</h1> <h1>大会主持。</h1> <h1>升旗仪仗队。</h1> <h1>大会第一项全体起立唱国歌。这是主席台上的嘉宾。</h1> <h1>大会开始,嘉宾、领导讲话(注:此部分组织方会有专门的美篇编辑,不再这里详细列出)后,介绍各方阵《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9军)、45军、46军(公安军)、47军、48军(55军)、中南海军、二野后代、中南军政(地方后代)、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总部直属部队、广州八一艺术团、132师老兵》。每个方阵都要起立,向国旗敬礼,并喊出口号,44军的口号是“解放广州,血染风采”!我们全体人员连喊两遍,声音洪亮整齐很有气势!</h1> <h1>每个方阵起立时,方阵嘉宾都起立参加敬礼,这是49军郑强等敬礼。</h1> <h1>44军毛宁在主席团敬礼</h1> <h1>会议结束时,和嘉宾合影。这是任秀生、我(左)和嘉宾冯尔敏合影,冯尔敏是海南琼崖纵队冯白驹的女儿。</h1> <h1>合影中右一是嘉宾李亚滨(开国将军李天佑上将之子),右二是陈见苏(开国将军陈明仁上将之孙女),他们在北京参加了国庆阅兵。右三132师老战士,右四冯尔敏。</h1> <h1>观看八一艺术团演出。</h1> <h1>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到从化南海食街午餐。</h1> <h1>午餐后,132师部分后代和132师老兵们前往云台山遗址参加纪念碑揭幕仪式。</h1> <h1>纪念碑前,已做好了全部准备。</h1> <h1>先参观云台山战斗纪念馆。</h1> <h1>看到在纪念碑旁的松柏纪念碑。</h1> <h1>132师老兵黄克南致词。</h1> <h1>郑强领读《祭奠仪式誓言》。</h1> <h1>后代向纪念碑献花。</h1> <h1>和黄克南合影。</h1> <h1>然后,132师后代中有十位开始爬山,到战斗遗址纪念碑前祭奠。</h1> <h1>毛穗向烈士纪念碑献花。毛穗说,这是他第一次登上战斗遗址,估计也是他最后一次登顶(他已年近七十,身患糖尿病),他要代表他的父亲(解放广州时132师前指总指挥毛和发副师长)祭奠在云台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这对于他来说,终身难忘,意义重大。</h1> <h1>孙新京(原132师396团团长孙辉明之子)向牺牲的烈士们致敬!</h1> <h1>余家三兄妹,分别从南京,无锡来到广州从化参加云台山纪念碑落成典礼!追随父亲的当年的足迹全部登顶到战场遗址,他们的父亲余品恒,当年是395团某连指导员,带着部队攻上山顶,身负重伤。十年前,父亲去世。三兄妹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战斗遗址,祭奠父亲当年的战友,告慰英灵!</h1> <h1>合影,你们都是好样的!</h1> <h1>山脚,132师老兵们有序地在黄克南统一指挥下进入揭幕现场。</h1> <h1>郑强将黄煦(开国将军黄克诚大将之子)扶上纪念碑平台。</h1> <h1>黄克南宣布纪念碑揭幕仪式开始。</h1> <h1>黄克南致词。</h1> <h1>郑强致词。</h1> <h1>由132师后代和132师老兵代表做好揭幕准备。</h1> <h1>幕布徐徐落下。</h1> <h1> 所有人举起右手,握拳宣誓:革命先烈,我父我兄。永励后人,化作长虹。广东战役,大军雄风,迂回包围,歼敌大胜。南粤之地,喜迎新生。勇士热血,铸就殊功。以身许国,山海与共。护卫吾民,融入长城。逢年七十,誓言郑重。以祭魂魄,以缅英雄。你们遗志,我们继承。爱党爱国,根深苗红。民族复兴,争相奋勇。不忘初心,不惧牺牲。红色基因,永不改动。红色精神,代代光荣。特宣此言,青山可证,特誓此言,苍天可证!(注:领读“祭奠誓言”的是原湖北省军区副司令,曾任132师第十五届师长柳河生)。</h1> <h1>左边宣誓人张晓龙(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h1> <h1>黄煦向纪念碑鲜花。</h1> <h1>仪式结束后,在纪念碑前留影。</h1> <h1>后记:5日上午,北京的来宾一起进云台山战斗遗址,祭奠云台山战斗的烈士。</h1> <h1>此文的最后,放上两张132师395团在1980年和1997年合影。照片上的一些老战士,已经不在世。</h1> <h1>这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h1> <h1>请记住,我们都是132师人!</h1> <h1>答谢:摄影师何进、李治淮、吴刚、孙新京、赵桂珍。</h1> <h1>答谢:所有拍摄和发照片的132师后代们。</h1> <h1>编辑:孙秋林 2019年11月5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