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

Carjoy67

<p class="ql-block">  转眼就是十月底,今年快过完了,可我今年的年假还一天都没有休,梁先生要到天津出差,我赶紧请假一起去。他开会,我纯玩。</p><p class="ql-block"> 刚到天津的时候,有人问我以前来过没有,我说来过,九零年某项目联合调试,我在天津住了两个月,这是我第二次来。说完仔细想想,发现不对,为了不同的项目,我后来又来过四次,这次应该是我第六次来天津了。</p> <p class="ql-block">  人的脑子好奇怪,竟然能自动屏蔽一些记忆。要不是努力回忆,天津留给我的印象就是第一次来时的感受:灰蒙蒙的天、干冷的空气和冬日的萧瑟。</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托七十周年大庆的福,天津也有了蓝天白云,我得以看到一个阳光明睸的天津卫。</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津之眼</b></h1> <h3>  天津之眼是十年前建成的天津地标,虽然有抄袭伦敦眼之嫌,但是它号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在桥上的摩天轮,还是国家级4A景区。</h3> <h3>  这次住的酒店与天津之眼近在咫尺,我们出去玩或者散步经常会路过,而酒店房间的窗户又正好对着它,于是我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拍了好多张它的照片。</h3> <h3>早晨</h3> <h3>黄昏</h3> <h3>夜晚</h3> <h3>船上</h3> <h3>西岸</h3> <h3>东岸</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夜游海河</b></h1> <h3>  刚刚在武汉长江上坐船看了军运会的灯光秀,夜游海河的时候难免对比一番。</h3> <h3>  与宽阔的长江相比,海河太窄太小,就象一条小河沟。天津海河上的桥也很多,数量不比武汉的长江大桥少,但是这些桥感觉就是缩微版。</h3><h3> 站在夜游海河的船上,岸边的楼房因为近而看的真切,武汉夜游长江的船上就只能看看两岸建筑的灯光轮廓了。</h3> <h3>  海河上这些桥还是各具特色,很值得一看,岸边的景致也可圈可点。</h3> <h3>  实在是忍不住,附上几张我们大武汉的灯光秀照片,比试比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悲禅院</b></h1> <h3>  古刹大悲禅院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佛门寺院。寺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几经沉浮,还能有现在的模样,真不容易。</h3> <h3>  从我们住的酒店出门,拐个弯,三分钟就走到寺院的门口,所以早上九点一开门我就进去了。</h3> <h3>  院子里除我以外,看不到其他游客,显得格外清净。</h3> <h3>  偶有几个拜佛的人,个个都无比虔诚。香炉边有免费的香自取,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上了三根香,为家人和朋友们求了健康平安顺利。</h3> <h3>  大悲禅院的物件很是精致,值得仔细观摩。</h3> <h3>  这尊石佛很接地气呢!</h3> <h3>  这对土地公土地婆萌萌的,好可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文化街</h1> <h3>  天津古文化街又叫津门故里,是国家5A景区,离我们住的酒店只有一公里,我决定走过去打个卡。</h3> <h3>  等到了目的地,看到几十辆大巴停在门口的停车场,我不禁暗暗叫苦。</h3><h3> 古文化街里的天后宫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为了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把照片拍成了这样。</h3> <h3>  密集的旅行团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免费听讲解,不想听都不行,热门的地方几个导游同时开讲,好不热闹。</h3><h3> 这是古文化街的镇街之宝,木雕《清明上河图》。</h3> <h3>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无宝斋”,有个导游介绍说:这个牌匾说明店主很谦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泥人张美术馆</b></h1> <h3>  无意中走进古文化街的一个小巷通庆里,发现一处僻静的宅子,居然是泥人张美术馆。</h3> <h3>  泥人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第六代传人。</h3> <h3>  美术馆不大,小巧精致,陈列着几代泥人张的作品。从进门到出门,始终只有我一个人参观,这里的冷清和外面主街上浓烈的商业气息,对比过于强烈。</h3> <h3>  门口桌上有介绍第六代传人张宁的画册,这位传人是个帅小伙。</h3> <h3>  张宁的作品《观音》。这个观音让我觉得别别扭扭,无法评价,不禁担心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还能继续传承下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瓷房子</h1> <h3>  瓷房子的前身是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式小洋楼,2000年被天津富商张志祥买来改造,把房子里里外外都贴上古瓷,有瓷器、瓷片、还有水晶和玛瑙,2007年建成后对外开放,据说后面还一直在做不停的补充。</h3> <h3>China 瓷房子</h3> <h3>庭院的空间太小,手机拍不了房子的全景。</h3> <h3>外墙的细节</h3> <h3>屋顶</h3> <h3>亭子顶</h3> <h3>聚宝盆</h3> <h3>有特点的门把手</h3> <h3>拼这些瓷片确实是费功夫。</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大道</b></h1> <h3>  五大道其实是五条平行的街道总称,这个区域拥有众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h3> <h3>  民园广场位于五大道的中心,其前身民园体育场始建于1920年,曾是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也是中国第一个灯光足球场,一直到上世纪末,这里还是天津足球队的主场,现在被改建成了一个市民广场。</h3><h3> 我们在这里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巧遇到一场收费讲解。导游带着我们几个游客在五大道边走边讲解,逛了四十分钟,当时觉得这比自己瞎转收获多多了,很值得。<br></h3> <h3>  不过现在我发现,导游讲的大部分内容我都忘记了,或者很难把他的讲解和这些楼一一对应。我也不准备弄清楚了,就在这里放几张照片算了,天气不好,拍出来的照片灰蒙蒙......</h3> <h3>  这个疙瘩楼因为选用表面有突起“疙瘩”的硫缸砖修筑而闻名于世,我在房子围墙上看到好几处告示,“本建筑是疙瘩楼,不是瓷房子,瓷房子在...... ” 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是满腹说不出的委屈啊!</h3> <h3>  这个楼应该是五大道最有特色的建筑,不必刻意,自然会记得。</h3> <h3>  在庆王府附近正遇到婚宴散场,每位女眷不论长幼,头上都别了一个大红色的绒花发夹,让我觉得天津这风俗好有意思。</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学良故居</h1> <h3>  去瓷房子的路上,我们发现了马路另外一边的张学良故居,那就先拐进去转转吧。</h3> <h3>  张学良故居位于过去的法租界,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于1924一1931年在此居住七年,他们的儿子在这里出生。</h3> <h3>  年轻时的张学良和赵一荻也算是郎才女貌,两人后半辈子的相守被传为佳话。</h3><h3> 我对张学良没有什么好感,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旧军阀兼花花公子,只是他发动的西安事变多少改变了中国的历史。</h3> <h3>  赵四小姐的象牙钢琴,楼上还挂了一幅她画的山水画,这位女士真可谓才貌双全。</h3> <h3>  富人们玩梭哈的桌子。</h3> <h3>  别墅的三楼只有一个舞厅,我有点怀疑以前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过去究竟是啥样估计没人能说清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曹公馆</b></h1> <h3>  曹锟是中华民国第六任大总统,他是通过花重金贿选才当上总统,着实不光彩,但是后来他拒绝和日本人合作,保持了民族气节。人就是这么复杂,不能简单用好人或坏人来评说。</h3> <h3>  曹琨是天津人,在天津有四处住宅,在五大道我们看到过一幢曹琨旧居。这个在鼓楼附近的曹公馆被改建成了一家天津菜馆“卫鼎轩”,我们在这里吃了晚餐。</h3><h3> 餐后还有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这个宅院。</h3> <h3>  后花园里的凉亭。</h3> <h3>  我们吃饭的房间装饰得古色古香。</h3> <h3>  头顶的大吊灯有点出戏,只能说是中西合璧。</h3> <h3>  这家餐厅的菜肴精致可口,餐具也颇有特色。</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津博物馆</b></h1> <h3>  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文化中心,下面这张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博物馆。</h3> <h3>  博物馆斜对面的天津大剧院,这些建筑围绕着一个人工湖而建。</h3> <h3>  大剧院隔湖相望的是市民广场。</h3> <h3>  在广场四处走走,感觉挺好。</h3> <h3>  从广场看博物馆,大门被芦苇挡住了。</h3> <h3>  博物馆大厅宽敞明亮,结构有点复杂,我在馆内对照地图转了近五个小时,才基本弄清楚方位。</h3><h3> 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参观的人非常少,在一楼介绍天津历史的展厅,偌大的空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加上灯光昏暗,让我心里有点害怕。后来想想好笑,怕什么怕,展厅里肯定到处都是摄像头,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h3> <h3>  本来我对天津博物馆并没有很大的期望,只是觉得博物馆是最适合一个人闲逛的地方,结果却带给我意外的惊喜。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满怀希望时每每失望,不抱希望时收获满满。</h3> <h3>  首先是"殷契重光一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特展",甲骨文是三千年前商代用于占卜贞问吉凶的文字,周武王灭商之后,曾经繁盛的殷商王朝逐渐湮没在历史中。</h3><h3> 1899年,几位学者发现了甲骨文,让这一沉睡近三千年的文化遗产重放光芒。</h3> <h3>  好象知道我喜欢各种瓷器,博物馆特别安排了两个特展,一个是明清青花瓷器展,一个是外销纹章瓷器特展。</h3> <h3>  同为青花瓷,却因为不同年代或使用不用的釉料,在色彩上有很大的区别,器皿的式样种类也非常丰富。</h3> <h3>  纹章瓷是中国外销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6世纪,于18世纪达到顶峰,因瓷器表面绘有欧美贵族徽章图案而得名。</h3> <h3>  家族瓷是纹章瓷的主体,纹章瓷通常是为贵族联姻、加官进爵、修建大宅等重要历史事件而定制的。</h3> <h3>  这些纹章瓷十分精美,装饰性强,惹人喜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海寺壁画</h1> <h3>  最大的惊喜来自法海寺壁画。</h3><h3>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详细介绍北京法海寺壁画的文章,才知道它是与敦煌壁画齐名的中国明代壁画,当时就想一定要找机会去看一看。</h3> <h3>  当我走进“粉壁丹青——京津冀古代经典壁画艺术展”的展厅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法海寺壁画,我差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会在这里与它相遇。<br></h3> <h3>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动用了各类工匠画师多人,花费了近5年才建成。又因为采用了多种天然矿石作为颜料,使得壁画经历了几百年,色彩依然鲜明亮丽。</h3> <h3>  这是喷绘和高清方法复制的壁画,还原度极高。据说现在去法海寺看壁画,只能每人拿一个现场发的手电筒,借助微弱的电筒光来看。为了防止紫外线对壁画的伤害,大殿里所有的窗户都遮起来,大门紧闭,殿内漆黑一片。<br></h3><h3> 法海寺壁画名不虚传,人物众多,形态各异,色彩艳丽,金壁辉煌。</h3> <h3> 这幅帝释梵天图对我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h3> <h3>  这幅水月观音代表了中国古代壁画的最高水平。观音神态端庄慈祥,站在这里,能让浮躁的人心变得沉静安祥。</h3> <h3>  水月观音身披的白纱,让人叹为观止。透明薄纱上的每朵小白花都描有四十八根白线,另外还用真正的金线装饰。可惜复制品上看的不够真切,我又想去法海寺了。</h3> <h3>  这是一幅复制的更为精细的小画,飞天的姿态和周围的祥云让人感觉如入仙境。</h3> <h3>  这幅广目天王的局部非常形象地诠释了中国传统的沥粉贴金工艺。</h3> <h3>  这次与法海寺壁画一同展出的还有天津独乐寺壁画和河北毗卢寺壁画。我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毗卢寺壁画与敦煌、永乐宫、法海寺共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壁画,可是我当时又累又饿,已经没精神仔细看了。</h3><h3> 说到这,我要吐槽一下。本来打算中午在博物馆里吃点东西再继续看展,转了几圈啥也没找到,工作人员告诉我博物馆内部和周边都没有吃饭的地方,不过在五楼有一个自动售货机,最后我只能在自动售货机买了一小包饼干充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可以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天津有众多的小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这次吃了不少,除了大名鼎鼎的天津三绝,还有蛤蟆吐蜜(一种小饼子夹豆沙,因饼子开口露出馅料而得名)、 豆根糖(麦芽糖混合黄豆粉做成的一根根小棍子糖)、煎饼果子等等。</h3> <h3>  在步行街上的津津小吃坊吃午餐,小豆粥、驴打滚、切(年)糕、喇嘛糕,都是店家的招牌推荐。喇嘛糕是我看名字好奇点的,原来是这么大的一块糕,味道是蛋糕和馒头的合体。</h3> <h3>  天津三绝之狗不理包子,虽然路过总店门口,却没有进去吃的想法。</h3> <h3>  这是酒店早餐每天供应的狗不理包子,我只尝过一次。旁边黑色的是麻酱烧饼,这个味道我喜欢,每天早上吃半个。</h3> <h3>  天津三绝之耳朵眼炸糕,还是买两个尝尝吧。</h3> <h3>  炸糕名字特别,其实就是糯米面包豆沙油炸而成,很是甜腻。</h3> <h3>  这是炸糕店服务员推荐的蜜麻花,估计是炸好的麻花在蜂蜜里泡过,比耳朵眼炸糕更甜更腻。</h3> <h3>  天津三绝之桂发祥十八街大麻花。</h3> <h3>  大麻花以大闻名,越大越难得,味道可以接受,但是热量太高,不宜多吃。</h3> <h3>  桂发祥的门口看见不少人排队,买啥我都没搞清楚,想着要排队买的东西肯定不错,就跟着排起来。</h3> <h3>  我一边排队,一边和前面的天津大妈聊天。</h3><h3> 我:“这是什么东西啊?"</h3><h3> 大妈:“糕干,用干米粉包豆沙蒸的。"</h3><h3> 我:"好吃吗?"</h3><h3> 大妈:"好吃着哪!不过你们外地人不一定吃的惯。"</h3><h3> 我:"这里总是排这么长的队吗?"</h3><h3> 大妈:“在这排队的都是傻子,别处卖2块钱一块还不排队,这里卖3块。哼,都是傻子。"</h3><h3> 聊到这里,我要笑晕,觉得是在听单口相声。请大家自行把大妈的话脑补成天津话,会更加开心。</h3> <h3>  这就是傻子们排队买的糕干和绿豆糕,这糕干太干了,米粉也没什么味道,绿豆糕也干,优点是油少。</h3> <h3>  总的来说,天津小吃种类多名字怪,但是颜值不高,原料种类少,味道也比较单调。应该是天津人特别擅长申遗,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可以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点需要武汉人民好好学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语</b></h1> <h3>  最后来一个中国女排签名的排球来镇楼,这是我这次在一位天津企业家的办公室里拍的。</h3> <h3>  这位企业家的办公室更象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字画、瓷器、奇石、红木……应有尽有。即使在他的工厂里,也见缝插针地摆放了很多收藏品。</h3><h3> 我第一次遇到要穿上鞋套才能进去参观的工厂,进到车间以后我明白了,整个工厂一尘不染,即使在焊接或给钢棒钻孔的区域,也干净整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令人敬佩。</h3><h3> 真心希望这样的工厂越来越多,也希望我们的民族工业做强做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