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冰城来到了“荔枝香里,深红一片成阵”的南国鹏城,离开家乡已多年。无论年岁几何,家乡和亲人对于离家之人的牵绊,恐怕都是相似的。</h3><h3> 数月之前在看到“凯乐石莫干山越野赛”的报名信息的时候,在那时连全马都无法完成的我毫不犹豫的点击了70km/4300m+的报名。离开或是存在依旧饱有年少时的初心,对选择的热爱,更多的是不甘屈服的执着。</h3> <h3> 11月1号下午抵达杭州,领取完杭马物资后便匆匆忙忙赶回了湖州,杭州出发的动车上遇见了广东来的朋友小鱼和金秀姐,返程竟然也是同航班,跑者的选择如此相似。还没放下行李便去看望了已经85的奶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奶奶短暂的陪伴,和妹妹简单的晚饭,还是那熟悉的味道。驱车赶到莫干山已经晚上7点了,领取完参赛包后因为嗓子并不是太舒服便早早休息了。</h3> <h3>杭马参赛包</h3> <h3>奶奶和我</h3> <h3>简单的晚餐</h3> <h3> 11月2号,凌晨4点50,跑步养成了赛前2小时完成进食的习惯,一桶方便面2根香肠便是今日70km的预热了,肌贴/装备准备好,小伙伴合影拍起来。</h3> <h3>小伙伴们</h3> <h3> 不远处传来了主持人热情的呐喊声,热身,起跑枪一气呵成。作为青年组我是7:00出发的,熟悉的青苔路,熟悉的竹林,熟悉的茶园,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从出发到CP1/SP1,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体力分配良好,补给补充到位,肌肉/关节/体力/足底没有任何小状况出现,这大概就是故乡的风水吧,一切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11点到达王位山顶,比计划时间提前了40分钟,心里念叨着最难的赛段已经过去了,身体状态又这么好,完赛预计11.5H左右应该是稳了。<br></h3> <h3>起跑</h3> <h3>热身</h3> <h3> 松懈大意往往是故事的开端,看着王位山顶的平坦土路,心想没什么问题就去摆弄登山杖了(新装备不熟悉怎么使用也是直接原因啊),“咯噔“,”啊“,脚踝筋拉到的声音和自己的疼痛呼喊声一下子充斥了整个大脑,瞬间左脚无法落地,从王位山顶挪到CP2差不多快30分钟,眼泪也忍不住的掉了下来,心里想着肯定要退赛了,无奈,不舍,不甘,还带着家乡志愿者的祝福,我真的放不下,第一次回到故乡比赛就要这样结束了嘛,脑子里一片混乱,哭着在11:30到达了CP2,迅速做了冰敷/上药处理,一直冰敷观察脚踝状态,貌似轻微肿胀打上了绷带,吃了自带的”芬必得“(止疼/封闭效果),呵呵呵呵,第一次带这玩意还真用上了,心疼自己。在跑友和医院人员的劝说下,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坚持,糟糕的坚持也许好过轻易的放弃吧,谁知道这是坚持了该坚持的还是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呢,和医务人员交代完我坚持到下个点观察下,如果不行我再退赛。在CP2痛苦停留30分钟后便开始了CP2-SP2长达2个多小时的一瘸一拐的龟速挪动。28km处的扭伤,最终坚持完了剩下的40km。</h3> <h3>掉眼泪后卖个萌</h3> <h3>微微有点肿</h3> <h3>来自辉煌哥</h3> <h3>三粒芬必得</h3> <h3> 前往SP2的路途无比漫长,一有人问我情况,我便和老奶奶一样絮絮叨叨,有悔恨也有羡慕,被我絮叨不停的朋友还望谅解,这也是我缓解疼痛与不甘的一种方式吧,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爷爷奶奶,慢慢的走和他们聊聊天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7km最简单的一段路耗时105分钟到达SP2,此时已经比计划晚了15分钟,做完冰敷和上药处理,看着只是轻微肿胀的脚踝和并没有疼痛的身体感受(此刻已经吃了3粒芬必得),也远程咨询了康复师向哥(问题暂时不算严重,但建议我放弃,有康复问题可以咨询向哥,专业耐心),考虑再三,我选择了解除绷带开始奔跑。</h3> <h3>艰难前行</h3> <h3>黑夜降临</h3> <h3>20年前一个孩子走过这段路</h3><h3>20年后一个青年跑向这段路</h3><h3>在小半生的时光里,在饱含故事的石阶上,总有让人无法割舍的回忆</h3> <h3> 奔跑/奔跑/奔跑,在疼痛范围内,不再有其他想法,陆续追上一些之前和我聊过天的小姐姐,小哥哥,经过后面的CP点SP点,总会有叔叔阿姨关切的问我,“你还好嘛“,”我还行,带着你们的关心,作为本地人,我会完赛的“,到达CP3比计划落后30分钟,到达CP4落后19分钟,到终点比计划落后12分钟,耗时12小时42分完成比赛,也算是相对较高的计划吻合度吧。</h3> <h3>赛前计划</h3> <h3>黑夜中奔跑</h3> <h3> 冲线的那一刻,激动的身体没有疲惫也没有兴奋,疼痛的感觉开始涌上,从白天到黑夜,从信心满满到步履维艰,从失落到坚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h3><h3> 黑夜降临,你是否还记得丛林里的阳光</h3><h3> 生活平庸,你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初心</h3><h3> 这一切让我觉得我还是那个执着坚毅的少年,这就好。</h3> <h3>冲线</h3> <h3> 说到赛事本身,凯乐石主办的比赛,赛道补给一直都是很棒的(尽管号称豪华补给的裸心堡的我根本没有见到吃的,据说都被跑得快的吃完了,哈哈),赛道上临时也增设了很多补给点,如此密集的补给点70km的赛道一个软水壶一个腰包放上强装就足够了,赛道路标也是用心,岔路口无论何时都有人指示,全程没有走错一个岔路,用心的凯乐石的赛事值得你再次参与。</h3><h3> 11月3号晚上11点抵达深圳,凑合一晚便开始了第二天赴台山的出差行程,比赛告一段落,好好养伤,放弃了3号的杭马,转换心情开始回归工作和家庭。</h3> <h3>肿了</h3> <h3>即使再微弱的光,也能照亮生活的角落</h3><h3>即使再简单的爱,也能坚定前进的脚步</h3><h3>记莫干山70km越野赛---一次简单却艰难的活动</h3> <h3>定妆照 忘记大宝剑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