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h3><h3> </h3><h3>正本清源,认祖归宗,乃古往今来炎黄子孙之心愿,中华邹氏族谱编辑部在收集整理编撰全国邹姓众多支系图表中,解决了不少宗亲支系存在“统绪湮灭而不彰,宏谟沉论而不著”的问题,使之祖系昭明。</h3><h3>由于族人仕宦各地,有的迁居他乡,有的客居异地,故当家族将其尊为本族先祖或裔孙。时间久远,祖籍湮灭,因而跋山涉水,不顾路途遥远,寻根问祖,此乃屡见不鲜。余江沙塘邹氏即是如此,出现将沙塘邹氏宗族先祖在外为官者视为其族人,比如对邹韬奋的先租是谁,就存在两种说法,一认为是丰城南槎邹氏明公后裔,二认为是福建应龙公商孙。为明究沙塘邹氏家族世系源流,编辑部本着实事要是,尊重史实的原则,以族谱记载史料为依据,先后派遣人员到余江沙沙塘村、丰城南槎村进行调查,座谈了解,翻阅旧谱资料,寻求其祖系脉络,结果发现沙塘村邹氏先祖为明公后商。正如清《二十九世孙锦水邑廪生子律九修谱序》云“律祖籍剑邑(丰城)南槎桥,自二十五世祖元公(元玉)迁居富饶之安邑(安仁余江)沙塘,其弟成公《成玉)居馒石。”又云:“吾族自唐明公由山左(山东)宦豫章(南昌),因以为家。至四世遇公迁居丰城东湖甘竹塘侧。十四世祖思义公偕兄思济公避元乱,一徒浙溪,一徙南槎。”清三十世孙锦水优廪贡生靖宇(邹氏十修谱序》亦云:“宇家自二十五世祖日元公者,由剑邑南槎而徙居锦江之沙塘,其弟成公居馒石。”等记载(详见复印原始族谱资料序文及图表)。</h3><h3>会江县沙塘村邹氏,自清康熙中叶(1697-1700)间,元玉公自丰城南槎迁居于此开基以来,人口蕃盛,人才辈出。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丰城南槎、余江沙塘《邹氏族谱·世系图表》记载:如二十八世孙继泗公,官至中宪大夫;二十九世孙子律公,官授直隶州州判,赠中宪大夫;三十世孙舒字公,官工部主事,覃恩加四级,分发福建同知,历任福建长乐、永安等县知县、延平府知府等职,随任迁居东城信州巷;三十一世孙国珍公,清授奉直大夫,提举衔,福建诏蒲场盐大使、三等嘉禾章,后任财政部佥事等职;三十二世孙韬奋原名恩润、字荫书,中国著名七君子之一,伟大的爱国者、民主战土等等。仕绩显著,昭穆后世。<br></h3><h3>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邹幅奋祖系彰明,应是唐代明公后商。</h3><h3>注:请查中华邹氏族谱第七卷第197页;老字派请查本卷第373页。</h3><h3>中华邹氏族谱编辑部</h3><h3>2006年6月10日</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根据江西余江韬奋故里-<font color="#ed2308">邹景喜宗亲(电话13591837486)</font>提供的图片资料整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