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学习好的最高境界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主快乐的学习,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先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分六步走。<br></h3> <h3>第一步 改变学习是苦的传统观念,从小给孩子灌输“学习使人快乐的理念。”<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第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步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span></h3><h3> 有这样一则故事:女儿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妈妈重新给她布置了自己的房间。把向阳的主卧室给女儿做书房,买了一个整体的书桌,上面有一个大大的书架,摆满了她喜欢的各种书籍。墙上挂着一个画家朋友送给我们的字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女儿一有空就坐到书桌旁读书、写字,因为那样让她觉得很快乐。而且一坐下来就能静下心来,所以十年来,她的作业总是高质高量快速地完成。因为这样就给孩子形成一种学习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走进书房,在书桌前坐下来,边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就像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一样。我非常反对家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写作业,有一次,在三大街德克士我看见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写作业,小女孩看上去非常聪明,长的很漂亮,很招人喜欢,看样子刚上一年级,因为我看见了她的数学作业上都是小鸭子、小狗、应该是一位数的加减法。餐厅里到处弥漫着炸薯条、炸鸡翅的香味。还有人不时地发出大快朵颐的声音。妈妈对孩子说:“快些,写完了,我给你买好吃的。”妈妈就坐在孩子身边不错眼珠的的盯着。“你傻啊,6+7=11,你猪脑啊”。“你用脚趾头数数”。“250,你们家8+5=12啊?气死我了,生了这么个笨蛋。“孩子终于被激怒了:”你才是笨蛋呢,你再说我不写了。”“对不起,妈妈错了,你写吧。”这时,妈妈妈的电话响了,听起来像是孩子爸爸打来的:“写作业呢,笨死了,猪脑袋,都随你。”孩子又急了,就你好,我和爸爸都是笨蛋,“妈妈错了,错了,快写吧。”大家,想想这个小女孩在这样的母亲教育下可能学习好吗?<br></h3> <h3>第三步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h3><h3> 如果说我们普通家庭没有那么浓厚的文化氛围,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别着急,也有好办法。两招:一是读好书,二是交高人。</h3><h3> 先来说读好书。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时互补的。一静一动,两者都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见识,调查表明北大、清华的高材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阅读并涉猎管饭,可以说是博览群书。我家孩子有一个特点:反复阅读的习惯。一套书暑假读过一遍了,寒假或有空闲的时候再拿出来读一遍,如此反反复复,书上的内容进入大脑的最深层记忆,终生都不会忘记了。现在上高中了,历史考试,她从来不用去背诵了,只是大概浏览几遍就行了。还有她在年级里计算机和生物有很大的优势,这完全得益于小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请注意这里的悦是喜悦的悦)。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作为生日礼物,我们送给她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4本)分:社会人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自然环境四册,正是这四本书培养了我女儿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她当时阅读这四本书时的情景,她尤其喜欢其中的天文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也因为敬佩诺贝尔大无畏及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孩子深深地爱上了化学这个学科。
再来说交高人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人,尤其是见多识广、兴趣广泛的高人。还是那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一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人的兴趣爱好慢慢就成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宅门里的白景琦成长的案例。<br></h3> <h3>第四步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始终相信孩子一定能学好并适时地给予鼓励。皮革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h3><h3>第五步 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动机)
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用尽心思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到底为了什么?这也是当孩子问我们“我们问为什么要学习。”的答案。<br></h3> <h3>第六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给了我们如何让学习快乐的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h3><h3>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检验时有效的,才是快乐的。而成功的实践有增强了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使你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心得知识,接着又去实践,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个的良性循环,其实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br></h3> <h3> 总之教育是一门学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所以每个家长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只要家长认真去做,就一定能让孩子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走向成功的华美殿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