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深圳只有少数人讨论房价,大部分人讨论房租

梁Sir

<p class="">1</h3></br><strong>深圳今后或六成是保障房</strong><br></br><strong>20年后“房改”重大调整</strong><h3>去年6月5日,深圳市出台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核心信息是:<strong>未来18年(2018年至2035年)将向全市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商品住房占比40%,政策性住房(人才房+安居类商品房)占比40%,公租房占比20%。</strong></h3></br><h3> <h3>对于深圳二次房改的解读很多,有一篇文章很火,我的粉丝朋友们经常转给我,问我的看法。最经典的莫过于其中有这样一段话:</h3></br><h3>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个深圳人都有机会:按照计划,到2035年,深圳新增约550万人,按照三人一户计算,大概需要183万套新增住房。而深圳规划170万套住房,几乎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h3></br><h3><strong>看上去有数据有依据,言之确确。让人感觉以后深圳的住房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你看大家的住房都得到了解决了。</strong></h3></br><h3> <h3>170万套住房能解决问题吗?</h3></br><h3><strong>不错,能解决新增的550万人的住房问题,但你忽略了一个大数据,深圳目前的住房自有率全国最低,不到30%,意思是至少还有存量的1000万深圳人没有房子。你叫这1000万老深圳人情何以堪。</strong></h3></br><h3>这么简单的逻辑很多人没有看出来,还在追问我,说深圳一定会跌。你再想想,深圳这样人多地少,产业强劲的地方都要跌,那么全国会怎样?</h3></br><p class="">2</h3></br><strong>深圳商品房将成奢侈品</strong><br></br><h3>阿方的看法是:商品房还是让市场决定,政府控制好保障性住房,各司其职。一如现在的香港新加坡。<br></br></h3></br><h3><strong>深圳商品房将成奢侈品。</strong></h3></br><h3>今后6成是保障房,从中也可以看见未来的中长期政策走势。商品房越来越稀缺,有多少呢,就18年(2018年至2035年)之间一共不到70万套商品房。</h3></br><h3>深圳无房可买将成为常态。最近深业中城等豪宅热卖便是明证,商品房稀缺,好位置的好品质的房子更稀缺。</h3></br><h3>另一个常态就是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将住在深圳外!</h3></br><h3><strong>来了深圳,就是东莞惠州人!</strong></h3></br><h3> <br><br><br><p class="">3<br><strong>10年后深圳只有少数人讨论房价</strong><strong>大部分人讨论房租</strong><br><br></h3><h3><strong><strong><strong>想象一下,10年后,大部分人彻底断了买房的念头了,就像现在的香港,因为实在高不可攀了,所以你只能是好好赚钱租房。大家谈的最多的不是到哪买房,而是到哪租房便宜,如何申请保障房。</strong></strong></strong></h3><br><h3><strong><strong><strong>请珍惜这个普通人还能有购买商品房希望的年代吧。</strong></strong></strong></h3><br><h3>回到现实,相比房价,我们来看看房租。如果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就是深圳的未来,那么深圳目前的租金是被严重低估的。</h3><br><h3>纽约、伦敦、东京、洛杉矶这些世界发达城市的租售比一般可以达到5%,而深圳的租售比连2%都不到,大部分房屋只有1%。房价被严厉调控,但是租金没有,随着租赁性住房的普及,社会对租房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可度也会逐步提高,<strong>未来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白领,会不会像纽约人那样拿出收入的50%甚至60%来租房?</strong></h3><br><h3><strong>鹏程大咖点评:</strong></h3><br><h3><strong>深圳二次房改,看明白了会睡不着觉的,以后的商品房会持续缩小供给量,一房难求,价格怎么走,这个不难判断。绝大多数人不用考虑房价高低了,因为买不起,买不着。考虑租金高低吧,房子成了判断一个人的最大标准,有房还是租房,有什么样的房,租什么样的房?如果不是基因突变,基本是代际传承了,固化了,老子什么样,孩子什么样?</strong></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