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跃明的美篇

陶跃明

<h3>【与肖红亮作品对话】</h3> <p class="ql-block">我靠窗的画案上,摆着一本红亮兄刚赠送给我的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库(花鸟)萧红亮》,该书是系列丛书中的一分册。</p> <p class="ql-block">红亮兄是我二十多年的朋友,他的画我是熟悉的,可他这本新冊的封面作品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却又有一种熟悉中的陌生感,于是,我翻看着一页页细读。中国画审美的最高标准是气韵生动,这一幅幅笔精墨妙的作品摆在这,红亮兄的笔墨修养,是无需我再多言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循着画面,我找寻着红亮兄挥豪泼墨间,那由生到熟再到生,又再到熟的过程。</p> <h3>封面作品“紫薇”,那纵横恣肆的枝条,告诉我是从徐渭那里追古而来;随意点厾的红花,设色明净而淡雅,兄应在任颐那里认真研读有年吧?精心安排的两只小蜂,有齐璜的雕虫绝技而匠心独具,你可别说没在白石门下讨教过……</h3> <h3>我想,红亮兄的画应属文人画一路。他追塑古今,画面看似信手拈来,实侧是意在笔先,用心营造的意境。看那“锦绣前程”与“空翠”和“高枝”,画面简约而意深,具有传统文人画的新境界。</h3> <h3>“新绿”芭蕉布满四周,但左下留一小空白,鸟儿携手蕉荫之下,一路春风一路歌,情景交融。“芭蕉过雨绿生凉”出杆巧妙,双雀停立在湿漉漉蕉叶上,享受着夏雨后的清凉。作为艺术家的红亮兄,若不是苦心经营,工入意出,如何能得此佳构。</h3> <h3>那“闭门独赏一枝红”、“一年长占四时春、”“秋光艳阳图”等小写意作品,除让我感觉到了徐青藤一挥而就的水墨淋漓、八大巧于留白之外,还有恽南田的没骨、岭南画派的撞粉、任颐铁线勾描之法,用多种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法,传达物理、释意物相、吸引读者的视线,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导观者的视觉秩序,从而达到一种视觉张力的享受。</h3> <h3>纵观此册之作,笔墨酣畅淋漓,细节塑造极尽精微,黑白疏密对比有序,充满节奏美感,作品耐看,可读性强。<br><br>他的作品不同于浮于表面的水墨方家,似是用笔老辣,墨出五彩,实侧空洞无物,缺乏深入的细节塑造,已经是完全结壳的概念化!</h3> <h3>红亮兄师古而不泥古,其熟练的笔墨,新颖的构图,深邃的意境,古朴淡雅,别有韵致。从作品中可看出流淌的血液是传统的,高格的画风是文人的,新奇的构成是当代的。</h3> <h3>窗前的芙蓉花开得正好,白里透着红、红中带着粉……这色、这感觉,与红亮兄笔下的撞粉桃花这样相近?难怪红亮兄有 “画着画着,花开了,闻到了花的清香”这样的文字记录。闭上双眼,我也感觉到芙蓉花的清香。芙蓉花的粉嫩着让我心欢。<br><br>以我对红亮兄的了解,他不会就此满足,因为,他还在传统与当代之间,不断的努力探索中!<br><br> 陶跃明<br> 2019年11月3日晚即兴</h3> <h3>肖红亮中国画作品欣赏</h3> <h3>紫薇 中国画</h3> <h3>锦绣前程 中国画</h3> <h3>新绿 中国画</h3> <h3>高枝 中国画</h3> <h3>秋光艳阳图 中国画</h3> <h3>南天竺 中国画</h3> <h3>芭蕉过雨绿生凉 中国画</h3> <h3>南国风 中国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