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早餐后,我们离开雅温得希尔顿酒店,驱车280公里,前往有非洲“蔚蓝海岸”之称的克里比。</h3></h3> <h3>在我们东方,几千年的礼教讲的是:妇女恪守妇道,家族子承父业。</h3><h3>但据导游介绍,在西非观念不同,尽管实行一夫多妻制:加蓬可以是一夫四妻,喀麦隆的部分地区则是无上限,一些实力强劲的部落首领竟然可以娶几十个妻子。</h3><h3>然而性开放普遍,所以家族是甥承舅业,因为孩子的父亲是谁难以确定,而自己的姐妹倒是确凿无疑的。</h3><h3>这也算是此行长了一点见识。</h3> <h3>克里比</h3><h3>西南部港口,濒几内亚湾。地处热带雨林地带边缘,是附近农产品和鱼类贸易中心。输出象牙、可可、木材和咖啡。有食品、水电等厂。</h3> <h3>海滨风景美丽。公路通杜阿拉。有飞机场。</h3><h3>克里比号称喀麦隆的蓝色海岸,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鱼类等海产品,最著名的要数克里比虾,在喀麦隆全国都属于知名品牌,此外,除了大型捕鱼船,走在当地的海滩,经常看到当地人用原始的拉网方式进行捕鱼活动,虽然方式落后,但是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h3> <h3>克里比是一座小城,人口比较少,原来只有一万多,目前已有六万多了,所以原始的自然风光保存的非常好。海滨风景美丽,沿着海滩漫步,可以看到未加雕琢的海滩,原始森林和各种风景。</h3> <h3>克里比的海滩是深色的,由于海滩上的沙子是黑褐色的,所以海水显得不是很干净,而且海也不是蓝色的,而是褐色的。</h3> <h3>车行四个多小时,抵达克里比,用午餐。</h3> <h3>驱车离开沙滩,钻进无边无际的雨林,沿着一条土路洛贝河的渡口。河面宽阔,也很平静,两边是密不透风的雨林。</h3> <h3>登上独木舟,一只船载4到6名游客,有两名船工划船。</h3> <h3>独木舟沿着平静的河面向雨林深处划去,不时有另一只独木舟从对面划过来,证明到丛林去探访卑格米人的游客络绎不绝。</h3> <h3>彪悍的船工。</h3> <h3>在丛林的深处登岸后,沿着一条林中小径直进丛林。小径两旁全是一些枝叶交错、藤蔓攀缠、斑驳陆离的大树和怪木,丛林深处偶尔还传来一声声古怪的鸟叫。</h3> <h3>沿途的卑格米小孩👶🏻。</h3> <h3>矮人国</h3><h3>见芭蕉和芒果树围绕的空地上盖有三五茅舍,几个手持梭镖的卑格米人已经在路口相迎。</h3> <h3>他们有的赤膊,有的穿T恤;他们果然长得很矮,最高的大概也只有1米40左右,大部分都是1米30左右。</h3><h3></h3> <h3>他们挺胸凸肚,走起路来好像都有点外八字,连肚脐眼都特别向外突出。</h3> <h3>那些茅舍都是用树枝、藤蔓、树皮和树叶糊上泥土搭成的,非常简易。茅舍里面空空如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家具的东西。几个妇女正坐在一个茅舍凉亭里,旁边是一些锅碗类的炊具,好像是刚吃了饭在聊天。几个孩子在旁边跑来跑去,从外表看,完全是一幅普通的民间风俗图。</h3> <h3>他们煮的蔬菜汤。</h3> <h3>榨油的油枣。</h3> <h3>这些卑格米人说着自己的语言。他们主要是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但也种木薯。他们一般是不使用货币的,与其他部落的贸易来往还是物物交换,这证明他们的生活习惯还停留在原始阶段。</h3> <h3>但从这几个人的打扮和举止来看,这个矮人国里的人已经不是正宗的卑格米人了,至少已经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如果他们走出丛林来到社会上,除了个子矮一点外,已经看不大出他们是卑格米人了。</h3> <h3>卑格米人跳起他们传统的舞蹈。</h3> <h3>参观完毕,坐船返回。</h3> <h3>来到海滩边,貌似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h3> <h3>洛贝河口的瀑布</h3><h3>瀑布虽然不高,但很宽,远看像一堵天然的拦河堤坝。</h3> <h3>洛贝河水从东向西奔腾而来,在河口突然遇到这堵堤坝似的岩石。被拦阻的急流像是在堤坝里翻腾漫溢,然后夺隘而出,从30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汹涌澎湃地注入了大海。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景观。</h3> <h3>而四周浓密粗犷的雨林和峥嵘突兀的岩石,像是给这一夺人心魄的场面设置的一个原始蛮荒的背景,而那如雷的轰鸣和如烟的水雾,又给这瀑布增添了几分雄浑而神秘的气氛。此时,瀑布前露天饭馆里的当地人会上来兜售这里的特产克里比虾。</h3> <h3>海滩边的女郎。</h3> <h3>金色壁虎🦎。</h3> <h3>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海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