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迁,故土难离写给即将消失的村庄!》
作者 / 画家 周朝晖 写于2019年11月5日凌晨
故乡一别又是一年,姥爷兄弟四人,四姥娘去年的这个时候还稍晚些过世了,今天是她老人家的一周年祭祀活动,因为村庄要拆迁了,所以祭祀话动也提前一个月进行了,此次回家心境与以往不同,城市极速扩张,膨胀的GDP导致越来越多的村庄消失,老家的村子因建大学城要面临拆迁,那个养育过我们几代人的村庄,今后将只能留在记忆中,这次回家除了参加祭祀活动,也是与这个村子最后的作别。
村子被列入征迁计划已经好几年,从那时起,这个原本平静的村庄就再没平静过,关于拆迁的各种途径的消息每日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村子里。一有新的消息,街头巷尾就会聚集三三两两的人群,大家交头接耳,发布消息者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肯定他说的消息才是真的,并神秘的说明他的信息是来自于某某核心机构,他说的是最新最新的消息。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是如何进行拆迁补偿的问题。
就这样,村庄和村里的老百姓在高潮,小高潮,平静三种状态不停切换下又持续了一年多,这次拆迁终于降临了,就在上月初,拆迁指挥部派人,把村庄的墙壁上写满了“折”字,拆迁终于进入倒计时。
“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临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己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书圣故里”,“诸葛亮兵学文化”……,在滔滔沂水中古城临沂华丽地完成了巨变,在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进程中,诸葛亮、王羲之等古代圣贤,还有临沂地区土出的汉墓竹简,沂南汉画像,我们大范庄出土的蛋壳陶等,己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这里的历史也如同一坛历久弥香的老酒一样,尽情向世界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这个养育过我的临沂市大范庄村,就位于鲁南沂蒙山区平原腹地。
大范庄是举世闻名的蛋壳陶出土的地方,是龙山文化的古遗址,大范庄文化遗址,位于高岗地上,北高南低,南邻干沟,东、西、北面均为枣林,西距华阳故城3千米,东距小范庄水库800米。遗址南北长约310米,东西长约106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1.2~2米。遗址保存较好,地表为耕地。
遗址北部分布有大量大型灰坑,文化层厚1.2~2米,文化层包含陶片丰富,龙山时期文化层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鼎等,纹饰主要有:绳纹、篮纹、方格纹,还发现有石斧残块。殷商时期文化层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罐、鼎等,纹饰主要以绳纹为主。春秋时期文化层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鬲等,纹饰主要以绳纹为主。战国时期文化层包含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盆、豆等,纹饰主要以绳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