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斗牛节

阿娇视野

<h3>摄影/后期:樊丽娇</h3><h3>拍摄地点:黔东南雷山县铜鼓广场</h3><h3><br></h3><h3><br></h3> <h3>苗族斗牛节是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指人们让两头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争胜论负的活动,被称为“东方式斗牛”。典籍、诗词、舞蹈、传说、鼓社记载斗牛;传统斗牛自由组合,不决胜负,现代斗牛分组、拈阄、定时、淘汰制,决胜负;苗族斗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斗牛,就在于苗族斗牛是苗族牛图腾崇拜的遗迹。</h3> <h3>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传说蚩尤帝为铜头铁额、牛首人身,苗族是一个敬牛、爱牛、崇拜牛的民族,他们把牛视为健康、力量、勤劳、搏击、英雄的象征。苗家人喜爱斗牛,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斗牛在以前都是在庄家收获后,用以庆丰收,放松一下农民的心。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发展,正在逐步演变成一种苗族重要的节日。</h3> <h3>节日文化</h3><h3>贵州苗族斗牛尤以黔东南七月初“斗牛文化节”,最为出名,汇集了贵州省及邻省各个地方的名牛,斗牛时间长,人数多</h3><h3>斗牛开始之前,各村推举的中间人奔走于各牛主之间,了解牛的长度、高度、年龄、体重、角门长势等等,然后集中决定谁与谁斗,在征得牛主同意后,主持人即宣布斗牛开始。那场面相当壮观、有趣。斗牛结束后,人们纷纷给胜者披红挂彩,并向其主人敬酒祝贺。</h3> <h3>斗牛目的</h3><h3>当然,苗族人以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选出神崇拜,来展示苗家人崇敬的力量和勇敢。竞赛性则是以输赢论名次。一般来讲,斗胜的牛会被称为牛王、牛神、牛圣,为全村寨带来荣誉,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斗败的牛则命运比较悲惨,有的被再次精心饲养,以图来年再战峥嵘,否则,就会被其他村寨的村民羞辱和讽刺。一头好的斗牛往往被视为全村寨的财富,因为一年比赛的数场奖金额度也是比较可观的。</h3> <h3>古往今来的苗族斗牛,特别是黔东南苗族斗牛,以惊心动魄的牛与牛相斗区别与西班牙的牛与人相斗而闻名于世界。与中外其他地方相比,还具有丰富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原始神秘性、群众参与性、双重互补性的优势,既是黔东南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又是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h3> <h3>斗牛过程</h3><h3>斗牛前 </h3><h3>斗牛节到了,主人们在迎宾待客喝酒时,还特意用糯米把牛喂饱,斗牛上阵前有的主人还给牛喂上一、二两酒,为牛提神壮胆。中午,斗牛场内外,人们从四面八方牵来几十及至几百头斗牛,有的斗牛身上还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两边挂满铜铃,响声叮当,有的牛鞍上还插有历届斗牛获得的奖旗。显得格外威风,主人也显得异常光彩。</h3> <h3>斗法</h3><h3>苗族斗牛有几种斗法,一种是斗输赢抢名次,这种赛法不准人帮,也不劝斗,以胜败生死来定名次,一种是议定相斗时间比输赢或者到时间劝斗算打平。还有一种配对放斗,或胜败随便,或视其情况劝斗。斗牛时双方牛主和亲友都到斗牛场上,为其斗牛吆喝助威和准备到时劝斗;斗牛由有斗牛经验的人牵着在斗牛场内环绕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让牛熟悉环境和对方。然后将两牛头相对,牛身对立,在相距约两米处,同时将牛鼻绳放开。两牛便相互打斗,两边主客人都在为与自家有关的牛喝彩助威,同时他们也可以从后头或侧面用手推肩顶,给牛助力。四面观众也为两边斗牛吆喝助彩,气氛热烈。如放碰牛相斗,两牛可对直相距十米八米,两边同时放手,两牛便狂奔至中,用头角猛力相撞,这种碰牛相斗极为剧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斗牛与不碰斗牛相斗,碰斗牛相跑五六米冲过去,不碰斗牛原地抵触的斗。</h3> <h3>劝斗</h3><h3>双方牛斗得正酣可相斗已到议定的时间,需要劝斗时则双方主人交换各自带来劝斗用的粗绳,交换人员分别捆住对方牛脚,等待一声呼喊,双方同时拉退斗牛,隔离牵鼻退场。然后第二对、第三对入场竞斗。也有斗牛场上几对牛分别竞斗的,场面气氛更是热烈,其间斗牛主人的亲戚朋友还为斗牛放炮送礼,无论到场斗牛得斗与否,是输是赢,主人都得到亲友们的礼物,鸡、鸭、绸带等礼品。获奖的斗牛:牛王、冠、亚军或第一、二、三名的斗牛则格外光彩,牛主人扛着奖旗或者将奖旗挂在斗牛的两角上,牛与主人都得到人们极大的钦佩羡慕。斗牛节期间,看斗牛的、看热闹的、作客饮宴的、谈情说爱的,各有所得,这种节日往往三五天才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