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贵州行之一;

王建民

<h3>贵阳;自90年代初频繁往来,记不得有多少次数了。当时贵州大酒店刚开业不久,建筑、设施、服务高、大、尚,在当地有鹤立鸡群的感觉。第一次唱卡拉OK就在这里,手持话筒时的忐忑,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此后每每听到《绿岛小夜曲》,《康定情歌》的旋律,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贵阳。旧地重游,多的是青丝略変斑白,少的是当年的激情豪迈。说的是“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h3> <h3>贵州有四大古镇:青岩古镇、镇远古镇、、丙安古镇、隆里古镇。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南郊花溪区,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景区,因古镇上的街道和房屋多用青色的岩石建成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走进青岩古镇,就象走进了一个石头艺术博物馆,这里的城墙、门楼、道路、牌坊、房屋的墙和顶部的瓦片都是石头建造的,还有精妙绝伦的石雕,蜿蜒的青石板,比起江南水乡,多了几分古朴和阳刚之美。</h3> <h3>微雨如酥,沿着石板铺就的古道前行,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蜿蜒起伏,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屋院,由青石灰瓦、木雕窗花以及隔扇的门框组成,国庆刚过,面面国旗迎风飘扬,渲染着节日的气氛。路边是鳞次栉比的店铺,聚集着古镇的精华,很少有游客抱怨青岩古镇商业化严重,是因为它的特色太突出了。古堡、旧铺、漆屋,处处透着沧桑的感觉,而涌动的人流,让着小小的古镇多了几分生机和喧嚣,让游客平添了些许异趣。</h3><h3><br></h3> <h3>背街是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洗涤、磨砺,已光可照人,雨中的石巷更如镜面般泛着青黑色的光芒,给小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和神秘感。街边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且幽静,沿坡势起伏,青翠叠连的植物伸出墙院,给石巷带来勃勃生机。深巷若离,仿佛在追寻逝去的时光。</h3> <h3>安广门楼之上,倚墙远望:城内城外;城内是历史的喧嚣,城外是现时的寂静。目光所及处,依然风景斑斓,于是只有定格,记录下这一幕永不凋零的悠悠岁月。</h3> <h3>黔灵公园位于贵阳市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以青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为特色,被誉为黔南第一山,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h3> <h3>猕猴是黔灵公园最具特色的景观。据说黔灵山最初有猴子出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动物园溜出的几只猴子和防疫站做实验的跑出来的几只猴子,在黔灵山占山为王,安家落草,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到如今已超过500余只,按单位面积算,远远超过峨嵋山猴子的数量。</h3><h3>通往瞰筑亭的楼梯口,一群猴子挡住去路,面目表情诡异,一副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泼皮相。</h3> <h3>黔灵山顶的弘福寺是贵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为贵州的首刹,始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弘福”二字体现“弘佛大愿,救人就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弘福寺的门票仅是2元,价格很是亲民。寺里建筑多为新建,但香火依然很旺,看来当地人还是蛮虔诚的。</h3> <h3>“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入图画,丹枫万叶碧云间,黄花千点幽岩下”。</h3> <h3>甲秀楼是贵阳市的地标志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多次被毁又重建,现存建筑是</h3><h3>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基础上重新修缮的。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堪称甲秀。“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h3><h3><br></h3> <h3>小桥、流水、阁楼,本来就是一幅唯美的图画。雨中的贵阳,南明河上的甲秀楼点缀其中。</h3> <h3>遵义会议纪念馆,曾来过多次,这回却吃了闭门羹,据说建馆至今,开天辟地第一次根据国内博物馆的惯例,周一闭馆休息。到此一游,打卡留念。</h3> <h3>从甘肃远道而来顶礼膜拜的检察院的同志也被挡在门外,这里已经不是85年前贵州军阀公馆,穿着红军的服装也奈何不得。</h3><h3><br></h3> <h3>来遵义,你不可不去捞沙巷,一个吃货天堂,200米的小巷,尽藏遵义美食。虽然是雨天,刚到饭口,小巷里的人已是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了。巷子里鳞次栉比的美食,从羊肉粉、豆花面、烤米皮,到肉面粉、油果子、烤洋芋,这里的每一样美食,都承载着遵义这座老城独特的味道。</h3><h3><br></h3> <h3>捞沙巷到底有多少种小吃,虽然没数,但估计吃上个十天,半个月不会重样。进巷之前,刚吃了一屉小笼包,眼睛在贪婪,胃却很实在,只能看着别人狼吞虎咽。豆花面摊位前,几张凌乱的小饭桌,挤满了吃客;一碗豆花面、一碗辣椒蘸水、一碗豆浆,真是标配。面和豆花蘸着辣椒蘸水吃,辣了就喝口豆浆,在一旁看着都过瘾。</h3> <h3>遵义凤凰山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时间的概念,“时时刻刻”与时俱进。真心佩服遵义人的悟性和创意思维。把本不相干的时间概念和政治理念,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人眼目一新。青山如簇,鲜花织锦,万千世界中,自然环境与政治生态的完美和谐,也是此次贵州之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h3><br></h3><h3><br></h3> <h3>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当地人都称红军山,坐落于遵义市区。陵园建在山坡上,要攀登300多级台阶,才能到达平台,好在几次到遵义,都来此瞻仰过;烈士碑、邓萍烈士墓、红军坟。拍照一张,以示敬意,留此为念。</h3> <h3>遵义火车站在全国高铁站中特立独行,造型别异,整个就是遵义会议旧址的放大版。灰白相间的色彩,大屋顶檐的建筑风格,外观整体上遵循了会议旧址的原型又满足了车站功能的需求,真佩服设计者创意思维,遵义火车站将会成为百年不朽的建筑。</h3><h3><br></h3> <h3>本来报团参加的是织金洞旅游,车上导游向我们兜售附加的大峡谷穿行,既来之则安之,欣然前往。</h3> <h3>进入峡谷观光平台需要乘坐观光电梯,104米的观光电梯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最高的垂直电梯,下降仅76秒。站在谷低抬头仰望,金古天梯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h3> <h3>织金大峡谷位于毕节织金县风景区,总长不到3公里,又称“一线三槽”景区。景区内有保护完好的峡谷、天窗、天坑、天生桥、暗河、绝壁等地址遗迹,其“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等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之为“第一流的喀斯特”地貌。真得感谢导游的“绑架”,才有了雨中游大峡谷的经历。</h3><h3><br></h3> <h3>织金大峡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更是一幅浓艳的油彩画卷。大峡谷不是很长,微雨中峡谷幽静,水碧山青,空气澄鲜。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悠然自得。</h3> <h3>天生桥高高的岩壁之上,石缝之间,一棵弱小榆树,已有100多年的树龄,在悬崖峭壁上彰显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的顽强。</h3> <h3>织金洞原名打鸡洞,因其名太俗气,不上档次,故请高人改名织金洞。织金洞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理》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洞内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即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h3><h3><br></h3> <h3>洞内各种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石塔、石藤、石花等,在灯光的映照下组成奇特的景观,漫步其间,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钟乳石在彩灯照射下有了一种飘然的柔美,如水母收展身体,跃跃欲动。</h3> <h3>一个溶洞的形成需要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化和沉淀,导游讲,我们今天看到的织金洞,至少经历了50万年时光的琢磨。伫立水边的霸王盔形态逼真,霸气十足,看来也只有项羽那样级别的盖世英豪才能配的上它。</h3> <h3>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把织金洞的气势恢宏发挥到淋漓尽致。姐妹树,两颗紧挨着的熔岩,水滴成石,洁白剔透,层层花瓣自下而上的开放,犹如被雕琢过一般。</h3> <h3>“黄山回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环胜地瑶池镜,始信天宫在人间”。</h3> <h3>世上只一日,洞中千万年。面对自然,人在时光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人生一世,努力过,幸福过,足矣。</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