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桥集市掠影

子夜箫声

<h3>农历十月初六,遵民权在线网才女卢总所嘱,较认真地体验了一次王桥的集市贸易文化,趣味良多。</h3><h3><br></h3><h3>王桥集地处豫东平原民权黄河故道腹地,位于县城北偏东20公里左右。据说,这里集市的生成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古黄河改道北移,其支脉尚在此流淌。支脉两岸,是沙粘结合的沃土。先是白、王二姓迁徙到此谋生,栽培五谷,初易村名白家岗。后王姓在支脉码头建桥,并做食宿生意,改村名为王家桥。再后来,移民逐渐增多,并兴起逢六排十的定期集会(遇小进移至初一),生意兴隆,遂之称王桥集。</h3><h3><br></h3><h3>初六赶王桥集会,因事去得晚些,其场面与过往大同小异。隅首和南街是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几乎样样都有。</h3><h3><br></h3><h3>作为乡镇的集会,烧饼、煎饼、油条、小笼包、水煎包、糊辣汤等地方小吃,自然有几个老字号的摊点。早晨在这里就餐的居多,大都是一些在本地的打工者,也有给老人、孩子买后打包捎走的。</h3> <h3>^ 这是大赵庄段家糕点房的固定摊点,逢集会都到,在此零售面包、饼干等甜品,定制生日蛋糕。</h3> <h3>^ 这摊主是王桥集的,主营生活生产用的小物件,由于价格低,品种全,生意不错。</h3> <h3>^ 集镇西关的补鞋匠,双腿残疾,拄双拐。他是个要强的人,不想坐等社会救济,也不愿让亲人们为自己多操心,而是凭着一技之长,至今已给人补了40多年鞋。他努力生活的精神,落下了很好的口碑。</h3> <h3>^ 这位修理自行车、脚蹬三轮车的师傅姓蔡,50多年的专攻与坚守,造就了他的绝活,成了骑车代步的老年人们的朋友。</h3> <h3>^ 这些用白腊条编成的箩头、篮子和木制的小件家具,是乡下老匠人的杰作。据师傅们说,家里孩子们都反对他们干这个,说是买家少,不挣钱。可他们舍不得放下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手艺,但愿他们找到传承人,不是最后的坚守者。</h3> <h3>^ 这位卖白条儿鱼的村民,原来在黄河故道里拦网养鱼,后来响应上级河道治理的号召,不养了,偶尔在岔河里捕捞些野生杂鱼,拿到集市上换点零花钱。</h3> <h3>^ 卖肉的老板姓韦,养了20年猪,卖了30多年肉。他说,如今王桥集的猪肉28块钱一斤,听说外地已经长到了40、50块钱一斤。肉贵是贵了,可生意不好,从早起到现在也没卖出去几斤肉,没钱赚。想想,他说的也是,一斤肉抵得上近30斤小麦,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不吃肉绿色环保,还能防治“三高”。</h3> <h3>^ 时至中午12点,王桥集会便接近了尾声。老实说,二十年前,这里的集会真的是人山人海,赶会者波及到周边二三十里,从早晨会起直到下午后半晌。可话又说回来,万事万物总是跟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那时人们购物,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除了供销社就是集会。尔今,购物有超市、网购、电购、快递,省时省力,这是传统集市文化的升级版,是可供人们印证时代变迁的乡愁。</h3><h3><br></h3><h3>(图文/王进书 原创于2019.11.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