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师生喜相会

叶东

<h3>  2019年10月22日至24日,原初三(4)班的7位同学从四面八方赴上海看望曾担任我们班一年半的班主任曹慧一老师。今年十月刚刚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我们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相约在金秋聚会于福州,与我们离别半世纪的曹老师非常想来到我们中间,然因老师的身体不适无法远行。我们几位同学如约聚于上海,看望老师,畅谈别后情,将老师的爱与思念带给每一位同学。</h3><h3> 这七位同学是来自厦门的贾晓工;来自北京的魏晓黎,叶小宇和董燎红;来自香港的陈雁北和太太胡瑞敏,他们不辞辛苦,带来小提琴和其他附件,准备演奏曲目让老师欣赏;还有从纽约回到福州,即奔赴上海的叶东。他们期盼着早日见到曹老师,愿老师健康安好。</h3><h3><br></h3><h3><br></h3> <h3>  时隔多年后来到上海,这个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一跃为世界第一流的大都会城市。从徐家汇天桥上往下拍,宽阔的大道上奔驰着车流,两旁高楼林立,大气的上海展示无遗。曹老师,我们来了!</h3> <h3>  上海的街道车马水龙,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记得一位导游问道:在中国城市里最常见的鸟是什么?众队友被考晕,导游答:crane 。crane 有双重意思:鹤和起重机,众人恍然大悟。</h3> <h3>  从上海师大转入老师住的街道,树木依然葱绿,就要见到老师了,手提水果,不自觉加快了脚步,老师在期待着我们的到来。</h3> <h3>   从这儿进去就是老师的家,近在咫尺了,想到见老师的一煞那,心中是满满的激动。</h3> <h3>  老师院里硕大的桂花树上花儿绽开,浓郁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迎接久别学生们的到来。 56年前老师在我们心中是位严格温馨的大姐姐,她以自己的爱关怀着每一位同学,在当年少年人心中播种正直,求知,勤奋和对梦想的追求,如今种子长成才,老师见到我们一定百感交集。</h3> <h3>  这儿就是老师的家,她在等着我们,她一定百般思忖:半世纪前的少年人如今是什么样子,半世纪的别离都经历了怎样的成长。</h3> <h3>  看到了我们的曹老师,她正翘首以待着学生们的到来。</h3> <h3>  10月23日下午魏晓黎与叶东先来家探望老师,师生见面激动不已。晓黎回忆57年前,在她因病休学回家时,老师淳淳叮嘱她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回来,当时的晓黎热泪盈眶。</h3> <h3>  当年的老师在我们心中俨然是亲切和蔼的大姐姐,论年龄她仅比我们年长十来岁,但是她的经历让我们肃然起敬。老师成长在上海优裕的家庭,十七岁高中毕业时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战火烽飞的朝鲜战场,以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在战事的尾声,年轻的她担任电报译电员。复员后,她被送到师范学院学习准备好教书育人,结婚后随调往福建前线的先生宋世保老师转到福建师院,毕业后就到福州一中任教。曹老师还教我们唱她学会的朝鲜文歌曲,至今同学们还会唱。老师关心着每一位同学的学业,心理,进步和困难,她的淳淳善诱如春风拂浴着少年学生的心,她教育我们正直向上,努力求知,乐于助人,老师如孜孜不倦的园丁让每一朵花都绽放,每一棵苗儿都成才,我们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h3><h3> 在老师家里,叶东,魏晓黎与老师相拥合影,看她们的笑容,兴奋和激动尽显脸上。</h3><h3><br></h3> <h3>  1965年7月18日我们初三(4)班的毕业照中,曹老师与同学们站在一起,就像我们中的一员,你可否找出曹老师在哪?</h3> <h3>  老师保留着同学们于1964年送给她的合影,相片中青涩少女如今都进入古稀之年,老师可以说出每一位女生的名字。</h3> <h3>  相片后面的七位同学的署名,稚嫩的笔迹“ 永远在你的身边” 表达了学生今日的心情,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老师的身边。这保存55年的签名相片已随老师颠沛展转多少日子,老师在我们心里记挂着,我们也在老师脑海里,师生情心心相印。</h3> <h3>  10月24日我们七位同学与老师相约在酒店午餐聚会,早早在酒店等候的从北京来的叶小宇在老师眼里从少年人穿越到近古稀之年,多大的变化呀!</h3> <h3>  由香港专程携带小提琴来沪看望老师的陈雁北与妻胡瑞敏与老师合影。雁北夫妇真是有心人,他们带来礼物,还要演奏曲目让老师欣赏。</h3> <h3>  在酒店里,叶小宇,贾晓工,陈雁北与老师合影。那天上午贾晓工与叶东又专程到老师家探望后,与老师和她的女儿宋十庆一同乘车到用午餐的酒店。</h3><h3> 在老师家里,远在美国加州旧金山附近的陈一萍同学向老师视频问候,并畅聊别后情。是呀,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年迈的老师总在我们的惦记中。</h3> <h3>  用餐前魏晓黎,董燎红,叶东与老师合影。</h3> <h3>  陈雁北同学与妻胡瑞敏由港来沪,小胡是位蒙古族姑娘,她随雁北同来,也算是我们班的一员啦。</h3> <h3>  图中用手机摄影的是老师的女儿宋十庆。</h3> <h3>  老师的女儿宋十庆留影。</h3> <h3>  赴沪看望老师的同学们与老师合影。师生离别五十多年后又再欢乐聚首,难得珍贵的合影。</h3> <h3>  换个位子再照一张吧,左照右照总不够。</h3> <h3>  这张照片又加进小胡和宋十庆。</h3> <h3>  叶小宇谈兴甚浓,向老师和同学们报告他的成长经历。</h3> <h3>  贾晓工,魏晓黎与叶小宇是在一个院子长大的发小,留张珍贵的合影吧。</h3> <h3>  叶小宇给老师带来特别的礼物。</h3> <h3>  陈雁北与胡瑞敏夫妇情投意合,比翼双飞。</h3> <h3>  陈雁北同学倾心演奏《我的中国心》。</h3> <h3>  陈雁北同学不辞辛苦带来的小提琴,老师与我们为此深深感动。</h3> <h3>  陈雁北同学在演奏克莱斯勒《美丽的罗斯玛琳》。</h3> <h3>  雁北同学演奏《小苹果》。</h3> <h3>  老师与同学们交谈着。</h3> <h3>  叶小宇与董燎红在聚会上。</h3> <h3>  师生交谈甚欢。</h3> <h3>  应老师的要求,董燎红同学演示如何按摩肌肉。</h3> <h3>  董燎红在南京路步行街。</h3> <h3>  南京路步行街的广告闪亮。</h3> <h3>  几年未来南京路步行街,平地冒出设计新颖别出一格的建筑。</h3> <h3>  晚间在南京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h3> <h3>  靠近外滩的著名的和平饭店。</h3> <h3>  和平饭店的另一侧,灯光秀丽灿烂。</h3> <h3>  我们步行在和平饭店的对面,幸运地拍到一对新人的婚纱照,观者有眼福了,也沾喜气了。</h3> <h3>  我们登上外滩的观望台,对面浦东的东方明珠耀眼壮观,观者由衷地赞美上海的美丽新貌。</h3> <h3>  由陈毅广场看对面的东方明珠。</h3> <h3>  陈毅广场的花墙在灯光下增色添彩,让人流连忘返,花丛里可见蓝色的蝴蝶呢。</h3> <h3>  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就在近二十年平地崛起,变化惊人,令世人称羡!</h3> <h3>  拍一段视屏与大家分享,黄埔江的率动,浦东的美景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现代画面。</h3> <h3>  东方明珠与黄埔江中的倒影,美不胜收!</h3> <h3>  10月25日上午我们几位同学乘地铁到虹桥火车站,赶回福州参加26日的初三(4)班与高一(3)班同学聚会。再见了,曹老师!再见了,上海!我们心中常惦记着您,会再回来看望您!祝您健康长寿!快乐地过着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