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0月16日,我们夫妇坐上k376次列车,一路西去,开始了藏地甘南10日游之旅。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我们到达甘肃天水,出站后地陪导游接站,先把我们带到近在咫尺的花园酒店,把房间安排妥当后,稍事歇息。</h3> <h3>房间正对着天水火车站</h3> <h3>十点钟,我们坐着大巴去麦积山,游览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这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中,唯一我沒有参观过的石窟。由于地质情况的不同,这里的佛像里面是石头的,外面都是泥塑的,俗称石胎泥塑,是四大石窟中唯一的。</h3> <h3>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峰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得名麦积山。</h3> <h3>麦积山石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香火不断,这和历代帝王的重视分不开。由于麦积山石窟的佛像是以泥塑为主,因此被称为“东方泥塑陈列馆”。</h3> <h3>历代开窟造像都在距山基20多米至七八十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层层叠叠,上下错落,犹如蜂巢。</h3> <h3>西崖石窟群</h3> <h3>窟群分为东西两崖,中间有一个仅供一人弯腰才能通过的通道。</h3> <h3>连接东西两崖的通道</h3> <h3>这是麦积山石窟的东崖进口,参观是从这里进入,从西崖下去出来。</h3> <h3>东崖石窟群</h3> <h3>东崖大佛像,凭崖而立,这是三尊石胎泥塑的佛像,为隋代所建。主佛高15.8米,两侧的菩萨高13米,于隋代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在地震发生后,于坍塌的崖面上开建的。</h3> <h3>东崖的涅浆窟、千佛廊、千佛阁等为我国石窟寺的珍品。</h3> <h3>在东崖大佛的右侧,有一个长廊大殿,可以清楚的近距离的欣赏这些雕像的精美及斑斓的色彩。这些五六百年的佛像,表情各一,是那么的栩栩如生。</h3> <h3>下面是千佛廊,佛像之多,保存的那么完美,真是令人惊叹,而且可以近距离的观赏。</h3> <h3>这些悬梯连接着各个石窟,从上往下看,还是有点惊悚的感觉。</h3> <h3>这是西崖上的一组大佛,虽然不及东崖的大,但也颇有气势。</h3> <h3>大佛右旁的菩萨像,只剩石胎了,外面的泥塑已经全部脱落了。</h3> <h3>第二天早上去游览我国最大的祭祀人文始祖伏䕏之地——伏羲庙,这里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伏義文化节。</h3> <h3>伏羲庙,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1963年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庙始建于明成化19年(公元1483年),前后历经9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h3> <h3>千年古松翠柏掩映</h3> <h3>千年岁月留在这里</h3> <h3>巨大的柱子支撑着要倒伏的千年古柏</h3> <h3>沾沾麒麟的仙气</h3> <h3>精美绝伦的砖雕</h3> <h3>怎么出现了两个我</h3> <h3>午后又去了武山县的水帘洞,它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由于是旱季,水帘洞无水更无帘了。因此我就去景区内的千佛洞看看,这个千佛洞是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国内第二大泥塑石窟。</h3> <h3>峡谷内群峰叠翠</h3> <h3>通向千佛洞的栈道</h3> <h3>破败不堪的千佛洞石窟,只剩下这个新建的牌楼。</h3> <h3>绝壁上的佛像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个的洞穴。</h3> <h3>仅有的一个佛像头,还不知是否是现在添上去的?</h3> <h3>拉稍寺又叫大佛崖,创建于北周,与水帘洞隔山相望,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h3> <h3>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三尊,中间的高达40余米,两旁的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h3> <h3>腊子口战役纪念馆</h3> <h3>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俄界出发,途径腊子口,这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1935年9月16日腊子口战役打响,经过多次激战,终于攻克腊子口,中央红军越过长征途中最后一道天险,顺利进入了甘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