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来和田很长时日了,团结广场和新老夜市以及昆仑公园的美食美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h3> <h3>但是骨子里还有一个想法:想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原汁原味的风情街区。</h3> <h3>想近距离的感受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点滴,在巷子里品味历史文化风情。</h3> <h3>终于梦想成真了。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了和田团城,一下子我就闻到了浓浓的民族风韵。蜿蜿蜒蜒的巷子处处飘散着浓浓的民族风情与韵味。更让我惊诧的是和田团城处处透露出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的气息。于是感慨来和田必须要到团城。</h3> <h3>热情的张哥给我们当起了导游。团城应该是和田老城的中心,由此外延,街巷环绕而得名,这儿是南疆最具典型的传统民俗街区之一。</h3> <h3>在这儿随处可见的是鸽子,爬上了堪称我见过的最豪华的鸽子窝,我小心翼翼鸽子们大摇大摆闲庭信步,原来鸽子是久居这儿的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3> <h3>巷子两侧的小楼依地势而建,或2层或了层,一层是店铺,二层自用,也有的挂着民宿的招牌。地毯,黄金首饰,和田玉琳琅满目。尤其是地毯,纯手工制作的地毯,让我大饱眼福。地毯上所有景物入我眼仿佛都是活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丝滑的手感让我有了此生必须拥有一块它的念头。</h3> <h3>在巷子里的孩子们跑来跑去,你好你好熟练的汉语和我们打着招呼。张哥给我们今绍,在北京市帮助下这儿的团圈式建筑风格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精细到每一家每一户房前屋后的树都做了精细的保护。</h3> <h3>团城改造采用“统一管理、自建联建、多方参与”方式,积极探索“援疆资金+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居民自筹资金”模式解决资金难问题。</h3> <h3>自己居住的棚户区老平房如今变成旅游景点的“小金屋”,人们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走进一户民居,主人很热情。张哥介绍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客人,主人更是高兴,一连声的请我们坐下喝茶。我想这应该是对北京市的无私援助最好的回应吧。</h3> <h3>每一座民居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味道,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继承中融入了时代元素的设计还形成了团城自己独特的风格。</h3> <h3>生活环境好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安居乐业是我此行的最大感受。团城的美,多华丽的话语也难以描尽,这里的民风民俗只能亲自到来在团城人家里几个羊肉串一壶清茶细细的品味,你品味的还有悦耳的热瓦普的曼妙清音。</h3> <h3>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房子修缮前后的照片,望着一幢幢高耸的小楼,看着过去的老照片。我想这应该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可喜的变化吧。</h3> <h3>房子上还有北京市援建的标志,在北京市的无私援助下团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北京市的真诚帮助下,我相信这儿的人们会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h3> <h3>做为一个北京人我也由衷的感到了骄傲和自豪。愿和田人民的日子越来越“亚克西”,愿我们伟大祖国的明天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