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1月1~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小学课堂教学重构研讨会在安徽省巢湖市举办。九江小学毕瑶副校长与科研处江雁副主任携语、数、英三科教师一行十四人参加会议。</h3><h3> 本届研讨会将邀请来自实践界杰出代表和理论界资深学者共同对话,将主题演讲、理论一一实践对话、示范授课和特邀讲座整合起来,关注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中如何站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和学科育人角度重新审视和重构课堂教学,重新建构理论与实践界对于核心素养视野下课堂教学的新理解和新共识,为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的教师和专家提供跨越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交流平台,为未来海峡两岸、港澳地区课堂教学探索新的行动方向。<br></h3> <h3>图为开幕式现场</h3> <h3> 本次研讨会于11月1日上午在巢湖市第一中学拉开了序幕,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宋萑教授主持,香港教育学院李子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Barry教授、东北师大教育学教育部马云鹏教授等到场嘉宾分别发表自己的主题演讲,并展开亲切的对话。满满的都是教育“干货”,让与会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会议将持续三天,开幕式结束后,分为语、数、英三个会场同时进行精彩的课堂展示与讲座交流。</h3> <h3>宋萑教授与老师们合影留念</h3> <h3> 结束了一上午的讲座学习,应九江小学的手拉手学校一一巢湖市世纪新都小学领导班子的邀请,毕瑶副校长带领教师们共同参观了校园,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无不让参观的领导与老师们啧啧称赞。</h3> <h3>美丽的校园环境</h3> <h3>毕瑶副校长携老师们与世纪新都小学领导班子合影。</h3> <h3> 本次会议形式以主题演讲、理论实践对话、示范授课、特邀讲座、工作坊等相结合。其中第一天下午、第二天研讨会分别在巢湖市内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进行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的重构与研讨。</h3> <h3> 11月1日下午,教学重构研讨会语文会场,在巢湖一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h3><h3> 拉开分会场帷幕的是巢湖名师宁敏带来的经典故事《伯牙鼓琴》。 宁老师以形象的甲骨文谜语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课堂之初,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古文,先读通课文,再理清文意,最后带着学生,感受“知音”的含义。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思考,带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若有所思地走出课堂。</h3> <h3>宁敏老师执教《伯牙鼓琴》</h3> <h3> 接着,来自澳门的李杰豪老师带来了四年级课例《愚公移山》。幽默风趣的李老师,以愚智对应“公、叟”二字设疑,让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走进故事,收获思考的乐趣!</h3> <h3>李杰豪老师执教《愚公移山》</h3> <h3>澳门李杰豪老师与大家合影留念</h3> <h3> 两节语文课结束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高慕莲博士作了“从核心素养到语文学科素养导向教学”专题讲座,并对前面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更优化的建议,她提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而非过度关注自己的课堂表现,要以学生协助者的身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h3> <h3> 11月2日上午,来自台湾的陈丽云老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研究课例一一《枫桥夜泊》。<br></h3><h3> 开课之初,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会什么,想学什么以及学会了什么,直指学习方法的指导。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古诗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学,让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特点,并运用在新的学习中。陈老师还关注学情变化,通过绘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的自读、自悟,最终达到理解诗人、诗意和诗情的目标。陈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还带着学生读了多篇含有“月”这个意象的古诗,以一篇带全类,丰富了教学资源,让学习既基于教材,又贯穿生活。</h3> <h3>陈丽云老师执教《枫桥夜泊》</h3> <h3> 来自河北的周辉老师执教了《搭船的鸟》,周老师沉稳扎实的教学风格,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也牢牢吸引了与会教师们的目光。</h3> <h3>周辉老师执教《搭船的鸟》</h3> <h3> 课后,丽云老师作了主题为“‘语’你同行,‘玩’出语文素养”的报告。丽云老师从文字、文学和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对本课的设计,她始终强调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予方法与帮助,并在方法习得后,立即使用,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她提出教育就是孩子离开课堂后留下的东西,核心素养就是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鼓励所有老师多读书,才能教好书;多思考,才能带着孩子思考;做一个快乐的人,才能让别人快乐!</h3> <h3>陈丽云老师的讲座片段</h3> <h3> 在陈丽云老师组织的语文工作坊活动中,她带领老师们现场以组为单位设计教案,以台湾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安平古堡参观记》为例,让老师们反思要教学生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教学生。九江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协同合作,先设计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圈出关键词句,画出游览顺序图,让孩子们能领悟作者写作的顺序,陈老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本组的设计理念与思考,九江小学的刘萍老师代表发言,激起了大家更深入的思考,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光听不做,没有办法真正地落到实处。在今后的课堂当中,应更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指导教学,做到一课一得。 <br></h3> <h3>九江小学的老师们与陈丽云老师积极互动。</h3> <h3>陈丽云老师与大家亲切合影</h3> <h3> 与语文分会场同时进行的还有英语学科分会场,地点被安排在巢湖春晖学校。在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各地市的英语教育同仁们一同观摩了来自安徽合肥的版三年级《Look at me》展示课以及来自台湾的叶美怡老师执教的绘本课《Are you happy?》。</h3> <h3>图为英语分会场</h3> <h3>陈志老师执教的《Some Things Float》</h3> <h3>台湾的叶怡美老师带来的绘本课《Are you happy?》</h3> <h3>Barry教授给老师们进行核心素养大背景下自然拼读教学和绘本课教学的精彩讲座。</h3> <h3> 这几节优秀的展示课让老师们学习到了许多前沿的英语绘本教学方法,领略了来自海峡两岸老师英语教学的风采,碰撞出了许多英语教研的火花。同时,来自台湾的叶美怡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英语绘本多重奏素养教学新时代”的讲座和香港的Barry教授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自然拼读与绘本阅读教学”讲座,给在座的老师们指明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英语绘本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h3> <h3>老师们在英语会场合影留念</h3> <h3> 本次活动数学学科分为两个分会场,第一天在巢湖市世纪新都小学展开,在为期半天的时间里,来自各地的数学老师们一同观摩了四节精彩的展示课。这四节课,让老师们学习到了很多数学教学方法,印象最深的就是来自合肥的吴豪老师带来的《认识方程》一课,他整节课都没有板书课题,等课程全部上完后,让孩子自拟这节课的课题。这种新颖的上课方法,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老师们在数学会场外合影留念</h3> <h3>澳门的陈碧瑜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h3> <h3>王宏老师带来的精彩展示课《长方形、正方形再认识》</h3> <h3>邓怡老师带来的精彩展示课《分数的初步认识》</h3> <h3> 合肥的吴豪老师带来的精彩展示课《认识方程》。吴老师先从谈话复习导入,让学生明确“已知数”和“未知数”的概念,从而开始自己的新课。探讨新课时,吴老师先是出示天平图,当天平平衡时,学生能用什么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那当天平不平衡时呢?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的物体的质量关系呢?吴老师将这些式子一一板书在黑板上,总共9个式子,让学生讨论分类,孩子第一次将九个式子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等式,一类是等式。这时吴老师将等式这一类单独拿出来,进行第二次的分类。分出含有未知数的一类等式,从而揭示方程的概念,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最后,吴老师再让学生讨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让学生加强方程的概念。总之,吴老师这节课,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得很不错,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了方程的概念,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h3> <h3>马云鹏教授对这四节精彩的展示课进行点评。</h3> <h3> 第二天的数学分会场在巢湖市人民路小学分会场进行,老师们在这里观看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和两节讲座。</h3> <h3>浙江的吴恢銮老师带来的精彩展示课《方程的意义》</h3> <h3>台湾的许扶堂老师带来的精彩展示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h3> <h3> 本次活动精彩非凡,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给大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h3> <h3> 11月3日上午的闭幕式上,高慕莲教授、吴忠豪教授与夏林清教授分别围绕核心素养作了专题演讲,三位教授精彩的发言让人流连忘返。</h3> <h3> “冗繁削尽留清瘦,繁华落尽见真淳”。三天的学术交流研讨圆满结束,研究课展示、主题演讲与学科工作坊等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建构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小学课堂教学的新理解和新共识,让大家受益匪浅。我们既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又颇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会把此次学到的前沿教学理念带回九江小学,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同时还会分学科开展汇报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受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