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人看黑白江南。(二)苏州园林

天光

<h3>苏州,古称姑苏。是我国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古迹名胜处处可见,老姑苏味道浓浓。。但她并不老朽,而是朝气蓬勃,古城新貌相当可观。近年她在城西建有一个中新合作工业园区,是当前对外开放,国际投资热点。她对江苏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很大。古城新韵让姑苏永远年轻盎然。</h3> <h3>苏州火车站前有两栋大楼,一栋是苏州国际贸易中心,一栋是维也纳国际大酒店。似苏州双子座。巍巍壮观,天天为各国商人和数以万计的游客迎来送往。。</h3><h3><br></h3> <h3>苏州美术馆。</h3> <h3>一位意大利人正在用光影效果介绍威尼斯,交流水乡泽国的建设和治理。</h3> <h3>苏州丝绸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展览规模很大,共有六个展区。馆内既有精美的丝绸文物陈列,动态的栽桑养蚕展示,还有传统织机操作表演和现代丝织技术在生活上的应用。</h3> <h3>“盛世丝府”。苏州丝绸生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出口量占世界三分之一。素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之说。</h3> <h3>展馆展示了从先秦文明到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中华丝织文化。</h3> <h3>苏州农村号称有十万秀娘。</h3> <h3>苏州刺绣淡雅明丽,针法细腻。</h3> <h3>宋锦和漳缎是我们的独门绝技。</h3> <h3>缂丝技术现在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织就。</h3> <h3>苏州丝织素来重视对少儿科普。在博物馆可以看到许多年轻姑娘观察研究图案,照相做资料。。神情非常专注。秀娘后继有人。</h3> <h3>苏州园林是苏州的骄傲,是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是文化艺术的瑰宝。他们把对文学、书画、生命的理解统统渗透到了园林中。</h3> <h3>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过去都是私家园林。都是朝庭重臣或者是富商大贾,告老还乡后的家宅。我国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这时的苏州已经相当发达,仅次于首都长安。范仲淹在这里曾创建宋代历史上最大的地方府学。所以苏州人文荟萃,高官、重臣、富商、文人辈出。苏州的苏字繁体写法是草子头,下面左边是鱼,右边是米,地道鱼米之乡。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苏州园林才成了古代文化人的精神家园。有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他们的园林和北京的不一样。北京豪宅,威严无比,大大的宅门,红漆金环,一对大狮子镇宅两边。非常显赫。豪门深深,深似海。。江南园林的门都非常小,非常普通。不显山水。他们突出一个隐字。可里面却是别有乾坤。。每一寸土地都有设计,让人叹为观止。苏州园林难以言表,平日介绍的也很多,有机会自己来看看吧!我只说他们为自己厅舍起的名字,文化美意就可见一斑。留园的“寒碧山庄”,拙政园的“香洲”“雪香云蔚亭”“海棠春坞”。。苏东坡词说“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水岸藤萝粉波。”说起狮子林那是最具禅意。乾隆曾赋诗咏赞风景之幽胜,“城中佳处是狮林,细雨轻风此首寻”。见证了一代帝王对这座园林的厚爱。园中的墙上还嵌有:苏轼、米芾、黄庭坚。。的书法碑,还有文天祥的梅花诗。。是怎样的一种书卷幽香。。</h3> <h3>这里是“雨打芭蕉”的意境。细雨打芭蕉,滴滴答答的响。。此屋只为听雨。。是何等浪漫、惬意。。</h3> <h3>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寒山寺留名千年。寒山寺内的观音峰前,游人喜欢在此留念。</h3> <h3>看寒山寺黄墙、绿树、碧瓦,再看远山近水风景如画。。40米高仿唐普明宝塔,在塔顶层可四处远眺,只见古运河逶迤北来,枫桥镇古色古香,天风浩荡,心目澄明。。诗韵、钟声、塔影,禅意盎然。。是礼佛游览胜地。。寒山寺一杵钟声🔔至今已经回响千年。。</h3> <h3>寒山寺,小巧玲珑,景色秀美,一步一景,一步一碑,充满诗情画意。题壁留诗,礼佛感悟,比比皆是。般若名言,醍醐灌顶,令人大彻大悟。</h3> <h3>。。。我们不再渴望拥有。</h3> <h3>。。。远离没有意义的活动,积极行善。</h3> <h3>姑苏城北夜泊船,寒山钟声🔔清晓传。。。</h3> <h3>历代名人雅士追慕张继,寻古探幽,诗文抒怀。丰厚的文化内涵让寒山寺成为江南胜迹,名闻遐迩。</h3> <h3>唐伯虎曾被邀为寒山寺造大钟写过一文,最后一段是:“姑苏城外古禅房,拟筑铜钟告四方。试看脱胎成器后,一声敲下满天霜。”好一个“一声敲下满天霜!”</h3> <h3>大运河从寒山寺前流过。。远山叠翠,绿水长流,掩映着千年古刹。它“带走一盏渔火,它温暖了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歌声久久回响。。</h3> <h3>千年古街,苏州七里山塘。</h3><h3>话说,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h3> <h3>自唐以来,山塘街商业一直繁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最红尘,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h3> <h3>山塘街最具苏州街巷典型特征。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房屋多为门前沿街,后门临河。朱兰层楼,柳絮笙歌。。</h3> <h3>舌尖上的江南。。</h3> <h3>红豆圆子汤、红烧鸡脚爪。甜糯酥烂,入口即化。吃一口就像是从天堂归来。。</h3> <h3>糯米烧卖。香啊!</h3> <h3>虎皮饽饽、鲜豆糕。软软的皮,甜甜的馅。十元三块儿。</h3> <h3>蟹黄汤包。晃晃荡荡的用小托盘托出来,给一根吸管,插进去,烫啊!轻轻的吸,浓浓的一口蟹黄汤。。鲜啊!然后,剩一张软塌塌的皮。。。绝啊!</h3> <h3>曲径通幽,“花径音乐餐吧”。</h3> <h3>评弹馆,黑白二层小楼,听众二、三十人。曲目有:枫桥夜泊、白蛇传、密室相会、梅竹、太湖美、茉莉花、秦淮景、秋思等等。馆内丝竹之声悠扬、婉转、细腻,吴侬软语,甜嗲婉约,轻说淡唱。。虽听不大懂词意,但因是家喻户晓的老段子,也能知道三、四。走累了,坐在这里,闭目倾听,也是飘飘然。。身在旅途,无所谓早晚,住那里都是住,若喝一夜茶,听一夜昆曲评弹,大概很爽吧!</h3> <h3>古来山塘街多为文人、墨客、朝野名士所爱。而今天却是,最受山南海北的游客青睐。是游人必到之地。</h3> <h3>乾隆皇帝钟爱山塘,御笔留字“山塘寻胜”。北京万寿后山苏州街,就是仿山塘街而修。也可以说是拷贝。但总是形似,神不似。。没有山塘味道,水土异也!</h3> <h3>唐朝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水路交通,开凿了一条东自阊门,西到虎丘,全长大约七里的山塘河。岸上则为七里山塘街。又名白公堤,千年延续,这就是梦一样的七里山塘。。</h3> <h3>我们乘船游走山塘河。。</h3> <h3>乾隆,伯虎,秋香都曾流连于山塘河。</h3> <h3>两岸新旧屋舍,高低错落,船儿拂柳穿桥,在水中缓缓滑行。。</h3> <h3>船到虎丘。</h3> <h3>苏州虎丘山素有吴中第一胜景之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感叹。</h3> <h3>虎丘山海拔34米。史记记载说,吴王阖闾葬于此山。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自蹲其上,故称虎丘。又一说,丘如蹲虎,以形为名。</h3> <h3>最有名是云岩塔,有一千多年历史。山上植被丰厚,尤是竹林飒飒,鸟群绕塔翻飞,借山光塔影,秀美如画。。</h3> <h3>云岩寺塔还是世界第二斜塔,塔尖偏心2.3米。斜而不倒千年,号称中国的比萨斜塔。</h3> <h3>传说唐伯虎在云岩寺偶遇秋香,因压了秋香衣带,萌态可掬,惹秋香一笑。二笑是秋香的船在山塘河夜泊,秋香出来倒水,唐伯虎以为下雨了,书呆子气,惹秋香二笑,唐伯虎心醉神迷,驱船追至无锡相府,奔跑中戴反帽子,惹秋香三笑。。一笑、二笑连三笑啊!唐伯虎的灵魂上九霄。。唐解元舍身相府为奴。。追到小秋香。在好友祝枝山的帮助下,大婚之夜,从后门登船,唐伯虎载美回姑苏。。一段家喻户晓的评弹佳话。</h3> <h3>我们为寻唐伯虎来到唐寅园。唐伯虎生于明宪宗六年(1470年),即庚寅年,他又是寅月寅日寅时生人。故而字唐寅,别号六如居士。</h3> <h3>唐伯虎性格潇洒,玩世不恭,又才气横溢。诗画唱和之作很多。于祝允明等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画作尤精,于是又与沈周等并称吴门四家。</h3> <h3>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慧,又学习勤奋,16岁考第一名秀才,29岁考第一名举人,称唐解元。</h3> <h3>唐伯虎30岁进京赶考,因科考泄题案被冤枉,卷入官司十个月,后被外放作一个小官,士可杀不可辱,唐伯虎没有赴任,弃官还乡。之后,见仕途无望,31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始之胸中融有海阔天空,从而使他的诗画具有了吴地画家所没有的雄浑气魄。</h3> <h3>唐伯虎开始专心作画,并卖画为生。用自己的钱造宅“桃花坞”。此时,他的诗画更为潇洒、开朗、清旷。。</h3> <h3>闲来写幅丹青卖,</h3> <h3>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的名士骨气。</h3> <h3>唐伯虎用自己的诗,抒发胸中块垒。:“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平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王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完全把红尘看破。专心诗书画,因此被后人称为诗书画三绝。</h3> <h3>唐伯虎书房。</h3> <h3>唐伯虎的画,意趣超群,大雅风范。他自己说:莫笑立锥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h3> <h3>唐伯虎的画被各位大家赞誉。。。“举业之余,益任放诞,托酒诗情,寄兴绘事,务去尘俗,冥契古人”。“含英咀华,雕绘满眼,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名硕。。。”“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学沈周,可当半席。。。”</h3> <h3>唐伯虎解元的画,无所不佳。简练传神,出神入化,嘎嘎独造,自成一家。。。</h3> <h3>唐伯虎的扇面确实了得。</h3> <h3>唐伯虎的书法。确得梦墨传授。</h3> <h3>天妒英才,唐伯虎54岁过世。下葬在自宅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2年移葬于此。</h3> <h3>唐伯虎正史、野史,分不清,总之都是后人对大才子的溢美之说。。</h3> <h3>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后诗人苏子美用四万钱买下。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子美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h3> <h3>诗人宅邸,一定是意趣别样。他要营造一个超脱世俗名利之外的清高意境。使人在清幽宁静的山水中感到“迹与财狼远,心随鱼鸟闲。”的修为。</h3> <h3>隐约、安静、特立独行的面水楼。</h3> <h3>雅室,翠玲珑。</h3> <h3>看山楼。如今看不见山,只能看见楼,恐怕要改成“看楼台”更准确。</h3> <h3>唐杜甫诗“层楼皆面水,老树抱经霜。”</h3> <h3>可园北宋时是沧浪亭一部分。后几易其主,最后成为诗人沈德潜的宅邸园林。</h3><h3>其建筑疏朗,花木明瑟,亭宇清旷。东部开辟为正谊书院。可园是苏州现存的唯一一座书院园林。</h3> <h3>堂前池水,蓄鱼可观,兼可种荷。累石可憩,可风,可赏月。四周可步,冬可宴客。。所谓可园。</h3> <h3>街边报恩寺。从这里坐三轮车,5元钱可到虎丘。</h3> <h3>报恩寺宝塔。</h3> <h3>观前街。是苏州最繁华、最高档的街市。</h3> <h3>我们此次旅行是自由行。感觉比走团好。华东五市游,有旅行团,不到2000块钱,很便宜。一切有导游安排,很省心。但是一个团人很多,大妈们五彩斑斓的衣服亮瞎你的眼,嚷嚷让你的耳朵不得闲。蜻蜓点水式的走,什么也看不见。。白去。自由行就是需要自己做功课,安排好。费点心。我们设计的线路实践证明很成功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乘动车701次、卧铺,晚7:30北京站出发,转天晨7:00到苏州。苏州火车站有南广场,北广场,一定要出北广场。</h3> <h3>这是南广场,有姑苏城墙,且临河。很好看,但乘车不方便。要走很长路。</h3> <h3>出北广场,右手边,抬头可见“北广场公共汽车枢纽站”的大牌。</h3> <h3>进枢纽站乘快5路公交车,两元钱直到甪直大门口。甪直镇上有临水民居,豪宅民居日标间600元,普通民居150元。自己选择。安排好行李即可开始游览甪直的上午、中午、下午。累了可以回去休息,然后再出来。第二天看看甪直早晨,早餐后出发。甪直在苏州东部,木渎在苏州西部。可以座地铁,但还要转公共车。费时间,不好走。千万不要乘地铁,来苏州就是要看风景,地铁里黑咕隆冬什么也看不见。最好打车,三个人120元,送到木渎大门口。木渎住宿情况和甪直差不多。镇外街上淡季,日100元标间。蛮好。玩过木渎,可以不退房,可乘公共汽车64路到苏州留园路参观留园。留园门口几步远就有“好行旅游车”,这条线上有寒山寺、枫桥、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上车三元钱。下午仍坐“好行旅游车”回留园,再乘64路回木渎休息。愿意到苏州住也好,那一般至少日300元标间。最好住留园附近,街角有一个“如家酒店”经济实惠。把苏州游完以后。若住木渎的最后一晚,第二天早晨退房出发,乘游4路公交车直到火车站,把行李寄存。然后再乘游4路,一路可再玩报恩寺、观前街、沧浪亭、可园、唐寅园、七里山塘,。车票投币两元。傍晚,累了可以找车站附近小旅馆休息,4小时一个标间60元。晚上9点多到火车站。10点多的火车,转天上午9点多到北京南站。非常方便。紧凑。时间利用率很高。另,70岁以上各园都免票。65岁以上半票。以上攻略仅供参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