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西宁飞往拉萨,飞机经过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在盆地南缘进入青藏高原的高寒区。在云海之上俯瞰大地,飞机所经之处大抵为荒凉的不毛之地,而盐湖是不断闯入视野的壮观景象。它们犹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丰富和明艳的色彩令这片荒凉的大地生动起来。</h3> <h3>从高空俯瞰,机翼下是连绵不断的雪山、峡谷、冰川、湖泊与河流,冰清玉洁, 一眼望不到尽头。与以前从地面看雪山冰峰的视觉效果大不一样,空中俯瞰更加大气磅礴,雄伟壮观,令人感到非常震撼。有幸遇到晴朗天气,空气通透,从万米高空用手机拍下这一路辽阔而清晰的壮丽景象。</h3> <h3>但是,由于两方面原因,我们在飞机上不可能都看到这些著名山峰:一,机上座位的左右决定了视野。二,这些极高山峰经常有云层笼罩。我们的观察角度与平时在地面比较出现很大改变,使得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对这些著名山峰的辨识度大大下降,也许看到了而未能识别出来。<br></h3> <h3>飞机从西宁起飞,向西进入柴达木盆地,在大柴旦附近折向西南,飞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最终抵达拉萨。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与北边的昆仑山一起围起的区域称作青南高原,也称北羌塘高原。这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寒区,海拔高,地表植被稀疏。</h3> <h3>从西宁飞往拉萨途中,机翼下出现的第一个湖泊是青海湖。它既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名字的由来。在中国古代典籍里,青海湖被称为西海、鲜海和仙海,北魏时方得名青海湖。青海湖面积达4400多平方公里,是由祁连山所属的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所形成。它湖阔水丰,平均深度20多米,最大深度达75米。由于地处高寒的青藏高原,青海湖被冰雪封锁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从飞机上往下看,封冻后的青海湖像一只布满纹路的蔚蓝色水晶球,而褐色的海心山则像水晶球的一道伤痕。<br></h3> <h3>从空中俯瞰大地,青藏航线所经之处的地面,大抵为荒凉的不毛之地。而这其中,最为生动的景象莫过于柴达木盆地中大大小小的盐湖,它们色彩斑斓地镶嵌在大地上,如同这片荒原上不倦的守望者。<br></h3> <h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并称为中国四大盆地。它四周环山,北邻祁连山脉,南抵昆仑山脉,西依阿尔金山脉,是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50公里,在这片面积约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大小盐湖近百个。</h3> <h3>盐湖通常是指湖水含盐度大于3.5%,即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大约在5亿年前,柴达木盆地和周缘山区原本是古海,由于古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作用,柴达木周缘的海槽开始封闭,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相继从海底隆起,并在漫长的地质时间中,不断抬升。与此同时,海水也从柴达木退出,逐渐由海过渡到陆,成为内陆盆地。<br></h3> <h3>在一次地质运动中,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柴达木盆地周缘山脉的高度也持续增加。这些山脉犹如巨大的屏障,挡住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地中海的季风,使得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漫长的海陆变迁,持续的水分蒸发,柴达木盆地的“聚宝盆”—盐湖和盐沼,随之产生。</h3> <h3>这是雅弄冰川?</h3><h3>雅弄冰川是来古冰川六条中的一条,发源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一直延伸至海拔4000米的岗日嘎布湖。</h3> <h3>随着深深下切的峡谷,意味着进入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3></font></h3> <h3>世界上,相对高度最高的山不在西藏,而是在四川康定(贡嘎山)和藏东横断山区(南迦巴瓦山)。它们的相对高度都超过6000米,是珠峰的两倍,比其他的山峰都雄伟的多,不愧是万山之王。(世界上相对高度超过6000米的山峰有三座:贡嘎,南迦巴瓦,北美的麦金利山)</h3> <h3>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雄壮、博大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崇拜之情和敬畏感油然而生。这种气势磅礴的大美,无法用语言形容,只有亲临现场,全身心去感悟,才能领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