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城大同历史上有众多官署、寺庙几经易址却又经久不衰,如府文庙由东北隅(国子监)迁入云路街、龙王庙由西关迁入大十字以及今天咱们要说的是马王庙街上的马王庙。<br></h3><h3> 据资料显示,历史上(明朝)马王庙建于北关,明末清初毁于战乱。清初,在大同城东南隅猪市口巷(今马王庙街)重建马王庙,故也称之为“南马王庙”。</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同马王庙1958年测绘图)</h3><h3> 据《大同县志》记载,马王庙,旧时建在北关。大清康熙八年,总兵朱有德改建于猪市口。</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国时期大同老街巷)</h3><h3> 历史上,马王庙于康熙四十二年重修;雍正十三年知府范瑶重修;乾隆六年,知府同知县再次重修。</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国时期山西地区骡马交易市场)</h3><h3> 据了解,大同马王庙位于马王庙街旧6号院,清建,为三进院落,规模宏伟,美轮美奂。民国时期,马王庙旧址被改建为大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马王庙旧址现状)</h3><h3> 直至解放初原有建筑仍基本保存完好,先后被大庙角小学第一分校、马王庙完全小学、大同市城区第十一小学校等先后占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马王庙旧址残留的石碑)</h3><h3> 旧时,在马王庙里供奉有马神。所谓马神即传说中的马王,俗称马王爷,全名叫“水草马明王”,又称“马天君”。其来历说法较多。</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马王爷神像)</h3><h3> 还有的说他是殷纣王之子殷郊,即《封神演义》里的殷郊。另说他是汉武帝时候的大臣、匈奴王子金日磾。归化汉朝之后,养马非常出色,被奉为马王,后来成为受遗诏、辅助幼主汉宣帝的重臣。</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同店铺摆设的祭坛)</h3><h3> 马神被民间视为神灵,在北方“五圣庙”中尊为五神之首。据传马王爷(俗话说:马王爷“三只眼”)对人间万事洞察秋毫,弃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为人们所供奉。<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同马王庙街现状)</h3><h3> 马王爷的“神诞”是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所以一到九月下旬,大同地区都会举办规模宏大的马王庙会。</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国时期大同城庙会)</h3><h3> 值得说明的是,马王庙在上世纪曾被收录在“大同市城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名录中,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的不重视,其马王庙原有建筑物早已无存。<br></h3><h3><br></h3><h3><b><font color="#808080">◎来源微信公众号“说大同”,有改动。</font></b></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9wcd31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大同大十字街的沧桑历史</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