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喀什“阿不都”土陶壶</b></h1><h3></h3><h1>——艺术特质及文化意义</h1><h3><br></h3><h3>内容摘要:</h3><h3>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受到本土地域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地域艺术特征,它是新疆地域文化的物化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h3><h3><br></h3><h3>关键词:阿不都、土陶壶、民间土陶喀什,维吾尔语称作“喀什噶尔”,意思是“饰雕建筑荟萃之城”,在古代称之为疏勒,地处新疆的西北端,是新疆民间土陶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其土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记载 :“在喀喇汗王朝(公元 840 ~ 1212 年)时期,作为王朝统治中心的喀什噶尔地区,陶器生产大放异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制陶已成为一种专门而重要的手工业,并开始进入当地百姓阶层的日常生活。” </h3><h3> 喀什民间土陶制品种类花样繁多,主要包括壶、盆、盘、碗、碟、瓶、缸、油灯、烛台等,多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所使用,其中又以“阿不都”土陶壶最具典型性,是喀什民间土陶艺术的杰出代表。</h3><h3>本文从造型、纹样、釉彩装饰工艺等方面对喀什“阿不都”土陶壶的艺术特质进行梳理,并阐释其文化意义。</h3><h3>一、艺术特质1. 造型特征喀什“阿不都”土陶壶是喀什当地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专门用于洗手的洁具,“阿不都”是洗手壶的维吾尔语读音,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品种花样繁多,大小不同。总体看,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器形构造。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常有喇叭形高足,扁腹,长颈,穹隆顶,顶侧有龛口,配有“S”形提梁(把)和长流(长壶嘴)。作为日常生活器具,它首先要满足实用的功能,“阿不都”土陶壶的器形构造设计从实用的角度来分析,是特别符合科学原理的。壶底的喇叭形高足增强了陶壶放置时的稳定性 ;穹隆顶侧的龛口,用于注水,十分便捷 ;壶嘴的细长设计使倒出来的水线悠长而舒缓,不会突涌出来让洗手的人措手不及;壶把末端的曲弯形构造,使得提握陶壶倒水时更加稳健舒适 ;壶把上通常还刻画有几何形纹饰,它增强了手与壶把的摩擦力,不至于在倒水时使壶体滑落。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阿不都”壶的造型明显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波斯风格。高足长颈穹隆顶的器形设计使陶壶有一种高挑挺拔的视觉感受,而壶把和壶嘴的“S”形曲弯设计,使整体外廓线条更富变化,再配以壶身的精美纹饰和镂空装饰,形体美和装饰美高度结合,整个壶形看上去就似一位婀娜多姿的西域美女,典雅而华贵。“阿不都”壶的壶口上大多都有穹隆顶。穹隆顶建筑是亚洲中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式,是就地取材、适应于当地干燥少雨、温差变化较大这一气候环境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后被伊斯兰教所钟爱,进而成为穆斯林审美观念中最美的建筑样式。在喀什地区,这种穹隆顶清真寺随处可见,喀什土陶壶上的穹隆顶与之在形制上颇为相似,这是伊斯兰文化在土陶艺术上的显现。</h3><h3>还有一种与“阿不都”洗手壶配合使用的土陶接水盆,维语称作“其拉布其”。这种接水盆实际上具有组合的性质,它是由下面的盆和上面的接水盘两部分组成的,盘底有多种图案花纹的透空小孔(类似地漏),盘面面积通常比较大,而且向内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构造从功能上讲,使接洗手水时不会外溅,用过的水经盘上的孔洞被收集到下部盆中,避免了冲洗后的脏水被看到,这也是伊斯兰教“洁净”意识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喀什“阿不都”土陶洗手壶以及和它配合使用的接水盆在器型上,首先从实用功能出发,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同时,它也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h3><h3><br></h3><h3>所谓“合目的性”就是指符合陶器的实用功能,而“合规律性”就是遵循美的规律法则,把实用和审美需要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阿不都”土陶壶的扁腹造型使它无法拉坯完成,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模制法,制作喀什“阿不都”土陶壶使用的泥料主要取自于吐曼河底的淤泥,当地人称它为“斯格孜来一”,呈淡黄色,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吸水性,这也使得陶壶在成型和烧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和开裂。将配好的泥料打成泥片敷或置入模内,用前后两块模具用力压制出器形后再粘接起来,壶的流、柄和圈足先制成附件,然后用黏性很大的泥浆将这些附件紧贴在壶身所需部位,这也充分展示了喀什土陶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h3><h3><br></h3><h3>2. 装饰特征“阿不都”土陶壶纹饰图案,多为植物纹和几何纹,极少有动物和人的形象出现,这与当地维吾尔人的宗教信仰有关,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认为“描绘人或动物的形象,即意味着与造物主安拉竞争,这样的人会在裁判日受到最残酷的处罚” 。</h3><h3>植物纹样通常取材于当地维吾尔人最常见的各种花卉和植物的叶蔓,如巴达姆花、石榴花、葡萄叶片、藤萝等,土陶艺人们对这些花卉植物形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构形,使其成为陶器纹饰图案的母题,然后通过夸张、变形,演化出各种式样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图案纹饰。</h3><h3>“维吾尔族对几何纹样的偏爱无疑是受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哲学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几何纹样不同于普通植物纹样,是一种完美的、接近于精神境界的形式,与神的感觉相联系”。</h3><h3> </h3><h3>喀什“阿不都”土陶壶纹饰中,常见的几何纹有三角纹、齿牙纹、回纹、方形和圆形纹样,通常作为边框被装饰在陶壶腹部主体图案的周围,也被用在壶把、壶嘴以及壶颈的转折部,有时还会与花卉植物纹穿插组合使用。</h3><h3><br></h3><h3> 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常采用的装饰手法有雕刻法、粘结法、堆塑法等,由于“阿不都”土陶壶器形构造比较复杂,手工雕刻法最为普遍。维吾尔土陶艺人在陶壶器表修饰纹饰时,通常采用繁复满密的构图,不留空白,采用一种密不透风式的结构安排。主体纹饰通常以植物纹和同心圆纹居多,集中在面积较大的壶腹。通常先依据壶腹的整体形状,以植物纹、同心圆纹、同心圆纹变体,在器表形成若干个明晰的骨架单元,以边框作为单元分隔线,然后用密集的植物纹或几何纹线条充满每一个装饰单元。简化了的纹饰线条以独立的单元或巧妙的组合,反复应用,缠绵不休。单元框架布局的有序性和规律性,使这些繁密的纹饰线条并不显得杂乱,它与壶腹中心的主体花卉植物纹饰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衬托作用,使主体纹饰更加明晰醒目。壶把、壶嘴和穹隆顶上也常会被铺满纹饰,总体器面纹饰满密而又富有节律,产生了华贵炫目的视觉感受,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h3><h3>与中国艺术的“计白当黑”以留白来表现丰富的内涵不同,“伊斯兰装饰艺术崇尚繁复,不喜欢空白,伊斯兰教认为主无处不在,无的空间并不存在” ,这在 喀什“阿不都”土陶壶纹饰上似乎也得到了印证。这种满密的纹饰布局往往会使人与饱满、喜气、热闹等积极人生体验相联系,它是维吾尔土陶艺人长期形成的观照方式、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产物。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多为单色釉,土陶艺人将已修饰好纹饰的陶坯通体罩涂上调成糊状的单色釉料,晾干后入窑进行烧制。戈壁滩上的矿石是其矿物质釉料(维吾尔语中称为“巧扣”)的主要来源,铅釉料和琉璃釉料也被经常使用。釉彩通常以黄绿色系为主,尤以绿色居多,这种用色的选择与西域本土独特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干燥少雨、风沙弥漫的浩瀚戈壁沙海中,黄绿色系这样的清冷色调会使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在喀什百姓的居所以及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建筑上,这种醒目的绿色随处可见,这也几乎成为维吾尔人用色上的一种偏好,是维吾尔人在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做出的审美选择。</h3><h3><br></h3><h3>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属“低温釉陶”,低温釉富于变化的性能使得烧成后的陶壶器表色彩呈现出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复杂变幻的抽象效果,这也使单纯的釉色并不显得单调。</h3><h3><br></h3><h3> 二、喀什“阿不都”土陶壶的文化意义</h3><h3>1. 喀什“阿不都”土陶壶与日常生活在喀什维吾尔百姓生活中,“阿不都”壶除了日常洗手之用,由于其造型优美,也常被维吾尔家庭当作工艺品陈设,使室内更增加了典型的民族特色的装饰情趣。喀什的“阿不都”壶按照材质可分为金属质和陶质两种。金属质通常以铜器为主,旧时的维吾尔贵族、巴依、宗教上层人士都以使用高级精美的金属质“阿不都”壶来显示他们的高贵和富有。但由于其价格比较高,因此这种材质的“阿不都”洗手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而土陶质的“阿不都”洗手壶,由于制陶用的胎土原料在喀什当地随手可得,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在当地百姓的生活中最为普遍。</h3><h3>从另一个角度看,陶质的材料,导热慢,保温效果好,壶内的水不会很快变凉,而且土陶材料更加环保,对环境的污染小,这些潜移默化的知识经验也是当地维吾尔族百姓选择土陶洗手壶的原因。喀什又被誉为“土城”,喀什最早最古老的高台民居就建在土崖之上。地域自然生存环境影响着人的判断和选择,世世代代的生存环境使当地的维吾尔人对土有一种天生的依恋之情,这也使“阿不都”土陶壶在当地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中受到青睐,从而得以生存和延续。</h3><h3><br></h3><h3>2. 喀什“阿不都”土陶壶与宗教习俗喀什“阿不都”土陶壶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其拉布其”接水盆是当地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家庭必备的洁具。“按照伊斯兰教的惯例,维吾尔人礼拜、睡觉和吃饭前都要洗手,也被称为‘小净’,招待客人吃饭时,按照习俗,主人会亲自端着洗手壶和接水盆给客人依次倒水洗手,并且至少要冲三遍,也被称为‘给洗手水礼’”。 </h3><h3> 维吾尔人认为用壶倒出的流动的水是活水,而盆中别人用过的水,已被污染,是死水。因此水不能数人同时共用,而且吃饭时洗手用过的水也不能随处乱倒,要倒入“其拉布其”接水盆中,不能让客人看到脏水,这也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洁净”的意识。</h3><h3>由此可见,“阿不都”土陶洗手壶作为一件维吾尔人日常生活用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理念,从这个洗手具,我们可以体会到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与文明,而这种文明又寓于功能之中。</h3><h3> 结语,在新疆喀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雕琢和选择下。</h3><h3>喀什“阿不都”土陶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艺术特征 :造型上富于曲线变化,挺拔、高贵、典雅 ;</h3><h3>纹饰上多为植物纹和几何纹,纹饰布局追求满密,华贵而炫目 ;</h3><h3>釉彩上以黄绿色系为主,追求明快艳丽的视觉感受。同时,受到喀什维吾尔传统宗教环境、风俗文明的影响,“阿不都”土陶洗手壶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造型、纹饰上,始终体现出精神信仰支配的功能性要求。<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