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十月中旬,看到了一款去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特价游,想起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中学念书时起,直到文革共学了四年俄语,尽管已经都还给了老师,但情结还在,此生一直有去俄罗斯看看的心愿,七十出头的人了,现在不去,更待何时!遂果断报名。</h3><h3> 飞机是下午三点从北京起飞,莫斯科时间晚上六点抵达莫斯科,飞行八个小时,时差五小时。此趟行程是:在莫斯科溜达三天,晚上乘坐去圣彼得堡的火车卧铺,八个小时后的次日清晨抵达,再在圣彼得堡溜达三天,莫斯科时间晚上八点在圣彼得堡仍乘机于次日早上北京时间九点抵达北京首都机场。</h3> <h3> 去俄罗斯的游记已有太多人去写,景观、历史、人文都介绍的很详尽,我就不再啰嗦了,只把看到的晒一晒,稍加说明。</h3> <h3> 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落地后回望我们来时乘坐的海南航空A330--300客机。</h3> <h3> 出机场后,大巴直接送我们到旅馆。正逢下班时间一路堵车,感觉旅馆在近郊,四周都是4S店。特价游嘛,不可能让你去市内的星级酒店!也好,清净。好在行程不紧张,并没有起大早赶晚集的情况。</h3><h3> 这就是我们在莫斯科一连三天下榻的旅馆,房间和早餐都还好,周围紧邻酒吧、咖啡厅、健身房,麦德龙超市离旅馆五百米的距离。<br></h3> <h3> 旅馆前面是一片湖,湖边有烧烤小屋,湖里时而游着一些野鸭,说明生态环境还不错。</h3> <h3> 花絮:旅馆前台。背对着的是我们的领队和地导,左面的老两口是江西老俵。他们在洗澡时不挂浴帘,导致地面积水,漏到楼下,遭到俄方罚款一万卢布(1200元人民币)!后几经还价交了600元,才把来时押着的所有人的护照退还,生生耽误了大家一个多小时。</h3> <h3> 每天从旅馆赴景点的路上,隔一会儿就会看到一大片森林。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森林覆盖率真是名不虚传。</h3> <h3> 莫斯科红场,天安门广场面积的五分之一大,但知名度一点儿也不小!它像一个条状长方形:南北短、东西长。</h3> <h3> 红场北侧的短边是国家历史博物馆。</h3> <h3> 博物馆的北侧是红场入口,旁边立有二战中著名的常胜将军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他因为功高盖主,二战胜利后,被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一贬再贬,用东北话儿讲,一直‘’不得烟儿抽‘’。</h3> <h3> 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建有以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组成的无名烈士墓,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h3> <h3> 红场的东侧长边是国立古姆百货商店,建筑精致、气派,里面卖的都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奢侈品。有驴友进去看看,说东西比国内还贵。</h3> <h3> 这是古姆百货店最北侧的墙上钉的路牌,我还能认得:红场3号。(俄语直译是红色的广场)</h3> <h3> 领队和地导说,古姆百货里外都卖的冰淇淋味道特好,就是有点儿贵:100卢布一个。有些人买了,个儿大实在,吃了都说好!</h3> <h3> 红场的西侧长边是克里姆林宫,标志性景观是钟楼、塔楼、红墙、列宁墓。</h3> <h3> 俄文ΛΕΗΝΗ是列宁。这就是列宁墓。</h3> <h3> 红场南侧的短边,就是著名的‘洋葱头’大教堂----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它是东正教最漂亮、最壮观的一座教堂。我把它从几个侧面挨个儿照了一遍。</h3> <h3> 下面是我在红场上随意拍的一些照片。</h3> <h3> 从北往南照。</h3> <h3> 从南往北照。</h3> <h3> 红场出口外,卖油画的俄罗斯小贩正卖力向游客推荐商品。</h3> <h3> 进克里姆林宫。提前几天预约,进宫也得排一个多小时!主要是安检。克宫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里面到底有什么?很好奇。</h3> <h3> 排队慢进中,看到一位疑似模特的美女走向一个不知名建筑的门下,刚刚转身就被我抓拍下来。</h3> <h3> 进克宫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各种古炮,据说都是在历次战争中使用过的,曾立下汗马功劳。</h3> <h3> 每类炮都有故事。</h3> <h3> 唯有这尊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巨炮没使用过,而成为了艺术品。其炮身重达四十多吨,每发炮弹有一吨多重!</h3> <h3> 设有6000个座位的会议大厦,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一些高水平音乐会或演唱会也常在这里举行。今天就有演唱会,所以进宫的人又多了几千,难怪排队时间长。</h3> <h3> 总统府,普京办公的地方,不让进!人们问:他坐什么交通工具上班?回答:基本是直升飞机。</h3> <h3> 这就是克宫的停机坪,比克宫的地面矮不少。普京下飞机后,这里应该有地道直达办公楼吧。</h3> <h3> 克里姆林宫内矗立着四座建筑精美的教堂:十二使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用途各不相同。</h3> <h3> 参观完克宫后从前面这个钟楼出去,才知它叫救世主塔楼。从门洞出来就是红场。</h3> <h3> 屹立在莫斯科城西繁忙的库图佐夫大街中央的凯旋门以及与之毗邻的二战胜利广场,是俄罗斯抗击拿破仑入侵和打败德国法西斯战争、表示正义战胜邪恶的纪念 。我们去时,赶上广场重新翻修,不能进入,很是遗憾!</h3> <h3> 察里津诺是莫斯科最美的庄园之一,面积116公顷。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东南。过去是宫廷夏苑,1776年,为纪念第一次俄土战争胜利,叶卡捷琳娜下令开建。</h3> <h3> 用手机的全景模式拍下的庄园主体建筑。</h3> <h3> 我非常爱听廖昌永唱的‘莫斯科有我的爱’这首歌,今天终于来到了莫斯科大学。主楼外观雄伟,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但山势并不壮观,从列宁山俯瞰也没有国内的城市之美。</h3><h3> 不能入内参观,所以,除主楼外,在路过之处随机拍了一些花絮。</h3> <h3> 难得的好天气。</h3> <h3> 俄罗斯美女也非常自恋,总会在某些景点前看到她们摆拍的身影。</h3> <h3> 小推车上摆满纪念品和艺术品,但围上来的似乎没有中国人,看上去是欧洲人或俄罗斯的外地人。</h3> <h3> 莫斯科的公交车站。</h3> <h3> 看来俄罗斯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野游。老师拍照时,注意到站在最前面的小帅哥正在敬标准的军礼,感叹不愧是战斗民族啊!这是基因的传承和后天熏陶的结果。</h3> <h3> 看最左边的老师!我真搞不清楚:苗条的美女是怎么迅速变成重量级的大妈的。</h3> <h3> 回程时,大巴路过的一座教堂。</h3> <h3>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是俄法战争在打败拿破仑后,沙皇为了感谢救世主保佑而建。</h3><h3> 教堂和莫斯科河上的牧首桥连成一体,上桥后可远观东北方向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风景别致,而西南方向的河畔,则是彼得大帝站在战船上手握宏图眼望出海口方向的巨幅雕像。</h3><h3> 据导游说,这是普京‘上位’的教堂。就是举行就职仪式的地方。</h3> <h3> 用手机全景模式拍摄。</h3> <h3> 教堂的每一部分都很精致。</h3> <h3> 墙上的雕塑栩栩如生。</h3> <h3> 不时有来这里,以教堂某一局部为背景拍婚纱照的人们。</h3><h3> 图为拍婚纱照的靓女和她的闺蜜们(抓拍)。</h3> <h3> 牧首桥上远看克里姆林宫建筑群。</h3> <h3> 牧首桥下,可见莫斯科河远处的彼得大帝雕塑。</h3> <h3> 花十分钟走到对岸近前拍摄。</h3> <h3> 牧首桥上拍救世主大教堂。</h3> <h3> 该去圣彼得堡了。莫斯科有九个火车站,终点是哪里,火车站的名字就是哪里。晚上,我们来到列宁格勒火车站准备上车。虽说列宁格勒已改名为圣彼得堡,但火车站名没改。</h3> <h3> 车站里有许多店铺,这是卖玩具的商店。俄罗斯的机场、火车站卖鲜花和玩具的地方很多,可能是俄罗斯人习惯于快到家了才给家人或孩子买点儿礼物吧。</h3> <h3> 狭窄的站台,双层的卧铺列车。车厢很整洁,人们拥挤而上,没法拍摄。车上发拖鞋、牙刷牙膏、鞋拔子、瓶装水、巧克力、三文治面包、湿巾等,反正都在票钱里,649公里大约4000卢布左右。每節车左右各三个卫生间,铺位好像是112个。列车员姐姐是重磅级的,胳膊上还有大片刺青,性格很开朗。</h3> <h3> 到达圣彼得堡是早上六点,有些冷。可不嘛,漠河是北纬53度30分,莫斯科是北纬55度45分,而圣彼得堡是北纬59~60度,都快到北极圈了!</h3><h3> 早饭后的第一站是夏宫,它曾经是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德大帝的消暑行宫。 夏宫以独特喷泉和夏花园著称,坐落于芬兰湾南岸森林中。</h3> <h3> 鎏金的塑像是各个喷泉口,正在整修。</h3> <h3> 夏宫中轴线一侧的花园造型。</h3> <h3> 河滩和波罗的海交汇处,野鸭成群。</h3> <h3> 花絮:从夏宫出来到停车场,一路许多摊贩叫卖,有各种含巧克力的糖果、全脂奶粉、西伯利亚松子等。我觉得松子比其它地方便宜,就买了三袋。当卖东西的小伙子接过我的钱时,大声用汉语说:‘谢谢爸爸’!惹得旁边的游客哈哈大笑。我也不知这是什么路子。</h3> <h3> 叶卡捷琳娜宫。它位于圣彼得堡市区东南约30公里丘陵地区之上的普希金市,又称皇村,是彼得大帝为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宫殿,主要部分为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反映出她的理想和品味。</h3> <h3> 带领我们宫内参观的导游小姑娘。</h3> <h3> 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于1801年8月开建,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竣工。教堂外的柱廊前面矗立着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纪念碑和俄国陆军元帅苏沃洛夫纪念碑。教堂里有库图佐夫墓和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胜利品。</h3> <h3> 教堂柱廊外矗立的打败拿破仑的英雄库图佐夫将军雕像。</h3> <h3> 在涅瓦河边参观由埃及运来的狮身人面像。又看到了学校组织小学生秋游。想合个影一片乱糟糟,只听老师大喊:’Ρебята!……’,记得这是伙伴儿的意思。</h3> <h3> 圣彼得堡的瓦西里岛上的海神柱。柱上的灯塔曾为过往船只指明航道,如今它已成为圣彼得堡的一个风景点。但柱顶的灯塔会在节日庆典时点亮,据说这两年只为中国的春节点亮。</h3> <h3> 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圣彼得堡市区,教堂内共饰有350个雕像和浮雕。并属于目前世界四大圆顶教堂之一。</h3> <h3>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位于伊萨大教堂前方、涅瓦河南岸,它象征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h3><h3> 从莫斯科河上彼得大帝凝望出海口的雕像,到圣彼得堡涅瓦河畔彼得大帝雄踞波罗的海,说明海洋和出海口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联想到清朝割让海参崴,使黑龙江和吉林失去了出海口,真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h3> <h3> 涅瓦河畔的一艘古海盗船。</h3> <h3> 位于圣彼得堡冬宫对面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设在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雕塑旁边。查资料知,位于莫斯科州东北部的巴拉什欣区“黎明”镇,是俄罗斯空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三军总司令部都不在莫斯科。</h3> <h3> ‘十月革命’的三个重地:①斯莫尔尼宫:指挥部;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号炮发令;③冬宫:被攻打占领的地方。</h3> <h3> 斯莫尔尼宫全景</h3> <h3>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车子路过看到了它,但不方便拍,于是特地从‘百度‘借了一张照片凑全。</h3> <h3> 冬宫</h3> <h3>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由于解放农奴而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风格仿照了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h3> <h3> 圣彼得堡街上的有轨电车。</h3> <h3> 圣彼得堡国立艺术设计大学。</h3> <h3>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坐落于瓦西里岛,于1724年创建,是一所世界著名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构成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最高殿堂。普京、梅德韦杰夫都在此毕业。</h3> <h3> 涅瓦河畔随拍。</h3> <h3> 临回程前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去纪念品商店购物。我没进去,在店外看到一老太太拄着两根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一张长椅前坐下,想必是出来透透气儿。我走过去问她:’Сколько вам лет?‘(您有多大年纪?)她回答说‘Восемьдесят три.‘(八十三)。这是我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用俄语和俄罗斯人对话。</h3><h3> 这时有人从商店出来,我请他给我们合了个影。老太太还是挺慈祥可亲的,对吧。从她的孤独看出,俄罗斯的养老问题也还没能妥善解决。</h3> <h3> 到了返程时间,我们来到了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再见,俄罗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