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在生命中的红黄蓝

道红理发店

<h3> 马道红(文) </h3><h3> 左手梳子右手剪刀,咔嚓嚓、咔嚓嚓。梳子在巧巧的指间舞蹈,剪刀在梳子上奔跑。从左半球到右半球,从脖根到头顶。一把剪刀不知要斩断多少发丝才能练就他一身的本领。平剪、滑剪、斜剪、掏剪、点剪、挑剪、飞剪……一件件人们顶上的艺术品都来自这把小小的剪刀,和理发师的一双勤劳灵巧的手。</h3> <h3>你可别小瞧那顶上巴掌大的地方,生长着八万多根头发的脑袋,没有一定的美发功夫、那可比拿下一座城池还要难。</h3><h3>记得三十年前,我还不满二十岁,因为没有学历、没有工作就选择了学习理发这门手艺。当学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去就单调枯燥的洗了三个月的头,每洗好一个头后就站在师傅的一侧看她理发的一招一式,如何下剪刀落推子,师傅一忙完我们几个徒弟立马给师傅端茶递水,捏肩捶背,每个人都想“讨好”师傅,为的是让我们早一天上手,并且毫无保留的将技术传递给我们。记得有一天师傅有事出去了,来了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男性顾客要求理个平头,我心想:洗了三个月头了师傅连一次上手机会都没给过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立马装作很老道的样子,给他洗好头安顿在椅子上,围好围单,模仿师傅理发的样子,那个年代还没有电推子,还是那种老式的手推子,咔嚓嚓咔嚓嚓,手推子贴着头皮推过,推光了一大块,我心一惊完了完了怎么就光了呢,那顾客感觉不妙,对着镜子一看,一把拽掉了围单。太阳穴的青筋如蚯蚓般在跳动,三十多岁年轻的一张脸扭曲的变了形。他怒目圆睁,“你会不会理发,你们老板呢!叫你们老板过来。我明天有个重要的项目要洽谈,你给我理成这样我还能出门吗”劈头盖脸的吼声,砸在我稚嫩的脸上,两行咸咸的泪水流进嘴里,他还扬言要是把头发修理不好就把这店给砸了。那个年代的人说话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我的自尊,我的学习理发的激情全被他一把抓起来摔地下了。我流着泪和师姐师弟们一起向他道歉,他顶着那块大疤似的脑袋狂风般的吼骂,店内还有一些别的顾客,有的劝说“算了算了,小姑娘才开始学难免会出意外。头发又不是不长了”还有的扇风“不会理就别逞能,这不是拿着顾客的头当实验品吗?”店外还围着一大帮看热闹的人,店里店外像开了锅,房顶都快被掀了;一直到师傅回来后才算平息下来。师傅给他又是道歉又是鞠躬,因为那发型已经无法修补了,只能全部推光了。接着师傅又当着所有师姐师弟还有顾客的面将我又是一番数落,并罚我继续洗三个月的头……屈辱与眼泪,打击与狼狈,刀子一样的目光将我的心扎的千疮百孔。我恨那位顾客不知恨了多少年,直到我的理发技术成熟以后才良心的发现,太对不起人家了。当时他一定是没有尊严没有自信,天昏地暗,眼含热泪心在滴血地离开了理发店。离开了这座小城。当时他没有把师傅的店给砸了,但是那款让他没有面子的光头是不是把他将要洽谈的业务给砸了呀、每每想起我的心在滴血泪在流,是不是他以后的日子里再来新疆库尔勒出差,再也不愿意在我们库尔勒这座小城理一次发。如果有缘我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遇见他,我一定将他请进我的店里,重新给他续上三十年前那款没有理好的发型。让他精神十足自信满满地走出我的店门。</h3> <h3>我从小就有个不服输的倔劲,我就不信,我就学不会像师傅那样在这巴掌大的营盘上,推子剪刀跑来飞去,轻重缓急收放自如地打造出精品发型。你不让我在店里上手,我就下班回家去练;我把平时省下的钱买成牛奶糖,召集邻居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免费给他们理发。谁让我理发我就给谁发一颗牛奶糖。于是每天下班都会有一帮的小孩子们等在我家院子里,一看我回来了都争着抢着坐在我家院子里那唯一的一把木头椅子上,嘴里嚼着我塞给他们的奶糖,一个个任我宰割他们的头发。我把师傅理发的程序都记在心里,第一遍粗雕,第二遍细琢。推子往上推时是带着一定的坡度和斜度往上运行。那段日子里邻家小孩的头发就没长长过,也没好看过,都是坑坑洼洼白一块黑一块的。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手上磨出了泡,泡破了变成了老茧。后来已经能理的平平整整了。邻家的大人们也被我这刻苦练艺的精神所感动,也纷纷把那巴掌大的营盘交给我练,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老百姓朴实啊,维族的,汉族的,回族的……晚上都凑到我家院子里“剪嘛,别怕,剪坏了头发还长嘛”。在师傅那里洗了六个月的头后,师傅开始让我上手了,当时还令他吃惊不小,怎么进步的这么块。</h3> <h3>三年后,我的剪、烫、染、吹的技术自认为学的差不多了,就想自己开店当老板。商业区繁华地段房租太贵租不起,就选择了房租低一些的政府路租了一间不大的门面。当时没多少本钱自己刷石灰抹水泥地面,买了一柱象征理发店标志性的红黄蓝转灯挂在店门旁,一插电我和旋转着红黄蓝条纹的转灯一起开启了理发事业的征程。</h3><h3>开店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每天起早贪黑的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独自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对发型的要求,没有了师傅在身边心里多少缺乏点底气。记得开业那天进来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要求我把她的头发吹成“蘑菇云”我连听都没听过,难道是“原子弹”发型啊,我紧张的汗都往下流。脑子里想象着像云朵一样的蘑菇形状。可吹了半天也没吹出她想要的样子,最后她搁我心里一句话“你们新疆库尔勒的美发技术比我们内地差远了”。后来又有几款发型让我大脑空白手忙脚乱不知所踪,我每天都像一个打了败仗的败兵而垂头丧气。难道是我的脚步没有跟上顾客追求美的步伐、每个顾客就像是一个个考官,对着镜子向你出着一道道考试题,</h3><h3>并且还是现场发挥。对付这巴掌大的地方真是比攻下一座城池还要难。每天面对的都是顾客挑剔的语言和不满意的目光,我落魄的像个一无是处的弱智人。这里的顾客怎么跟师傅那里的顾客不一样呀!我当时的心境就像一个站在寒风中,在路的尽头,提着工具箱不知何去何从的流浪猫。</h3> <h3>又有一天,一大早来了一位年轻的女顾客。身材苗条扎着马尾,她的头发又少又细软,自称是电视台的记者。让我给她设计个时尚点的发型,她明天有个重要的采访任务。我端详了她的脸型和头型,建议她剪成短发然后轻烫一下。显得头发饱满一些。她直接说:你看着设计吧!别给我烫成中年妇女就行了。说完她就低头看书。我仔细又用心地给她剪烫,整整用了三个小时才完成。我自以为这是开业以来发挥的最好的一款作品。我立在她身后期待着她的表扬。可没想到她放下书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脸色大变,怒视着镜子里的我“你给我烫的这是什么发型,简直让我老了十岁,明天我还怎么去上班”一盆冷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我百口莫辩,委屈与心酸一起涌上心头。对着镜子审问自己你就不是干理发的这块料,还不赶紧离开这个美发大舞台。我哭了个彻底。第二天一早就写了“此店转让”贴门上了。拜拜了我的美发君。随即拔掉了红黄蓝转灯的插头,转灯戛然而止。下午,我正在低头收拾东西“小师傅在忙呀!我看你转灯没亮我还以为你没开门呢”我抬头一看又是那个女记者身后还跟了个女士。我心想没完没了了,还带了一个“帮凶”反正我下决心不干了,我死猪不怕开水烫,你们看着办吧。没想到她一开口就笑着对我说:小师傅:我是来向你道歉的,昨天是我态度不好。我今早一上班,我们台里的同事都夸我这次剪得发型比任何一次都显气质。上镜后效果非常棒,出去采访时都是满满的自信。这不,我同事也非得跟我来,让你也给她设计一款发型。我由于昨晚哭了一夜,红肿着双眼。开业以来第一次受到顾客如此高的表扬,真是受宠若惊。激动的连话都不会说了,仿佛即将死去的我又获得了新生。我擦了把眼泪,立马收回了昨天那冲动性的决定。又将那转灯的插头插入插座。立时我的心随着转灯一起跳动起来。后来那位女记者由于工作出色调到自治区电视台去了。她临走时向我告别说:只要她来库尔勒都会找我给她做头发。以后的日子里每天还是有顾客对我理出的发型不满意,我已经不退缩了,一定要找到原因。一天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理发,我真的是仔仔细细给他理好吹风打上摩斯,立在他的身后等待他的肯定。结果他非常不满意。我诚恳的请教他哪里没理好,我现在就给你修。他没有马上回答我,而是问我在那里学的理发?我说;在市里最繁华的商业区,我师傅理发技术可好了,每天顾客都是爆满,什么发型一流行她都是全市第一家亮出来的。我自豪地一股脑儿地向他显摆。他很有修养地点了点头。又问我;你知道你现在的位置是什么地段吗?我说政府路啊!他又问:你对这里的顾客群体了解吗?我说:好像大部分是公务员吧!他又问;你今天给我理的这叫什么发型?我兴奋地告诉他这是今年最流行的“郭富城”式的发型。我怕他听不懂又补充一句,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他笑了一下,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照片严肃地对我说:我是国家公务员你马上照着照片上的发型重新理。我接过照片一看,我的榆木疙瘩的脑袋仿佛射进了一束光。我高兴地告诉他我明白了,我一点点照着照片上的样子一剪刀一剪刀的慢慢的修理,生怕出一点差错。理好后,他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嗯,就是这个样子。你剪发仔细认真对人坦诚,将来一定有发展。我听了后所有的艰辛与劳累都化为了乌有。后来他还给我介绍了很多政府部门的人来理发,到现在我的店依然被老顾客推崇为公务员的理发店。由于他的启发使我受益不少仿佛又一次获得了重生。一定要设计符合顾客职业,年龄,性格的发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一窝蜂的赶流行。我还专门到打字店打了一排红底黄字的标语:从最不满意的顾客身上学到的最多。贴在了店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勉励自己,自己所有的进步都是在顾客的意见声中成长起来的。如今,我还时时想起学徒时的那个顾客。内疚一直在我心里熬着,为了弥补我心中的内疚,只要是外地来的顾客走进我的店里。我都是更加仔细地为他们修剪。因为我们理发师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门面啊!我听说过有位游客去另一个城市旅游头发长了,找了家理发店理发。那位理发师给他理出的发型正合他的心意,他就像找到了人生的知己,握着理发师的手连声感谢。后来他每次头发长长了都要座火车,或乘飞机只为去那个城市,找那个理发师理个发。这决不是吹牛,是真的。</h3> <h3>后来,我自以为有了一些老顾客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后,像个美发大咖似的提着工具箱去乌鲁木齐美发沙龙,去内地美发连锁店观摩。去了后才发现自己的美发空间狭窄的连人家一个学徒都不如。那场面,那气派,那浓厚的企业文化气息。严谨的管理制度,学员与老师,老师与老板,老板与顾客。环环相扣,尽职尽责只为顾客顶上那一片春光秋色。</h3><h3>是呀!理发行业就是一门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学习理发技术没有捷径,只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在理发这个大舞台上站的长久。记不清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库尔勒晚报上刊登了一篇中国十大最快乐的职业。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美发行业位居榜首。毫不夸张的说的确是这样。我们美发师从早上开门迎接第一位顾客,一直到晚上下班前送走最后一位顾客。这一天的过程都是在享受一种艺术成果。理发、他已经不单单是一门技术了,他就是一门艺术。把根根发丝通过剪、烫、染、吹、造型成为一幅艺术品。或高贵典雅、或奔放内敛、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美发师又像一位外科大夫,判断你的发丝几度受损,几度色差,粗与细、硬与软,在制作发型的过程中都要拿捏的恰到好处。又像是一位哲学家,衔接与脱节,阴与阳,明与暗。哪怕你的头顶沙漠化美发师也会告诉你生活就是这样的。只要生活有阳光,处处都会有青山。然后你也会自信满满的走向生活。美发就如同写文章,文章写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发型设计到极好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h3> <h3>漫漫人生路,我的青春年华和旋转着红黄蓝的转灯一起,在美发这个行业里一起奔跑了三十年。经受过风雨,沐浴过朝霞。这三十年,我理过发的顾客已超过了三十万次。仍然不知疲倦,依然信心如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