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恋

令羽

<h1>皖南大山深处的查济古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群,早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绘画艺术大师们写生或泼墨的一方福地……近几年的旅游热,更使得这个四面环山,一泠许溪的小山村紧跟着热闹而非凡起来……</h1> <h1>尤其这条纵贯小村的潺和许溪,再怎么苦旱,据说从未断流过。</h1> <h1>还有许多古老的巷子,历经沧桑的作坊……数不清的陈旧古朴的木门,悠长的青石板......每一处都是文物,每一景都有故事。</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查济古村最主要的景观区多在许溪两岸,而二甲祠却在幽深的小巷里,这里游客稀少,但这里却是查济古镇里最早的老街。</h3> <h1>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查济村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h1> <h1>这趟来查济街上转悠,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在二甲祠旁边的古街上,一位不知道有多少岁数的老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冰冷的石条凳上,那么费劲地,在看一本小书……我不能确切地说出“文化”这俩字儿究竟涵盖多少内容,但都说查济小村文化底蕴丰厚,我想,从这位老者身上,大概可窥见一斑了吧?</h1> <h1>离这位老者不远的一个热闹的街口,人来人往,人声嘈杂,似乎跟他老人家一点儿关系也没有……</h1> <h1>这趟来查济街上转悠的第二个收获便是遇到潘庄主同学老苏,他的家竟就与二甲祠门对门,且开了一家客栈,曰“宝庆堂客栈”,这块地是苏堂主祖上留下的遗产,且泽被了苏家后世,在眼下整个泾县旅游业都不咋景气的时候,他的客栈刚开张不久,且生意还挺红火……</h1> <h1>在苏堂主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兴致勃勃里里外外地参观了他的贵客栈……</h1> <h1>苏堂主到底是潘庄主的同学,一样地为人诚厚,做事本分,开一家客栈在客栈如林的查济街上,实属不易,要能招徕客人,必须各方面做得出众才行……苏堂主算是做足了文章,不仅夫人属烹饪高手,客人一日三餐绝无怨言,在住宿条件方面,苏堂主也是拿出查济山村的许多绝活儿,力求住宿条件在全查济争创一流…一流…一流</h1> <h1>客房干净舒适敞亮,这是第一位的……一共三层楼,每间客房可以说一尘不染哦!</h1> <h1>瞧,这间别致的房间,竟开了一个斗型天窗,苏堂主称其为:晚上能看得见星星和月亮的房间,我想,我晚上要睡在这样的房间里,一定会拥一颗星星入眠的。</h1> <h1>接着,就是楼顶的平台别墅,瞧,美得让人留连难舍哦……</h1> <h1>更美的是,还可以登上最高的平顶,观赏查济小村的全貌……东可观日出🌅,西可赏日落🌄……苏堂主笑呵呵地说,我就是想让我的客人住得舒服,玩得舒心,吃得放心……艾玛怎么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咋思想理念也会出奇地一致呢,潘庄主嘴上最常叨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开农家乐的,就是要让游客得到最大的实惠……难怪在著名景区桃花潭失落,宝峰岩关门的同时,同属桃花潭乡的查济村的太平冲山庄和宝庆堂客栈的生意,反而格外红火,个中原委,我们大概也能瞧见一二了吧?</h1> <h1>关于什么是文化,我最最欣赏的回答,是作家梁晓声的四句概括:</h1><h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br>无需提醒的自觉,<br>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h1><h1>为别人着想的善良。</h1> <h1>曾经我以为旅行的最重要环节,就是与人交流,而此刻,在查济,在一个沧桑得让人沉陷的地方,我深深意会到,一个有足够文化的地方,就能托起一片天地。</h1> <h1><b>己亥寒露季,</b></h1><h1><b>实景拍摄于查济古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