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行(上篇)

云中子

<h1>  2019年9月18日,我们一行35人在杭州火车东站,登上早晨7.08时开往郑州东的G1874次动车,参加浙江新世纪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河南新景双高铁7日游”。一路风驰电掣,快马加鞭,中午12.15时就准时到达了郑州,地接导游接上后,随之就开始了正式行程。</h1> <h1>  当天下午我们开始游览此行的第一站——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将军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h1><h1> 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展馆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冠部为方斗型,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取中原“黄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h1><h1> 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另一说是17万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与二级文物5000多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h1> <h1>  河南省博物院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我们去的时候正逢博物院整修,展出的藏品不足千分之一。我们游览了两个展区,第一个是“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h1> <h1>  三彩艺术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制作工艺与文化因素从唐代一直延续至现代,它涵括了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明珐华三彩、清素三彩以及现代三彩。</h1><h1> 洛阳是三彩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从20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后,民间就开始仿制三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洛阳已涌现出一批生产三彩的代表性企业和创作三彩的大师级人物 。2008年6月, 唐三彩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2月,“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h1><h1> 组图中,一至四,选取了巡展作品中的几幅三彩马与大象作品。</h1> <h1>  巡展中的三彩艺术作品,是以唐三彩为蓝本的,唐三彩是中国三彩艺术的精品,以绚丽多彩,生动逼真而著名于世,其造型、色彩、气度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时代风貌。以唐三彩为源的作品很多,巡展中主要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先生和中国唐三彩修复第一人、河南工艺美术大师张二孬先生及其团队的作品作为展陈对象。</h1><h1> 组图二中,一至四选取的是巡展中的几幅侍女、乐伎与“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商人作品</h1> <h1>  三彩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同时,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意大利、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国家,并出现了仿中国三彩的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和埃及三彩,可以说三彩艺术见证了古代丝路的繁盛与辉煌。近年,洛阳三彩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组图三中,一至四选取了巡展中的几幅新作品。</h1> <h1>  我们游览的第二个展区,是“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物瑰宝展”。河南位于黄河的襟抱中,北峙太行,南接汉淮,西踞伏牛,东引齐鲁。这里古称“豫州”、“中州”,远古族民称“华夏”,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融合,发展成为今天多民族的大家庭。世界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原是这一文明谱系中保持最完整的地域。</h1><h1> 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中国的哲学源在周易,成于老子;中国的姓氏源在炎黄,根在中原;中国的国家源在夏代,都于偃师……中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并在历史发展中浓笔挥洒。这里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厚积,数不尽的先贤,生于斯,长于斯,创造惊世奇迹。丝绸古道从洛阳延伸,佛教传经由白马寺开始,中原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演绎中华民族煌煌生机。</h1><h1> 整个展区展出的文物众多,目不暇接,看的人眼花缭乱,心潮澎湃。</h1> <h1>  史前文物:组图一选取的展品,图一是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万年前)的石斧。图二是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200万年—50万年)的剑齿象牙齿化石。</h1> <h1>  史前文物:组图二选取的展品,图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6800—4800年)的花瓣纹彩陶钵;图二是仰韶文化时期的红衣彩陶钵;图三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4800—4000年)陶釜。图四是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距今5400—4600年)涡纹彩陶壶。</h1> <h1>  史前与夏代文物:组图三选取的图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4800年)勾连纹彩陶钵。图二左边的是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黑陶壶形盉,是用于调节酒与水浓度,以控制酒精浓度的高低;右边的为同一时期夏代白陶封口盉。</h1> <h1>  商周青铜器:组图四选取的展品, </h1><h1> 图一是西周“葡”雁形铜盉,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h1><h1> 图二是西周“虢季”铜圆壶。</h1><h1> 图三是西周“祚伯”铜簋。</h1><h1> 图四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精品,王子午”鼎,纹饰细密,立雕繁复,具有楚国青铜器秀、精、巧的鲜明特色。</h1><h1> 图五是西周蟠龙纹铜盉(酒器)。 </h1><h1> 图六是商代后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四足铜觥。<br></h1><h3><br></h3><h3><br></h3> <h1>  莲鹤方壶:器形巨大、造型奇美、纹饰繁复、铜锈老旧。在壶这样的传统器形上,装饰盛开的莲花和立鹤,这是青铜器上从未出现过的大胆创新,因此莲鹤方壶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春秋郑国公大墓,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莲鹤方壶是一对儿,是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出的64件文物之一。它同样是河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h1> <h1>  组图五选取的青铜器,图一是商代的嵌松石兽面纹直内铜戈,图二是春秋晚期的蟠虺纹鼎。图三是商代中期(公元前1590年—1300年)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图四是明代的铜俑</h1> <h1>  云纹铜禁:为承放酒杯的案台,呈长方形,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90多公斤,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1978年,出土于河南浙川县下寺楚康王在位时的令尹(相当于宰相)王子午(楚庄王之子)墓,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禁”,有禁戒饮酒的意思。由于周朝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过度,因此还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酒诰》,所以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意在提醒饮酒必须有度,过则为害。云纹铜禁以粗细不同的銅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12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12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它将我国失蜡法铸造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云纹铜禁,是河南省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2017年12月3日,云纹铜禁作为河南省博物院3件镇馆之宝之一,与全国9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26件“国宝”一同,亮相中央电视台、央视记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的《国家宝藏》文博探索节目,,引起了广泛反响。</h1> <h1>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器饰白釉,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绿斑驳,色彩鲜明。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早期的瓷器均属于青瓷系统,白瓷的生产要晚于青瓷,白瓷的生产条件比青瓷更为严格,必须降低胎、釉料中的铁的含量。白瓷的出现,标志着制瓷工艺的巨大进步,它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器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白瓷,造型规整、古朴、胎质细白,,是北朝瓷器中的精品。此器白釉施绿彩,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是单色釉向彩色釉发展的重要一步,为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奠定了工艺基础。此瓶,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h1> <h1>  汝窑天蓝釉刻画鹅颈瓷瓶:造型端庄典雅,刻花自然淡雅,若隐若现,蓝釉温润柔和,开片晶光闪闪,恰如雨后天晴。据统计,自宋朝流传至今的汝窑瓷器仅有60余件,而弥足珍贵的天蓝器物,也就5件,台北故宫收藏有4件,而天蓝釉汝瓷有刻花纹样的,全世界仅此1件。它是河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h1> <h1>  组图六选取的展品,图一是陶制宋元戏曲人物。图二是明代彩绘三进陶院落,建筑群由一座牌坊和三进院落组成。五脊歇山式牌坊与大门之间分列骑马俑二排。院门外有八字墙,门内有影壁,三进院以中轴对称列出九座悬山式平房,一座堂楼,四个前后串通的门与围墙。前院左角置陶轿,后院左厢置灶,左角有磨、杵臼、猪羊等,院内分立男俑17个,女俑10个。这套宅院,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的真实写照。</h1> <h1>  组图七选取的展品中,左边的是光绪款黄釉粉彩云豆,右边的是清代珐琅镶玉葫芦。</h1> <h1>  组图八选取的展品中,图一是明代的金牌饰。图二是明代中期的金臂钏,重达466.50克,臂钏最早起源于商代北方游牧民族,秦汉以后传入中原,能较好地表现女性上臂丰满浑圆的魅力。图三是西周的金腰带饰,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h1> <h1>  组图九选取的展品图一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象牙白菜。据说河南省博物院与象牙白菜同时还有一个象牙萝卜,均是无价之宝。象牙最重要的是上色技巧,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这两件清代雕刻的白菜和萝卜竟然跟真的一样,时至今日还光鲜依旧,丝毫没有褪色,令人难以想象。如今这一制作技艺已失传,现今即使有人勉强给象牙上色,可过了三五年之后还是会慢慢褪色。图二是清代的象牙透雕扇和象牙透雕盒。</h1> <h1>  组图十选取的展品,图一是唐三彩“骆驼”,图案生动,釉彩均润鲜亮,极具艺术魅力。图二是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白釉黑彩瓷“侍吏俑”,该俑束发戴冠,双手按剑立于覆莲座上,通体施白釉绘黑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白釉黑彩瓷器便滥觞于此。图三是唐三彩“马”。图四是唐三彩“人面镇墓兽”。图五是唐三彩“骆驼俑”</h1><h1> 辞别博大精深的河南省博物院,当晚住宿郑州。</h1> <h1>  第二天9月19日,我们乘旅游大巴赶赴此行的第二站——河南登封市,游览第一个景点是嵩山中岳庙。中岳庙原名太室祠,是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始建于秦朝,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诏令加增扩建,以后历代均有扩建。宋末至清代屡有废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现存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格局。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400余间,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从中华门起,中轴线全长650米(1.3华里),共有7进11层建筑,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h1><h1> 来到中岳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中华门,这是中岳庙的前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h1> <h1>  进入中华门,左侧的这座八角重檐亭,即“遥参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h1><h1>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中国登封包括“中岳庙”在内的“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穿过遥参亭,迎面就是“天中阁”。天中阁在明清之际是中岳庙的正门,原名黄中楼,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改建为“天中阁”,清代重修。天中阁建筑雄伟,形似北京天安门,中门上额刻“中岳庙”三个大字,面阔五间,重檐绿瓦,雕梁画栋,飞檐凌空,风格独秀。门上虎头大钉紧扣,门外两个石狮守卫,栩栩如生,为清代雕刻的代表作。东侧雄狮口中,有直径15厘米的石雕圆球,西侧雌狮前蹄按一小狮,工艺精巧,独具匠心。石狮之后,是辟有三个门洞的高台楼阁。台高7米有余,上面有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覆以绿色琉璃瓦,四周筑有女儿墙。游人至此,举目四望,东有牧子岗,西临望朝岭,南接玉案山,北依黄盖峰。天地之中,名不虚传。</h1> <h1>  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木结构“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宙枋”,古代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枋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 。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宙”、“俱瞻”。</h1> <h1>  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为过往门庭,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帝”而得名。崇圣门,现为“财神殿”。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的高大铁人,铁人高3米,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守库铁人”,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h1><h1> 崇圣门前甬道东西两侧,有宋代石碑三通,金代石碑一通,因为四通碑的撰文者都是当时状元,故称“四状元碑”。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中岳庙的历史沿革及修建情况。其碑制宏大,书法遒雅,苍劲有力。</h1> <h1>  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现为“文昌殿”或许文昌帝君对于老子的“一气化三清”而言,与“学而优则仕”的关系更密切。</h1><h1> 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只有线刻花边 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徳大到难以用文字表达,故立空碑,以示纪念。</h1> <h1>  峻极门:在化三门之北,因中门塑有两尊高5米,腰围4.8米,执斧秉钺,气势威严的守门将军神像,,故又称“将军门”。此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落的山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公元1161—1189年),明崇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乾隆时重修。左右两侧,为东西两掖门。现制式为歇山屋殿,绿色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殿内的梁材、斗拱上都用沥粉金线、丹青石绿绘出清雅古朴的高级彩画。</h1><h1> 峻极门附近有许多珍贵文物,还有魏碑、唐褐、宋幢、金狮、庙固等。峻极门前东侧四角亭内有《中岳嵩高灵庙碑》刻于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公元456年),是嵩山地区最古老的一通石碑,康有为把它列为北碑十家之首,是研究魏书书法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h1> <h1>  嵩高峻极坊:位于峻极门之北14米处,又名“迎神门”,坊起三架,上下两层,额书“嵩高峻极”。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彩和七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式度秀丽,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营建时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榫卯结合。“嵩高峻极”四个字,传说是康熙皇帝御书。每年中岳庙会期间,由于香客非常多,后面的峻极大殿容不下过多的人,就在这里拜祭,称为拜台。</h1> <h1>  中岳大殿: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此殿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约920平方米,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橼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这种规格的大殿,在明清之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h1><h1> 大殿前筑有3米高的月台,周围有石雕栏杆,月台正面有三道石阶,中间的台阶分两路,二路间镶有垂带式“御路”一石,上面浮雕着精美的图案,上截为“独龙盘踞”,中间为“双龙戏珠”,下边为“群鹤闹莲”等纹饰。月台下面为拜台,左右为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东为“御捍亭”,内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的御碑,其字乃草书,笔势如箭,挥洒淋离。</h1><h1> 走进中岳大殿,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层层叠造而成,相传当年是鲁班显圣巧造了此天下独有的盘龙藻井。</h1><h1> 大殿正中央是一座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神橱上悬有康熙皇帝御书“高高峻极”四字横匾。龛内塑有高3米多的天中王像,左右站立的为老少使臣及茶童塑像。龛外侧塑有高达6米的执錘侍立、姿态雄伟的镇殿将军左为方弼,右为方相。东殿角木架上,悬架着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铸造的千斤铁钟。</h1> <h1>  中岳寝殿: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是中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頂,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重修。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的睡像和“天灵妃”的坐像,俗称睡爷爷,坐奶奶。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塌”,塌上有天中王睡像,东塌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塌上睡像为彩色泥塑。</h1> <h1>  御书楼:出寝殿拾级而上,便来到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御书楼,原名“黄箓殿”,是储藏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庙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改称为“御书楼”。现在这座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h1> <h1>  峻极门前的甬道两旁,依次建有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每座殿宇前都有一块取自各山的代表石,加上化三门后通道上,以一巨大黄色炼丹葫芦为道的中岳,恰合为五岳聚首。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h1><h1> 峻极门外台阶下东侧,有一通刻立于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的《五岳真形图碑》,是根据“西岳华山如立、东岳泰山如坐、北岳恒山如行,南岳衡山如飞、中岳嵩山如卧”等不同特点绘制的代表五岳的象形碑 。碑上五岳图下刻记着关于五岳的传说。</h1> <h1>  嵩山中岳庙里古木参天,据统计中岳庙现存从汉代至清代的古柏有300多株,是生长着的“活文物”。其中汉柏40株晋柏3株,南北朝柏24株,其余为唐宋所植大者需数人合抱,小者亦须2人围,是嵩山地区现存古柏最多的地方。</h1><h1> 崇圣门西面的三株古柏鼎足而立相距各10米左右,上项交织在一起,犹如3位老公公交头接耳,故称“三公柏”,它们相互竞长,故亦称“古柏争雄”。还有许多古柏也各呈其奇。如猴、如鹿、如卧羊、如凤尾、如熊猫、如狮、如象、如蜜蜂、如卧龙……皆寿千年而常青,辰百世而不衰。据说这些古柏都是经过女皇武则天封赏过的。</h1> <h1>  辞别中岳庙,登封市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点是少林寺 。自1982年由中原电影制品公司制作、张鑫炎执导、薜后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等人联袂主演的动作片《少林寺》一炮打响后,少林寺就开始名闻海内外,兴起了长盛不衰的武林功夫热和旅游热。</h1><h1> 少林寺出名后,也同全国其他著名景点一样,本来可以直达景点的路线,现在则在数里外兴建了许多附属建筑,旅游车在规定的地方停泊,再统一换乘景区观光车进入景区。名义上是保护名胜古迹,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解决当地的就业,增加额外收入。</h1><h1> 进入少林寺景区,要经过两道新建的大牌坊。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道牌坊,到处是摩肩接踵,南腔北调,操持各种口音的外地游客。</h1> <h1>  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二道牌坊,依然是熙熙攘攘,热闹如过江之鲫的浩浩荡荡人群。</h1> <h1>  正式到少林寺前,先安排“少林武术馆”,观看少林武术表演。据介绍现在登封市教授少林功夫的武术学校有38座之多,学员来自国内外,常年人数达10多万人。</h1><h1> 少林寺武术馆位于少林寺东侧700米处,北依五乳峰,南临少溪河,周围群峰荟萃,怪石嶙峋,溪水环流,古树参天。该馆是由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所面向海内外招生、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传播少林武术,集武术、旅游、 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涉外武术培训基地,隶属河南省旅游局。该馆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内有560余座位的现代化表演厅1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东西练功房各一个,建筑面积7千平方米、可容纳5千余看台的室外表演场一座,600平方米的室外练功场一个。</h1> <h1>  每场半个小时的武术表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这位小师傅的一招撑腿金鸡独立,赢得满堂喝彩 。</h1> <h1>  这位师傅的双腿盘头功,着实功力了得。</h1> <h1>  这位师傅拔地一跃,飞离舞台。</h1> <h1>  空中的一个鹞子翻身,笑傲江湖。</h1> <h1>  一招白鹤亮翅,引来阵阵掌声。</h1> <h1>  这位师傅的飞身腾越照地功,精彩异常。</h1> <h1>  这位师傅的侧身倒立功夫,同样引人注目,喝彩不已。</h1><h3></h3> <h1>  这位师傅的手掌爬地功,功力不浅。</h1> <h1>  这三位师傅表演的钢枪顶喉,运用深厚的内力功夫,使顶喉的两支钢枪生生弯折,现场观众先是满怀担心,凝神屏息观看,终场则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感谢师傅们的精彩表演。</h1> <h1>  师傅们集体表演养生功夫,招招式式蕴含丰富的内力 。</h1> <h1>  这位师傅在集体表演中,腾空飞越,犹如孙行者翻筋斗云的瞬间。</h1> <h1>  为增加感染力,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表演现场还邀请了包括一位外国人,一位女士在内的三位观众上台学少林功夫。</h1> <h1>  看完少林武术表演,我们终于来到少林寺山门。少林寺位于登封市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少林寺院和中岳庙等8处11项历史建筑,以“天地之中”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1><h1> 少林寺常住院建筑,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山门中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康熙皇帝亲笔所题“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雌雄石狮一对,系清代雕刻。</h1> <h1>  少林寺常住院门前广场松柏林中,东西相对各有一座两柱单门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坊顶为中国古建筑高等级的庑殿顶。这里已俨然成为游客拍照、补充点心、休闲等人的集散地。</h1> <h1>  一进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迎宾佛”。佛龛后面立有少林寺的护院神韦陀的木雕像。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有20多通历代石碑,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碑林之称。</h1><h1> 碑林尽头,便是天王殿,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威武雄壮的两大金刚,里面则供奉供奉四大天王。外面与里面之间的门额上方,悬挂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天下第一祖庭”匾额。</h1> <h1>  天王殿隔屏前供奉的是金刚像,这两大威武雄壮、赫赫有名的金刚,是佛教的护法神。名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受《封神演义》的影响,又被称为哼哈二将,其职责是守护佛法。</h1> <h1>  天王殿隔屏后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他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他们分四个方向护法。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像身白色,手持琵笆,守护东胜神州;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像身青色,手持宝剑,守护南赡部洲;北方多闻天王,像身绿色,执伞,守护北俱泸州;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像身红色,手上缠绕一龙,守护西牛贺州;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像身绿色,执伞,守护北俱泸州。又认为人类的四大欲念是“酒色财气”,为了克制这些邪念,四大天王脚下踩着分别代表“酒色财气”的四类小人,象征在佛法无边的威力下,他们能够为众生驱除这些邪念,使人们走向正途,谋求幸福的生活。</h1><h1> 《封神演义》以魔家四兄弟封四大天王,增长天王魔礼青,持青云宝剑,司风;持国天王魔礼海,怀碧玉琵笆,司调;多闻天王魔礼红,执混元珍珠伞,司雨;广目天王魔礼寿,带紫金花狐貂,司顺;四职组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h1><h3> </h3> <h1>  穿过天王殿,其后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的两侧是钟楼与鼓楼,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1994年和1996年,按照两楼的原样重新复建。“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图为东面的钟楼。</h1><h1> 钟楼前有通《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7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亲笔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h1> <h1>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h1><h1>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h1> <h1>  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神像:现世佛现实世界的释迦牟尼如来佛,左右是其大弟子迦叶和二弟子阿难;前世佛东方静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书亲书的“宝树莲芳”四个大字 。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h1><h1> 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的大雄宝殿不同的是在两边,还有菩提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的站像。大雄宝殿中间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h1> <h1>  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藏经阁,是寺僧讲经、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经阁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所题 ,匾额中的“藏”字缺了几笔,原先藏经阁有藏书10万卷,珍贵经书非常多,可惜毁于1928年军阀石友三的一把大火,赵朴初为警示后人保护好经书宝藏,故特意减笔。藏经阁现拥有古籍3万余册,善本1.2万余册,其中元明清版大藏经5480卷,珍贵的古籍还有木刻《少林寺志》、清康熙年间岳生堂刊刻的《说嵩》以及少林寺的秘藏拳谱等。藏经阁现代图书则以佛医、武术为特色。近年来,少林寺先后编撰出版了《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国武术大典》、《禅宗大典》等大型丛书。</h1><h1> 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接待宾客的堂室。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h1> <h1>  组图中,图一是供奉在藏经阁中的汉白玉卧佛像,是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弟子于1996年捐赠的。</h1><h1> 图二是藏经阁月台下的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当年的昌盛与繁荣。</h1><h3><br></h3> <h1>  过了藏经阁(法堂),便来到了方丈室,这是少林寺方丈起居、生存、理事的地方。始建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元月二十九日,乾隆西渡洛水游嵩山至少林寺,曾住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居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故这里又名“龙庭”。</h1><h1> 方丈室内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以及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 。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h1> <h1>  方丈室后是立雪亭,又称达摩亭,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达摩亭有个流传甚广的动人故事,相传有位名神光的嵩山高僧听闻达摩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谒,并客气地向达摩讨教,达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并不气馁。此后不论达摩走到那里,仍旧一如既往跟随其后,并对达摩悉心照料,形影不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侍立在亭外,这时天降大雪,大雪掩没了神光的双膝,但他仍双手合十,依旧坚持站在原地。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依然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久立雪地,所求何事?”,神光回答“求师傅教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降红雪。”神光解意,抽出随身戒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顿时鲜血染红了白雪,达摩大为感动,遂把衣钵法器作为传法的凭据,传给了神光,并为其取法名为“慧可”。如今我们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为纪念二组慧可立雪断臂求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该亭西侧的东配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东侧为文殊殿。</h1> <h1>  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祖师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匾额,系乾隆皇帝御书亲题。</h1> <h1>  立雪亭后面是少林寺最高的大殿,也是最珍贵的大殿,西方圣人殿,原名千佛殿,建造于明代,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最大的佛殿。殿内东、东南、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无名画家绘制的大型彩色壁画。壁画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裾飘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最著名的是“500罗汉朝毗卢”和“十三棍僧救唐王”,这里的500罗汉形貌奇特,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据说神奇的是这些罗汉面部的颜色会变化,每12年就会有一个罗汉的面貌发生改变。</h1><h1> 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据说这是少林寺武僧练拳习武所遗留的脚坑遗迹,是僧人们刻苦练功的见证。</h1><h1> 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西面是地藏殿。</h1> <h1>  千佛殿供奉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故千佛殿又名毗卢阁,佛龛上方“法印高提”匾额,系清代乾隆皇帝亲笔御书。传说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夜宿少林方丈室时,曾问及方丈少林寺的经营状况,方丈实言相告:状况不好,有的寺僧不守寺规,自说三道,影响了寺庙的声誉和信徒的积极性。乾隆遂挥笔题写了“法印高提”四个大字,要方丈告谕众僧,今后如有寺僧不守规矩,将以国法惩办。自此,寺庙走上正轨,香火也逐渐兴旺起来。方丈感念乾隆的恩德,将御题圣谕制成匾额,悬挂于千佛殿。</h1> <h1>  少林寺屋脊上分布神像、怪兽、佛塔等,栩栩如生,动态传神,惟妙惟肖。</h1> <h1>  千佛殿前左侧的这尊达摩祖师与鹦鹉对话铜雕,是2015年一位四川香客,因许愿有灵,第二年送来少林寺感恩还愿的。</h1> <h1>  千佛殿前右侧的这块达摩祖师只履西归图石雕,是日本书画学院和河北省书画学院联合创作,捐赠给少林寺的。</h1> <h1>  我们在少林寺游览期间,巧遇一队双手合十,口念佛经,秩序井然,缓缓行进的信徒。</h1> <h1>  少林寺塔林:位于少林寺西侧,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隋舍利塔1座,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为清塔和宋代不详的塔。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新塔,它是少林寺第二十九代主持漱洗和尚的个人塔,也叫“寿塔”,它是漱洗和尚的弟子们为了庆祝他80大寿而建造的,这座塔的雕刻比较独特,完全是现代化风格。</h1> <h1>  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墓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当时历史条件等因素而定的。</h1><h1>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金完颜亮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元惠宗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修造的菊庵长老塔,明神宗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圣祖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的彼岸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宝藏。</h1> <h1>  辞别登封少林寺,我们赶赴此行的第三站——千年古都洛阳市,游览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h1><h1>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72——499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时间跨度长达400余年,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2870余品。</h1><h1>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工程竣工。整个像龛东西进深38.7米,南北宽33.5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满、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佛龛”,这里共有9尊大像,布局为一佛(卢舍那大佛)、二弟子(迦叶和阿难,高10.65米)、二菩萨、又称二协士(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高13.3米)、二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高10.5米)、两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两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可惜,南壁的增长天王与坚固力士已风化崩圮。</h1> <h1>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由当时的高僧善道及惠简监造。卢舍那大佛(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大佛手肘以下部位的表面已风化,佛像面部方额丰颐,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月眉秀目,两耳下垂,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显现慈祥和善,宛如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佛眼仿有灵性,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像在注视着你,是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典型的外貌等特质完美结合在大佛上,因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传说这是依照当朝皇后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所以奉先寺落成时,武则天亲率群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h1><h1> </h1> <h1>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确实大气漂亮,光拍照不过瘾,得拍个视频,保存其完整的风貌。</h1><h1> 另据洛阳市易经学会数年的现场观察,发现每年冬至的那天早晨6.40至7点半这段时间里,刚升起的太阳会将大佛和他左右两弟子的上半身照得红光焕发,而三尊像的顶部却被月亮映照得淡紫莹莹,这恰是“日月同辉”的奇观,堪称巧合。</h1> <h1>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窟,高、宽各9米多,进深近7米,大约建于唐代初期。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高7.38米,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右侧为两弟子,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额大目,体魄雄壮,身披铠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生动传神。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h1> <h1>  宾阳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石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元恪为他父亲孝文帝元宏做功德而建。它开凿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24万个,后因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直到隋唐才分别完成主要造像。</h1><h1>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8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他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因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岗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两旁侍立两弟子、两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两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h1> <h1>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并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h1><h1>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佛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h1> <h1>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每尊只有4厘米高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在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发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h1><h1>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呈“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优美端庄,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h1> <h1>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道教在龙门地区兴起,道士见古阳洞无主,不忍荒废,便将释迦牟尼像改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神像,因为据传太上老君曾在此修道炼丹,故而古阳洞又称老君洞。</h1><h1>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穹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侧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h1><h1>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并且在龛楣上雕造佛传故事。</h1><h1>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h1> <h1>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的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h1> <h1>  伊阙佛龛之碑:位于宾阳中洞与宾阳南洞之间,碑高4.86米,碑宽1.92米。此碑原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与文昭皇后开凿功德窟的发愿碑文。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阴谋夺取太子李承乾的宝座,遂抹去原碑文,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重刻由岑文本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亡母长孙皇后造像的发愿文,碑额上用篆文镌刻着“伊阙佛龛之碑”六个大字,因此也被称为“伊阙碑”。碑文中对长孙皇后的美德和李泰的孝心大加赞扬,李泰借此造像,表达“潜有夺嫡之意”的政治用心。</h1><h1> 伊阙佛龛之碑碑文楷书,1800多字,笔力挺劲,有博大奇伟之感,是楷书大师褚遂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褚体碑,因此也被称为“褚遂良碑”。康有为曾评价此碑“清虚高简”,刘熙载高赞此碑“兼有欧虞之胜”,伊阙佛龛之碑作为初唐书法的代表作品,是初唐楷书的典范,也是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可惜的是由于人为损坏和自然风化,石碑的许多字迹已依稀难辨。</h1> <h1>  陈抟草书石匾: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一敞口石龛,正壁上嵌有一块北宋著名道家学者、养生家陈抟老祖(公元871年——989年)题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草书石匾。相传此联为天下第一联,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h1><h1> 时间关系,龙门石窟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匆匆游览了几个主要洞窟。但其规模和精美的程度仍然令人惊叹,不愧为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可惜的是历代受到的人为盗凿破坏太严重了,许多头像、碑刻、浮雕均被疯狂盗凿,被日本、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文物商人所收购,加上自然风化,可以说在我国四大石窟中,这里是破坏最严重的。</h1> <h1>  牡丹石:位于龙门石窟山下,它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奇石,底色为黑色,石体上均匀分布了许多或白或绿的晶状体,宛如一朵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开,由此得名“牡丹石”。牡丹石质地细腻,为灰绿岩和白色斜长石混合体,硬度6—7度,属于稀有非金属矿石。</h1><h1> 牡丹石产于洛阳龙门石窟东10余里万安山下的偃师市寇店镇五龙村,此镇因北宋名相寇准在此住宿而得名,牡丹石就深藏在万安山的褶皱中,据专家考证,牡丹石的形成是在15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中,由晶体状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随其他岩浆流动混合而成,其基本的岩石是等同于大理石硬度的石质,那些或散或聚的晶体则是相当于玉石质量硬度的石质,在自然时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灵秀,汇诗情画意之美韵,成为美石中的奇葩。牡丹石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其美,更在于其资源的稀缺性,专家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有中国洛阳此处有极少的储量,且是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其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对应洛阳牡丹的悠久文化历史,被视为洛阳特产。</h1> <h1>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伊河相望。山上建有香山寺,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重修该寺并敕名“香山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临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河南尹捐资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搜集了5千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即今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的白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h1> 我们因行程关系没有去香山寺和白园,只是隔河相望,拍了张照片。</h1> <h1>  第三天9月20日,我们乘旅游大巴赶赴此行的第四站——河南三门峡市,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黄河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此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h1><h1> 进入大坝景区,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前国家主席,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在一块巨石上的题词“万里黄河第一坝”7个鲜红的大字。</h1> <h1>  在景区巨幅壁画——三门峡水利枢纽简介、大坝工程前后对比图前,领队徐导指挥,地接导游小刘用手机为大家拍摄了集体照,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微笑。</h1> <h1>  三门峡大坝,是当年苏联老大哥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 。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宽20.2米,全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坝顶高程353米,水库总容量162亿立方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h1><h1>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平方公里,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89%,来沙量的98%。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2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2014年底,已累计发电235.2亿KW.h,创产值约20亿元人民币。仅发电一项,到1986年就已全部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投资。</h1> <h1>  组图中图一是三门峡大坝修建前的面貌,图二是三门峡大坝修建后的全貌。</h1><h1> 历史上黄河在陕县冲破太行山奔流直下,峡谷河流中的礁石形成了“人门岛”、“神门岛”、“鬼门岛”这三门,故三门峡由此得名(相传这是上古大禹治水时,为疏浚河道,“斧劈三门”所形成),此处河流湍急,白浪滔天,在其前方几十米处屹立着巍然不动的“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镇河石柱)。过去,船只通过三门后就会朝着中流砥柱直冲过去,眼看即将撞礁,惊险万分,在有经验的船工操舵下,中流砥柱前面的回水正好把危急的船推向旁边,与中流砥柱擦肩而过,使船只避开明岛暗礁平安地順流而下。现在的大坝就建在三门上,现在已看不到峻险的三门了,中流砥柱也处在风平浪静之中(图二左下侧),再也看不到以往它力挽狂澜,巍然不动的雄姿了。</h1> <h1>  “一步跨两省.截流石”景点:三门峡大坝连接了河南、山西两省,两省以黄河主河道的中轴线为界划分。当年修建大坝时,特意在大坝上留下一块截流石,作为“一步跨两省”的界石,地上一前一后画着两个脚印,前脚跨入“山西”,后脚还留在“河南”。这样难得的体验机会,谁也不想错过,因而这里成了摄影爱好者打卡的“网红地”。</h1> <h1>  从大坝顶坐二号电梯,可下到五层直达坝底,出电梯门,就见到一条约500米长的分隔墙,将坝下的黄河水一分为二,沿分隔墙一路前行后回望,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大坝上下左右的雄姿概貌。</h1> <h1>  我们游览的当天运气不错,正碰到大坝的两个机组泄洪放水,只见橙黄色的涛涛黄河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蔚为壮观。除了大饱眼福外,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可遇不可求的壮观场面 。</h1> <h1>  廊道水晶宫:分隔墙内部是中空的,在黄河水下面有与分隔墙等长的通道。为发展旅游项目,设计成廊道水晶宫,本来阴暗潮湿的地洞,经五光十色的彩灯照耀,仿佛时空隧道 。水晶宫里还养有金鱼,因赶时间未能前往观看。</h1> <h1>  当天下午我们游览三门峡市的第二个景点——陕县地坑院。首先来到景区大门口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类似城墙的三门式建筑,正门上方是“陕州地坑院”五个大字,门两旁的对联:“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对地坑院特点的高度概括。左侧“北安门”,两旁的对联是:“青山叠嶂贯东连西走丝路,黄河奔腾传今承古缘民俗”。右侧“南安们”,两旁的对联是:“乡情淳朴洞天颐神享淳风,窑院渊源烟火传薪依厚土”。</h1> <h1>  进入大门,是座外面五孔造型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门前的花坛是“迎国庆”的造型。</h1> <h1>  进入民俗文化园,有座照壁上画得是农民兴高采烈,舞迎农作物丰收的情景。</h1> <h1>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院”、“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千多年的历史了。除陕州地坑院外,著名景点还有陕县庙上村地坑院、曲村地坑院、北营村地坑院。地坑院不仅在三门峡陕县有,在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007年,河南陕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名录。</span><br></h3><h1> 我们游览的这座地坑院,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院落,为体现其全貌,我站在院子中用手机拍了视频。</h1> <h1>  地坑院的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具有防震功能,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长方形或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反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h1><h1> 地坑院虽系农家小院,但受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建造还是十分讲究的。其间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村民修建窑院前必请阴阳风水先生察勘,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围绕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并根据宅院的方位性质,确定在某个崖面的中间位置挖凿主窑,供长辈居住,主窑高3至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至3米,一门二窗。建地坑院主窑、门洞窑、灶火窑的位置很重要,也讲究阴阳平衡。造窑孔数也多有讲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九为大,所以九孔院落最多。</h1> <h1>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可以乘凉,挂果季节有新鲜可口的水果吃。地坑院种树特别有讲究,要“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柏手(杨树)”。因“桑”与“丧”同音,柳为丧仗用木,杨树树叶被风吹出的声音恐怖,均视为不吉利。“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因“梨”与“利”同音,榆树称为金钱树,石榴多籽(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栽一颗大槐树,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h1> <h1>  地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行迹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与普通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大地上的建筑迥然不同的风格,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这种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生态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h1> <h1>  地坑院造型装饰,除栽种花草树木、窑洞窗户上贴窗花(也叫剪纸)外,有的还将丰收的成熟庄稼如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黄色的葫芦等这些自然的色彩装饰四周;更有的还会将生活用具,如笠帽、蓑衣、匾干、筛子、箩筐等用来装饰,既美观又可实用,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艺术魅力足的,还会悬挂脸谱等。另外种植于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无论是在枣花飘香的夏收6月,还是8月秋收芒种,那悠远的清香与红艳艳的大红枣儿,都在装饰着黄土窑居村落。</h1> <h1>  陕州地坑院景区出口处的吉祥门,大红灯笼高高挂,祝愿远方来客鸿运高照,福寿双喜。</h1> <h1>  陕州地坑院,除了优先保护传统民居地坑院外,近年还发展建筑了许多地上的商铺和旅游设施,从高处俯瞰,地上商业一条街,整个建筑高低有序,鳞次栉比,已初具规模。</h1> <h1>  随着旅游的发展,商业街的兴起,游客的大量增加,为满足旅游多层次的需要,陕州地坑院景区还建筑了仿古一条街,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色彩艳丽。由于行程仓促,走马观花,惜乎未能详细察看。</h1><h1> 剩下几天的行程,请看《河南行(下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