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自由行(三、西栅的夜景)

连超

<h1>&nbsp; &nbsp; &nbsp; &nbsp;一直听说乌镇的黄昏最美,在西栅的“志愿者之家”把手机充好电后,已是下午4时多,赶忙出来看西栅的黄昏和夜景。</h1> <h1>  出门就是这座小桥,坐在这个小桥上照相,背景是白莲寺塔,很美,所以,很多人在这里排队。</h1> <h1>  这张照片就是在小桥上排队的地方拍照的。</h1> <h1><font color="#010101">从这里往西走,景点已经不多,就是文昌阁和关帝庙</font></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西栅文昌阁是两层楼阁,是明万历年间由镇人沈士茂出资建造。文昌阁是供奉文曲星的地方,古时候,每个城市都有文昌阁,用来保佑学子们金榜题名,文昌与关公合称文武二圣,所以,这里文昌阁与关帝庙相邻。</h1> <h1>&nbsp; &nbsp; &nbsp; 全国关帝庙很多,乌镇在明清时商业繁荣,很多商人经商都会路过乌镇,关公是武财神之一,所以这里的香火旺盛,信徒膜拜络绎不绝。</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这一带是酒吧一条街,据说有五个酒吧。这种起源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西方产物,近年来流行于我国的大中城市,想不到在古香古色的古镇,也扎下了根,真是不得不感叹某些西方文化的渗透力。老树林、老木头酒吧……名字倒是挺古老的。</h1> <h1>&nbsp; &nbsp; &nbsp; 酒吧街往前走,就是著名的白莲塔寺,它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寺中的白莲塔在元朝末年毁于朱元璋和张士诚在乌镇的战争,后历代几经重建,一直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轰然倒塌,存世达760余年。2005年按原样异地复建。白莲塔七级,塔高51.75米,是乌镇最高建筑,登塔上可以看到乌镇风貌和西边京杭大运河,现在只开放到第三层。塔下有个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岸边有个石舫。</h1> <h1>白莲寺塔下一座巨大的鲤鱼铜像,上边一群孩童在玩耍。</h1> <h1>时常可以看到老外的面孔。</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什么鱼,长得像白条鱼,不过个头可比白条鱼大。</h1> <h1>  黄昏终于来了,抓紧时间拍几个就近的风景。</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秋季的黄昏来的快,走的也快,还没来得及拍几张照片,天已经黑了下来。由于是假阴天,所以也没有看到美丽的夕阳,好在夜幕降临之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我没有看到过的景色,我几乎惊呆了。</h1> <h1>  果然名不虚传,乌镇的夜景极美,它是完全不同于白天的一种感觉。但见,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小桥、一条条穿梭往来的乌篷船、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和微波荡漾的碧绿河水,在点点星光和璀璨灯火之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人间最古老、最朴实、最美妙、最天然的画图。漫步其间,你仿佛穿越了时代,走入了悠远的清明上河图,你仿佛远离了喧嚣尘世,走入了静谧安闲的仙境。真是不知道用哪些华丽的词汇来描述乌镇夜色的美了,还是看看我拍的照片,体会一下吧。</h1> <h1>  白莲寺塔是西栅景区的尽头了,我们一边观赏着迷人的夜景,一边开始往回走,路上,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h1><h3></h3> <h1>&nbsp; &nbsp; &nbsp; &nbsp;乌将军庙。乌镇出了很多文人志士,其中百姓最崇敬的就是唐代的乌镇守将乌赞将军。唐宪宗年间,镇海节度使李琦举兵反叛,时任乌镇守将乌赞,为避免生灵涂炭,率兵抵抗,因寡不敌众,战死乌镇,百姓感其恩立庙纪念。相传乌镇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乌将军而起的。据说庙里边挺大,庙内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见证了历史、充满了神奇传说的千年古银杏树,可惜白天没有走到,晚上已关门,只看见了门前已经有四五百年历史的一对石狮子,还有两边门上的“御甾”和“捍患”四个大字,意思是“抵御灾难、保卫平安”。</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温都元帅庙。传说古时一个秀才为救百姓免于瘟疫,劝百姓不要喝有毒井水,自身不幸中毒而亡,玉帝闻之封其为“温都元帅”百姓感其恩,建“温都元帅庙”和井亭,供奉神像,祈求保佑乌镇百姓不受瘟疫侵扰。柱上对联写着“护乡民爱心齐日月,避瘟疫壮举感天庭”。外观看温都元帅庙没有乌将军庙面积大以及气派,香火也不如乌将军庙,看来老百姓还是相信历史的真事,重于相信神话传说。</h1> <h1>夜间仍在营业的店铺。</h1> <h1>我还以为“民国时代”是一座博物馆呢,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饭店。</h1> <h1>夜晚的游人好像比白天多。</h1> <h1>如此硕大的锦鲤,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据说大的有80-90公分长,看来每天游客是尽情的喂,鱼儿是尽情的吃,体态是尽情的长啊。</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乌镇景区有个不同于其它景区的特点,就是保留和传承了很多传统的古老工艺,并且有很多展示,比如之前我参观过印染坊、酒坊、竹编等,晚间游览我又遇到了几个作坊。</h1><h1>&nbsp; &nbsp; &nbsp; &nbsp;叙昌酱园是西栅里的一个景点,乌镇最早的酱园,生产豆瓣酱、酱油、酱菜。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白天没有走到这,晚上已经关门,这个酱园属于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型,做酱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要泡豆、制曲、发酵、晒酱等一系列流程。民国期间叙昌酱园的酱品产量和质量在乌镇同行中排第一。这些斗笠状的盖子盖的是酱缸,里边装满了酱,晴天时工人把斗笠取下,在阳光下暴晒,晒得时间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走到这里不知是精神作用还是真实存在,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酱香的味道。</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距叙昌酱园不远,有个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性质,门前展出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嘉靖年间(1550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是浙西唯一一家,生意兴隆、发展很快,后来被朝廷定为专门冶炼进贡朝廷膳具的官家冶坊,这口大锅就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做出来的,展示了沈家冶炼的高超技能和经济实力。据传沈家用这口大锅煮了三大锅粥,连续三天,施粥于贫民,而且每年春节,都为过年困难的贫民送上一晚热气腾腾的暖肚粥隆冬时节,受到当地百姓称赞,消息被乾隆皇帝得知,点头称道:“天下第一锅,普济天下人”,因此,这天下第一锅就流传至今。这里的建筑有个独特的地方,所有房子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冶炼时火花飞溅到木料上,酿成火灾。</h1> <h1>木心博物馆的夜景。</h1> <h1>乌镇大剧院的夜景。</h1> <h1>元宝湖,这里距西栅出口不远了。</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一天半的乌镇自由行结束了,游览了乌镇景区的大部分景点,但也只是走马看花,要想看的更全一些、更细一些,最好是三天时间。本人文笔和摄影水平有限,实在无法全面准确的描述乌镇的美,有时间,你还是亲身体验一下吧。</h1><h1>&nbsp; &nbsp; (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