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台湾

忠平

<h3><br></h3><h3> 宝岛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期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h3><h3> 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我与孙建忠等(原九华山工作过的老同事38人),随安徽省青旅来到台湾省台北市,沿西往东环岛,历时8天,绕了一大圈。</h3><h3> 台湾之旅,是我们这代人多年的梦想。</h3> <h3>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接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h3><h3>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50万。</h3> <h3>历史,见证!</h3> <h3>老蒋来台建造的迎宾馆</h3> <h3>  首站,野柳风景区。时逢下雨,为我们团洗尘。</h3> <h3>有好心情,就会有好风景。</h3> <h3> 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一个突出海面的岬角,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野柳龟。</h3> <h3>位于台北市中心的101大楼。</h3> <h3>中台禅寺</h3> <h3>邵族,是台湾人口最少的一个名族(283人)比大熊猫还少。</h3> <h3>原宋美龄故居。</h3> <h3>玄光寺</h3> <h3>文武廟</h3> <h3>台湾日月潭</h3> <h3>金门女将</h3> <h3>四季卖梅花冰老阿婆。</h3> <h3>吃过台湾大餐</h3> <h3>离开饭店,台胞依然不舍。</h3> <h3>巧遇外国小朋友,深感亲切。</h3> <h3>台湾阿里山</h3> <h3>见到了三代木</h3> <h3>到西子湾,远眺巴士海峡,(对岸是菲律宾)。</h3> <h3>台湾高雄市,老韩在此当市长。</h3> <h3>现在是台湾第三大城市。</h3> <h3>台湾猫头石,她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的分界线。</h3> <h3> 奇观,水往上流。原是都兰部落阿美族人,在1870年灌溉农田而开辟的水圳。现又名《都兰四号圳》。</h3> <h3>观光小火车。</h3> <h3>太鲁阁公园</h3> <h3>台湾西海岸</h3> <h3>台湾东太平洋海岸</h3> <h3>台湾东太平洋上见到冲浪勇士</h3> <h3>台湾故宫博物馆</h3> <h3>  翠玉白菜,东坡肉石,(传真品现存南越)毛公鼎被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h3> <h3>巧遇台湾青少年。</h3> <h3>亮点,电动车有序停放</h3> <h3>台湾慈湖</h3> <h3>台湾宪兵每一小时换岗,守护老蒋陵寝。</h3> <h3>孙中山生气了,你这校长怎当的……?</h3><h3>盼宝岛台湾早日回归大陆,实现祖国统一!</h3> <h3>返程造访台大。</h3> <h3>美女们游览台大。</h3> <h3> 对我来说,现实中的台湾十分农村,很多房子都已老旧,无论是刚开始到台湾或者到结束行程之后,对于台湾我都有点失望,台湾大概就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地方而已。 </h3> <h3>首站旅店。</h3> <h3>这是我们坐的福车,停哪均有小狗陪伴。</h3> <h3>地导郑竹翔还有点不舍。</h3> <h3>痴迷摄影人李秋生</h3> <h3>潘树生与老伴小憩。</h3> <h3>程慧与驾驶员张合影。</h3> <h3>同行孙建中,金晓林。(摄影爱好者)</h3> <h3>感谢安徽青旅小汪,黄山周领队,台湾阿忠付总,阿翔地导,驾驶员张师付。</h3> <h3>购了几合宝岛土特产品,珍藏地导阿翔赠的同行签名台湾地图,以此祖国统一之日美妙回忆。</h3> <h3>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老师斧正。</h3><h3>2019年11月10日</h3><h3>部分文字摘抄网络</h3><h3>摄制★忠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