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杂记:长缨在手缚苍龙——空军子弟参观“英雄营”侧记

王凯

<h3>  10月31日,深秋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京郊大地枫叶红遍,银杏金黄。随着早高峰的车流,一群来自空军育鸿小学的同学,从城里出发,来到位于怀柔雁栖湖畔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某部二营营区。</h3><h3><br></h3> <h3>  这是一支极富传奇色彩,又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的英雄部队,这支组建于1958年12月26日的地空导弹部队和它的首任营长岳振华叔叔,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多项第一:</h3><h3><br></h3><h3> 1959年10月7日,北京通县,首次用苏制萨姆一2地空导弹击落美蒋RB_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先例。是公认的世界之最;</h3><h3><br></h3><h3> 1962年9月9日,江西上塘,第一次击落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h3><h3><br></h3><h3> 1963年11月1日和1964年7月7日,在江西上饶和福建漳州,再次击落两架U2,是我军唯一一支击落三架U2高空侦察机的地空导弹部队;</h3><h3><br></h3><h3> 1963年12月26日,国防部授予岳振华“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成为地空导弹部队受此殊荣的第一人;</h3><h3><br></h3><h3>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二营全体官兵,是毛主席唯一一次接见我军整建制的部队;</h3><h3><br></h3><h3> 1968年3月22日,广西宁明,第一次击落美制147H无人驾驶侦察机;</h3><h3><br></h3><h3> 二营是我军唯一一支有六位元帅视察过的营级单位;</h3><h3><br></h3><h3> 岳振华是我军唯一一位大校营长,也是唯一一位被三位元帅联合宴请的军人。</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同学们参观营史馆</h3> <h3>英雄营现任教导员为同学们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h3> <h3>被击落的U2飞机残骸</h3> <h3>满满的荣誉</h3> <h3>紧张备战期间,岳振华叔叔赋诗明志</h3> <h3>中国邮政发行的岳振华纪念封,据说在集邮市场一票难求</h3> <h3>  图文至此,简单介绍一下地空导弹部队的组建背景和战斗概况。建国后,被打到台湾的老蒋不甘心失败,时刻梦想反攻大陆。1953年,国民党空军情报署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签署协议,利用美制P—2V、B—17飞机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频繁的侦察和侵扰,还出动RB—57A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纵深地区实施战略侦察,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国防安全。</h3><h3><br></h3><h3> 由于高空侦察机飞得高,速度快,普通高炮部队对它束手无策。而我国当时没有自行研发地空导弹的能力,只好求助苏联,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组建了四个地空导弹营,隶属于空军。</h3><h3><br></h3><h3>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空,区区四个营的兵力,要想把敌机打下来,比大海里捞针还难。怎么办?第一靠智慧,按照敌机侦察轨迹,飞行规律,推理演绎出下次敌机最有可能出现的位置,然后提前设防,守株待兔。第二靠过硬的技战术水平。二营在岳振华营长的带领下,刻苦训练,不但全面掌握了苏联教官所讲的各种技战术要领,而且勇于打破权威,突破极限,硬是将苏军规定的萨姆导弹发射时间缩短了百分之七十,创造了克敌制胜的“地空导弹近快战法”,取得了击落敌机5架的辉煌战绩。</h3> <h3>  岳鹏,岳振华叔叔的儿子。同学们能来参观并获热情款待,他是首功一件。子承父业的他,也曾在英雄营服役,回到老部队,岳鹏同学笑的很灿烂</h3> <h3>作者本人与营领导合影留念</h3> <h3>  同学们与营领导合影留念。感谢你们的接待,感恩你们的付出,感触今天的收获</h3> <h3>  离开营区,雁栖北望,但见湖光山色,碧空如洗。湖面一只小舟从远处飘过,在五彩斑斓的映衬下,显得亦真亦幻,妙不可言,仿佛置身画中。所有的美好,都会有人付出,你身处的这个相对舒适安宁的环境,一定是别人奋力撑起的一片天,努力开拓的一方土。</h3><h3><br></h3><h3> 我们身后的营区,就是这样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