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之梁家河篇

贝博纳

<h3>  红军到没到过梁家河,我没有考证。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家河村所在的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2年3月,陕北地区第一支红军游击队就是在延川县成立的。据史料记载,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延川人民积极参军参战、送交公粮、担架运输、支援前线,以数以万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革命,有千余名先烈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h3> <h3>⏸梁家河游客接待服务中心</h3> <h3>  昨天下午,我们从永坪镇下来直接来到了延川县,当晚就住在延川县城。因下一站我们要到延安,而梁家河村是延川至延安的途经之地,所以,到梁家河看看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 </h3><h3> 梁家河村,隶属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多年以前,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那时候,村里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北京插队知识青年的到来,才打破了梁家河村原有的静谧。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村庄,走出了我们新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从此,这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的视野,梁家河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h3> <h3>  梁家河村距离县城约有二十公里,一条漂亮的山村公路直通那里。早上不到八点钟,我们就到达梁家河村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中心位于梁家河村的沟口,距村子还有五公里。这里建有一座大型停车场,停车场的边上是一溜售卖当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的摊点。可能是考虑到村里停车困难和便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吧,所有的游客必须乘坐游客中心统一安排的摆渡车才能到达村里,外地车辆是不允许进村的。摆渡车往返车票是每人十元。 </h3><h3> 仲秋的梁家河村,晨雾缭绕,空气清新。村子掩隐在一条狭长的沟道里。坐上摆渡车从沟口往里走,沟道时宽时窄,沟岔纵横,梁家河村就在这条狭长沟道的最后面。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上面全是陡峭的黄土山。</h3> <h3>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有一千七百多万青年学生响应号召,离开城市奔向农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的人生历程。 </h3><h3> 1969年1月,来自北京的两万六千多名知识青年,分批乘火车,倒汽车,再换毛驴车、平板车,下乡插队到了陕西省延安市的各县、各公社、各生产队。不满十六岁的习近平等十五名知青被分配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是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从那时起,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插队生活。</h3> <h3>  也许延安,对于知青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向往之地。巍巍宝塔山和滚滚延河水会激发起他们豪迈的革命热情。当汽车载着他们从铜川沿着盘山公路一路颠簸到达延安,他们的兴奋感便被失望所代替了。之后从延安再到各个生产队的知青点,依然是山道弯弯,依然是尘土飞扬,他们在北京时对于延安的那份向往和激动,也随之迅速地冷却下来。然而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吃惯了大米白面,在陕北这个贫瘠的地方,不但吃不到大米白面,就连玉米窝头也难以为继,许多人都是饿着肚子上山种地。这些北京知青,不仅不会种地,就连饭也不会做。</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梁家河村的饮用水取自河岸边开挖的渗水坑,进入夏秋多雨季节,常被洪水淹没。这样的临时水源既不方便,也不卫生。1973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下了这口深水井,至今仍是村里的饮用水源。</h3> <h3>  城市与农村、繁华与贫困的差别,美好想象与严酷现实的差距,同样考验着刚刚迈入青年门槛的习近平,也给他第一年的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h3><h3> 那是一个被撕裂的年代。那时的处境对习近平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他的父亲习仲勋遭到批判关押,母亲被下放,姐姐去了内蒙古……,自己又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遭是不信任的目光。最初的他感到十分孤独,和这里有一种“距离感”。这时候,如果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不到升华,就会处处怨天尤人。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特别能吃苦,能顶住压力,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于是,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 </h3><h3> 习近平回忆道:“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h3> <h3>⏸村民新居</h3> <h3>⏸打谷场</h3> <h3>  孤独的生活,让习近平养成了刻苦读书的好习惯。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记得,习近平刚来时带了两个箱子,除了几件衣服外,里面装的都是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中,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也在看。白天他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习近平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梁玉明说:“社员有烟瘾,他有书瘾。”</h3> <h3>⏸梁家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h3> <h3>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将生活的磨炼概括为过“四关”(在2004年8月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记者专访时,他又加了生活关,变成了“五关”)。他这样写道:“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六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让我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二十岁那年,又选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已认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h3><h3> 到梁家河两三年后,习近平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座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他不仅渐渐地对所有的农活都熟悉了,也适应了农村那种极高的劳动强度。像春天给地里送粪,一担有七八十斤,他一口气能挑到几里外的山上;夏天担麦子,两大捆一百多斤,十里山路也能一口气走完。</h3> <h3>⏸梁家河村史馆,建于2012年,原为梁家河小学旧址。该馆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插队时的激情岁月;改革开放后梁家河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奋斗史实。</h3> <h3>  1974年1月10日,习近平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文安驿公社革委会批准了习近平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 </h3><h3> 习近平担任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克服了许多困难,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为乡亲们解决了烧柴、点灯等实际生活问题。为此,1975年在陕西省召开的现场会上,习近平作了经验介绍,《延安通讯》等刊物通报表彰了习近平和梁家河大队,共青团延川县委号召以习近平为学习的榜样。</h3> <h3>⏸1969年,延川人民就像当年敲锣打鼓迎接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一样,热情地迎接北京知青。当年农村的生活极为困难,但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宽阔胸怀的延川人民,再次扭起红火热闹的秧歌,欢迎北京知青的到来。他们肩挑背扛知青的行李,翻越在通往村庄的黄土山路上。这一幕场景成为许多北京知青永远的记忆。</h3> <h3>⏸梁家河的十五名北京知青名单。右边图片是当年知青劳动的场景。</h3> <h3>  习近平曾讲过一个故事:“当时,延安地区有三万北京知青,我是第一个当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北京市奖励给我一辆三轮摩托车,我一看,这车在村里没什么用,开都开不进去,换个实用的东西吧。后来,开着它到了延安,找到延安农机局。我说,这辆三轮摩托车是北京奖给我的,我想跟你们换几件农机具。他们听了很高兴,当时那辆摩托车在延安也是很紧俏的,最后换了一辆东方红5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一台磨面机、一台扬场机、一台碾米机和一个潜水泵,都很实用。”</h3><h3> “很实用”的除了这些农机具,他带领社员们先后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还打了一口甜水深井,如今被称为“知青井”。现在梁家河村民使用的自来水,就来源于这口井。</h3> <h3>  1974年,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就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第二年秋天,习近平迎来人生的转机,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当时录取的方式是考试加推荐,家庭成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习近平选择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县里将习近平报了上去,但是一触及敏感的政治审查,地方和学校负责招生的人都犹豫了。这时,习仲勋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出具了一份证明,冲开了那道似乎难以跨越的“政审关”——“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再没有争议了,习近平实现了他的大学梦,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h3><h3> 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告别那天令他终身难忘:“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但是都没有吵我,因为我在里边睡觉,他们静静地等。”当时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落泪。那天全村人都没有上山干活,排着长队为他们的习支书送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四十多里送他来到延川县城。第二天,他们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纪念照。照相花了五元五角钱,习近平要付钱,可大伙儿不让,最后你三角他五毛凑够了这些钱。习近平和乡亲们的这张合影,至今还留在梁家河村的很多村民家里。</h3> <h3>⏸铁业社</h3> <h3>  带着对梁家河深深的牵挂,习近平离开了。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h3><h3>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h3><h3>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h3> <h3>⏸沼气池</h3> <h3>  离开梁家河四十多年来,习近平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他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民回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两次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第一次是1993年9月27日,还是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时隔十八年回到了梁家河。他走遍全村挨家挨户看望了乡亲们。第二次是2015年2月13日,已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四十年过去了,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的名字,谁家住在哪一口窑洞,谁的大名小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h3><h3> 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与乡亲们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h3> <h3>⏸每天来知青旧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h3> <h3>  如今,梁家河的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当年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现在变成了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陕北乡村印象、知青岁月记忆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景区。</h3><h3> 2015年5月1日,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当日,接待游客就突破六千人次。据村民讲,乡村文化旅游公司现有员工一百多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梁家河村民,只有讲解员、财务人员等专业人员是通过社会招聘的。仅2017年梁家河村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两千八百二十万元,人均纯收入达两万零八百多元。除大搞乡村文化旅游外,村里还成立了养猪、苹果等专业合作社,加上小商品生产、农家乐等,各种经营形式聚合在一起,梁家河村进入了一个共同致富的发展轨道。</h3> <h3>⏸习近平当年住过的窑洞</h3> <h3>⏸1974年12月22日,文安驿公社赴延川县参加第四次团代会全体代表留念。后排右四为习近平。</h3> <h3>⏸中间的照片是1975年10月8日梁家河村民欢送习近平上学留念时拍的照片。</h3> <h3>⏸代销店</h3> <h3>⏸梁家河书屋</h3> <h3>⏸梁家河留念</h3> <h3>  走在梁家河柏油铺成的村道上,看到那些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窑、漂亮的路灯、绿油油的菜园……,心中升腾起一股青春奋进的力量。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走进新时代,这个被习近平视为第二故乡的小山村,正在续写着令人向往的新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