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特别的眷顾--俄罗斯(上部)

西北偏南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出入境大厅,黑压压的人群挤在这里,由于北京与莫斯科时差五个小时,算起来我们今天渡过了29个小时,可是还要等待验证身份。疲惫、焦躁的人与俄罗斯人不紧不慢的工作效率形成极大反差,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团终于都进入俄罗斯境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晚入住的四星酒店是俄罗斯1980年举办奥运会修建的运动员村,是莫斯科伊兹麦罗沃大酒店‘一只蚂蚁’的谐音,一共五栋,按希腊字母α、β、γ、 δ 、 ε,命名,我们住其中的α。</font></h3> <h3>第二天周六,吃早饭的地方是切尔基左沃大市场,曾经的中国倒爷乐园,当然也是他们的伤心地,普京上台把这里取缔了,如今只剩下尖顶的建筑和给我们提供中式早餐的几个商家。</h3> <h3><font color="#010101">地导带我们去卡罗明斯克庄园,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穿过一大一小的桃顶圆拱门是大片自然生长的草地和树木,我们来的很早庄园里人不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第一座教堂喀山圣母大教堂(开始了教堂之旅),白色的主体建筑,鼓包(俗称洋葱头)是蓝色的。</font></h3> <h3>第二座耶稣升天大教堂是1530年为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诞生而建的,全白色石质塔形锥顶建筑,旁边是16世纪建造的圣.乔治钟楼。</h3> <h3>信步走在莫斯科河河畔,静静的河水流淌,河面上飘着弥漫的轻纱。</h3> <h3>时而有游人光着膀子晒太阳,据说莫斯科这样的天一年只有80天,阳光如此宝贵,尽情享受吧。</h3> <h3>往回走一条小路通往一座木制结构的极为普通的彼得小屋。</h3> <h3><font color="#010101">有一个铁锚记录下爱好航海和造船的彼得大帝在这个庄园里度过的快乐童年时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乘车去第二个景点:位于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典型的斯大林时期的建筑:庄重,宏伟,高大,方正,对称,最上面中间有个尖,让我联想到建于五十年代的苏联展览馆以及旁边的莫斯科餐厅,1958年改叫北京展览馆,餐厅的名字依旧简称‘老莫’,典型的中国苏联式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吃过午餐,前往码头登游轮,在手风琴伴奏下,美丽的俄罗斯姑娘以最隆重的礼节:‘面包和盐’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中国游客和法国游客为主),游轮的摄像记录下旅程的愉快开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客聚集到顶楼甲板,参加欢迎仪式,介绍了船长和各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俄罗斯姑娘和帅小伙,香槟加甜点,微风吹过真让人陶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船在莫斯科河上行驶,两岸绿树成荫,当地居民在晒日光浴、野餐,有人在河里自由的游泳,一艘快艇掠过水面,穿着三点式的女郎兴奋的尖叫,今天是休息日尽情的享受这阳光灿烂的日子吧。</font></h3> 第三天 周日<br>游船自助早餐:水果、牛奶、果汁、咖啡、各种肉肠,面包、点心丰盛可口,早餐后,在游船各层的甲板上站满了睡足了、吃饱了的我们:照相的,看风景的,聊天的,锻炼的,发呆的……,烟友们则聚在三层的船尾指定吸烟区。<br> <h3><font color="#010101">始建于1148年的乌格里奇古城,俄语是“拐角”的意思,因其地势而得名,我们离船上岸跟着当地导游参观:季米特里喋血大教堂是在王子被暗杀的地点修建的,沙皇伊凡雷帝的儿子,在乌格利奇市神秘死亡,甚至抬王子的担架也保存着,一只银质的小圣骨匣里,盛放着王子死时手里握着的几粒胡桃,红色的主体教堂,窗框是白色装饰,兰顶上缀满金色星星,红色代表鲜血,白色表示纯洁无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里有一个大钟,当地居民认为这个鈡是不吉利的,皇子因它而死,所以被摘下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心花园里,有一个列宁的塑像注视着这个只有五万人口的城市,(顺便提一下俄罗斯人口密度只有8.5人/平方公里,)他的前方是二层楼高的市政府,游船从乌格里奇拐了个角向东南方向驶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39年夏,在伏尔加河修建乌格里奇水库,将大半个卡利亚津市和附近的村镇淹没了,其中包括尼古拉耶夫教堂,不过建于18世纪末的钟楼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被用作航标,至今仍然矗立在水面上,钟楼的底层由于多年浸泡在水里,损坏较严重,为防止坍塌,在周围筑了一个人工小岛和停靠小船的木码头,现在这个钟楼已经成了伏尔加河上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font></h3> 第四天 周一<br>早晨八点到了建于1010年的雅罗斯拉夫尔,这是古罗斯的发祥地,金环城市之一,引以当地人为之骄傲的是比莫斯科建城还早100年,当然还有第一个女飞行员,俄罗斯的第一座剧院,第一辆无轨电车、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皆出于此。 广场的中心是城市的建立者智者雅罗斯拉夫大公手捧微缩修道院模型的雕像,就是这个雕像出现在俄罗斯面值第二大的新版1000卢布纸币的正面,一头扛着斧头的熊作为城市最早的标记,中心广场无名烈士墓,象征烈士生命的火焰在燃烧。<br> <h3><font color="#010101">然后去了一个小教堂,四个男士的唱诗班和声很好听(内容不晓得接着就是卖光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白色的错落有致的乌斯宾斯基教堂,金顶鼓包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前方的“建城纪念石”上刻着:“1010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在此地建立了雅罗斯拉夫尔城”,当地民间传说,这块巨石有两百万年了,还说可以用来治病,教堂前是黑色的“圣三一”塑像,据说这是俄罗斯唯一的“圣三一”石像。</font></h3> <h3>站在由八根白色圆柱,支撑着绿色圆顶的凉亭里,放眼望去,伏尔加河与科托罗斯尔河交汇处,“熊的拐角”尽放眼底。</h3> <h3>俯瞰下面的文化休闲公园,人少得可怜。</h3> <h3>跟着领队进入又一个教堂,举行了一个十八世纪的舞会。</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伴把他的处女跳献给了俄罗斯姑娘,不过教堂大多大同小异,然而,在教堂的这个氛围里,感受到心灵都得到了净化。</font></h3> <h3>进了几个教堂?听了多少唱诗班的演唱数不过来哦,也难怪雅罗斯拉夫尔市最好的装饰就是它的教堂,我总结出一句话:“俄罗斯的地名非常长,真正游览的地方就是教堂”。我的美篇也因此而得名。</h3> <h3><font color="#010101">一座60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有34个教堂,80%人信仰东正教,正是这种信仰,使得俄罗斯民族有很强的凝聚力。</font></h3> 自由活动时,我们经过小广场,走到一个菜市场,菜市场里生鲜菜肉很丰富,商户很热情的招呼我:‘madamu,’<br>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全球流通,购物不成问题。<br> <h3><font color="#010101">无意在马路旁看到这个广告牌,上面的‘CCCP’是否看着很熟悉,生在四十年代的人上学时大多学习俄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前苏联的简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3:45回船,游船到雅罗斯拉夫尔后掉头向北去往拉宾斯克水库,这时我们已经离开了伏尔加河,而伏尔加河从雅罗斯拉夫尔流向东南方向,到喀山再偏向西南流去,最后流入里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五天周二,本想早起看日出,结果起晚了,介绍一下船餐,预先给个菜单自己点,在餐桌前坐定,waiter问:“tea or coffee?”然后依次上:开胃菜,汤,主菜,甜点,水果,开胃菜一般是蔬菜沙拉,主菜有牛排、猪排、烤火鸡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伴的观点:‘口味合不合适是次要的,旅游就要体验各个国家的饮食,’我补充:‘我们吃的是文化、是仪式,更何况西餐很卫生。’</font></h3> <h3>我们桌的服务生是个帅小伙,脸上永远灿烂的微笑,一道道的上菜,再把盘子一个个撤去,真有点贵族般的享受,这几天吃的都不带重样的,红酒和伏特加另外收费。</h3> <h3><font color="#010101">就看这摆盘的造型,是不是馋涎欲滴,胃口大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船向北走到格里茨,小镇只有500人,我没有听错吧,我们这一个游船就有300多人,码头上还停靠着另外三艘游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乘车到著名的基利尔别罗茨修道院,(是男士修道院)传说基里尔道士60岁时徒步来到这里,建立了这个修道院,90岁去世,俄罗斯普京总统2001年也来到这里,以我俗人的眼光看修道院的围墙像监狱一样高大坚固敦实,两墙夹角处有一个圆形的建筑(塔楼)就像碉堡,白灰脱落的地方露出里面的红砖,昔日的喧哗不在,院落内显得更加空旷,只有我们这些匆匆而过的游客走在铺着卵石的土地上扬起了灰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修道院建在浩瀚的白湖旁,湖水清澈,据说因湖底的沙子是白色而得名,大家专注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font></h3> <h3>在朋友的帮助下摆拍了这张照片。</h3> <h3><font color="#010101">基督诞生教堂位于舍克斯纳河左岸的克罗希诺镇,是18世纪末建造的一座石头教堂,1961年,在修建伏尔加——波罗的海水道时,河水淹没了克罗希诺村镇和沃洛格达州白湖地区的几个村镇,仅剩下这座残败的教堂,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中,墙体已受到严重破坏,夕阳照耀下,留下孤独的美。</font></h3> 第六天 周三<br>下午2点参观驾驶室,听英俊的船长介绍:我们乘坐的MS CHICHERIN号游船,船长167米,宽16.7米,高13米, 1988年建于东德的帕森堡,排水量3830吨,157个船舱可容纳330人,工作人员102人,现在我们行驶在奥涅加湖上,吃水线显示50米,往前水深将达到100米。<br>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五点,来到位于浩瀚的奥涅加湖中的小岛——基日岛,踏上这个小岛,来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乡村,尖顶原木搭建的小屋简洁古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室内的瓦罐、纺车、摇篮,还有随意放在壁炉(兼有炉灶功能)旁的鱼叉,好像主人刚刚离去。</font></h3> <h3>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远处散落着建于19世纪的牧舍、粮仓、磨坊、仓库、风车,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物组成了一个美妙的原木建筑群。</h3> <h3><font color="#010101">收割后的麦草让我想到了一幅著名的油画,【拾麦穗的女人】,于是扮作画中的女人在草垛旁拍照;</font></h3> <h3>晚上举办海盗晚餐,每个人都装成海盗,有扮成独眼龙的,有的在脸上手上身上画上刺青,有的头上插了羽毛,反正怎么怪异怎么恐怖怎么来。</h3> <h3>八点整威猛的海盗头戴着拿破仑式的帽子,上面有骷髅头领着妖魔鬼怪来了,餐厅里顿时像开了锅,人们追逐着海盗,而不是海盗追逐着大家。</h3> <h3>海盗用餐巾布做的剑刺杀,拿橡皮大棒子轮杀,旅客则做出各种各样的死亡姿势,总之死了比活着还开心。</h3> <h3>菜肴还是很丰盛,不过人们的专注点已经不在吃饭上了,饭天天有,海盗难得遇上,先过把被杀被打的海盗瘾吧,管他是真的还是假的。</h3> <h3>晚餐过于兴奋,玩出一身汗,老伴儿到甲板上吹吹清新凉爽的晚风,很晚才回到船仓,结果半夜就发起烧来。</h3> <h3>第七天周四,在曼德罗基岛上,有游船公司安排的草原BBQ,因为老伴生病我们没上岛,导游把餐食给我们送上船。</h3> <h3>在船上的最后一天,举行船长晚宴,菜肴依然精致丰富,晚宴过后,游客表演节目。这是我们团的成员,当然不是在船上拍的。</h3> <h3>游船之旅很轻松,晚上睡在船上,白天上岛参观游览,行李放在船舱里;游船行程即将结束,将要开始的是陆地之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