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年底将至,一些职工发现,最近月收入和以前差不多,但扣缴的个税却增加了不少,缴纳的个税呈现“前低后高,逐月增加”的现象,感到很困惑。不断有人打电话到财务科询问:“每个月工资差不多,为什么这个月扣的个税比上个月多了?”<br></p> 那为什么会出现“前低后高,逐月增加”的现象呢?<br>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因为:新税法对工资、薪金实行“累计预扣法”和“按年汇算”。个税改革前按月计算,只要收入差不多,每月扣税也差不多,改革后,应纳多少税,是按月累计而不是按月计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所谓“累计预扣法”是指:每月预扣预缴税额是按截至当前月份的累计收入来找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算出当月止累计应预扣税款,再减去上月止累计已扣税款即为当月应预扣税款。</p><p> 随着月份增加,累计收入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税率跳档,一部分收入按高税率计算个税,导致“前低后高,逐月增加”现象。 </p><p></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举例说明:李某2019年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11000元,只享受了一项每月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每应纳税所得额=11000-5000-1000=5000元。</p><p> 按老政策“按月计算法”:1-12月每月交个税290元,全年缴个税3480元。</p><p> 按现行政策“累计预扣法”算:</p><p> 1-7月每月预扣预缴个税150元,</p><p> 8月预扣预缴个税430元,</p><p> 计算公式=40000*10%-2520(速算扣除)-1050(1-7月累计)</p><p> 9月预扣预缴个税500元,</p><p> 计算公式=45000*10%-2520(速算扣除)-1480(1-8月累计)</p><p> 10-12月每月预扣预缴个税500元。</p><p> 全年预扣预缴个税3480元。</p><p> 全年所缴税款两种方法计算均是3480元,按月计算法,每月税款相等,而累计预扣法,则是前低后高,前面的月少缴,延缓了税款交纳税,对大家更有利。</p></font></h3> <p> 还有一个好处是:“累计预扣法”下,如果专项扣除信息未上传,错过了当月个税预交专项扣除,在上传信息当月,计算个税时会按累计月份计算专项扣除金额,减少税款。</p><p> 另外,只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当年预扣税款总额与应纳税额一致,无须汇算清缴。</p><p><br></p> <h3><font color="#010101">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财务部</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