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一、门球战术防守十则</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br> </font></b><b><font color="#167efb">没有有效的防守,就不会有成功的进攻。防守同进攻一样,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安践证明,门球防守战术比之进攻战术要复杂得多。一个球队水平的高低,往见之于防守能力的强弱。强者,衔接有序;环坏相扣,套略成熟。弱者,前后脱节,调动无方,漏洞斥多。</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font></b><b><font color="#010101"> 1、封堵一门。</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一门球,主要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战术,未过一门球的球进门后,通过门后接应球擦边奔袭,夺取关隘和运谢强攻,其威力可覆盖全场。一门堵截战术,一般用于两种情况:在“过渡区“有对方的一个或多个球集结;有己方球在“过渡区”附近。为此,将己方球传送到一门后20-50厘米正对球门,堵塞对方未过一门球的通路,使其进门后碰撞门后球,不能落位于”过渡区”,从而降低或丧失攻击能力。如果已方有未进一门的球,而这个球进了门,那将是一个极大的收获。</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font></b><b><font color="#ff8a00"> 2.避免自“杀”。</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门球比赛中,双方的各5个球依号衔接,构成了球队的攻防体系。若发生自杀”,出现一个或多个球在场外,就出现断档断层。对方则利用己方球在场外的机会,运用王牌球攻击,就使己方处于被动挨打境地。自“杀”是门球比赛的大忌,因为一球出界等于停打两杆。自球出界,给对方提供了王牌球的机会,使己方丢掉了续击权。就一个球队而言,比赛中发生自“杀”,虽在个别人身上,而个别人也不是每场球都发生。此问题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是球队内在因素的外部表现,即队员的思想紧张和队员的技术不过硬所致。因此,教练员组织战术时,要提醒队员细致操作,竭尽全力避免自“杀”,防止己方的攻防链断接。</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font>3、以内驱外。</b></h1><h1><b><font color="#167efb">当己右处于优势时,为了防止被撞击过的对方球闪出界后就地压线,可将其贴近己方的线内球闪出界外。对方的界球迫于我边线球的威慑力不敢就地压线,只好长线进场到他处,而这个球的落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压到线上,因此该球极易被我方派遣球打掉。由此可见,驱走对方一个压线球也就减弱了对方的攻击力,这对我方来讲是一种便宜的防守所得。</font></b></h1><h1><font color="#ff8a00"><b> 4.严防过密。</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在比赛进程中,之所以出现球扎堆,首先传送球到位的落点不符合战术要求,特别是在杆球没有角度或条件连攻,就会名送几个球实现缩距接力。但是,多数球队成员参差不齐,因此有时击球员送球时方向和力度运用不好,就出现了错位球、“眼睛球”、等腰三角形阵势。其次,为了攻击下一个标实现某个战术意图,便倾巢而出。再次,在战术思想上防守意识淡薄,因而输送派遣球或保护球时,忽视了对方的攻击能量。凡此种种,都是轻视防守所致。上述三种情况,任一种一旦遭到对方的攻击成功,将使己方处于完全被动的境地;甚至将到手的胜利拱手送给对方。</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5.贴边压线。</font></b></h1><h1><b><font color="#ff8a00">不善守者,必不善攻。当己方处子劣势和困局时,为保存实力伺机反攻,东山再起,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压线战术,搞好积极防御,以图定现反攻。压线球是一种特殊的战术球,它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对方打掉它也不容易。压线球的牵制能力较强,使对方不得不防。打进线球时,不要进线过深,或接应球过早与压线球配合,这样就给对方打掉压线球帮了忙。如①球压线,只有在没有⑩球的威胁下,⑨球才能为①球作战术配合。所谓一个球活,两个球死,就是这个意思。对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br> </font></b><b><font color="#010101"> 6.边角散落。</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保护自己,消灭“敌人”,是门球场上双方攻防的基本原则。为回<br>避对方的攻击,在一个300平方米平展展场地上,最好的防御地带就是散落边角。当然,分散落位也不是说愈分散愈好。在可能的条件下,使连手球在本轮或下轮借他球配合构成预攻之势,为反攻做好准备。<br> </font></b></h1><h3><br></h3> <h1><b><font color="#39b54a"> 7、舍上保下。</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这种防守方式,是用牺牲上号球达到保护下号球的目的。有这样一场球:场上各球的位置分别为:⑦、⑨两球在三门零号位到一角之间,两球相距约6米,均靠四线里侧。①、③球在二角拉手结组。⑤球在三线四角,等待过三门。白方⑥、⑧球在二门后靠二线。②球在三门前于三门后⑩球呈双杆态势。④球界外,①球为起杆球,撞击③球送⑥、⑧球,自球到四角找⑤球结组。这样就迫使②球打成双杆后,必须用两杆去救⑥、⑧球。如果②球不去打③、⑥、⑧球,而打⑤、①球或⑦、⑨球,都不能使场上的力量处于势均对峙。在这个践例中,红方只有将③球派往⑥、⑧球处,用牺牲③球的方法,诱发②球去打③、⑥、⑧球,才能保护①、⑤球或⑦、⑨球。另外,由于⑤球是过三门球,向方也不敢派⑥球去攻⑦、⑨球。这样红方用舍上保下战术,实现在后续赛程中与白方挠衡。同理,基于战术需要,还可以安排舍下保上战术。<br> 8、先疏后结。</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有一战例,场上比分12:10,白方领先,时间还有1分10秒。①球为起杆球。场上双方各球分布如下:①、③球在三角三线三里侧。②球已过二门在二门前。⑤、⑩球在三门前,两球距约50厘米。④、⑥、⑦、⑧、⑨球界外。③、⑤球已过二门,待进三门。具体操作是,①球撞击③球不中落二角。②球远射三门前⑤、⑩球未果。③球进场到⑤球处。④球进场。⑤球起杆撞击③送进三门,比赛时间到。⑤球二进三门后撞柱。比赛结果,红方获胜。从这个战例中可以看出,红方之所以获胜,一是教练员不但有攻防转换的理念,而且奔着先疏后结的原则安排自己的号球;二是对于③球的处理,放弃③球进门得分的打法,实为高明之举。</font></b></h1> <h1><b> 9、围而不打。</b></h1><h1><b><font color="#39b54a">在双方攻防中,向对方压线球输送派遭球,连看带打,是在比赛中常用的战术。这种战术既有进攻也有防守,而有时,则以防守为主。如①球撞送③球去控制④球,使②球不能为④球接力。轮及②球起杆时,③球可不打④球,而向己方球靠拢或到他处隐蔽。④球此时成为孤球,难以发挥作用。若④球压在线上,③球攻打④球势必同归于尽。之后,④球立即进线,而到下轮红方就出现了断点,白方就出现了④球王脾球。这种围而不打,是根据战术需要用之。派出去的号球,貌似攻打,实则只看守不攻打,是一种积极地防守措施。<br> </font></b><b><font color="#b04fbb">10、阻隔联接。</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众所周知,界外没球没有进攻的功能,但可以配合界内球进<br>攻。为阻拦界外球与界内球协同,运用拦截战术把球路场塞,改变界外球进场的路线和落点,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削弱起杆球的威力。为此,当撞击对方球后,可就近闪出,待裁判员放好球后,再将被撞击的他球和自球留于被闪球的点线里侧,形成一道篱笆与被闪球隔线相望。以此增加被闪球进场难度,使其不能与场内球结组配合,从而形不成攻击套路。</font></b></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b> 二、进攻战术四则</b></font></h1><h1><b><font color="#b04fbb"> 门球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多种因素,但要是技术和战术的较量。胜负有时是技术原因,有时是战术原因,不管哪种原因造成失利或得势,两者不可偏废,应该把技术和战术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只要这样,才能取得赛场上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其目的是最终获胜。当前,门球技术和战术发展很快。在比赛场上,高难度技术,高难度战术形式屡见不鲜。一般规律,有什么样的技术,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战木。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技术提高,改变了战术形式的变化,战术反过来也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战术形式和种类很多。下面说一下进攻的几种战术:<br></font> 一、“双杆”进攻法。<br><font color="#167efb">比赛中,当自方得手,对方陷入困境时,为保持本方的主动地位,必须连续进攻,对陷入被动的对方要穷追不舍,直到在布局和气势上完全压倒<br></font>对方,特别在关键的时候利用双杆来进攻对方,使对方没有还手之力。<br><font color="#39b54a"> 二、制约和反制约法。<br></font><font color="#b04fbb">比赛中当自己某球被对方咬住,而又无法解围时,非必要时不必硬拼(如没有把握的远距离冲击等),可选择对方弱点(如孤立球)进行反制约。说白了就是“你在这里咬我一口,我在那里咬你一口”,你削弱我,我前弱你;在形势上尽量保持一个相对平衡衡的状态。<br></font> 双方处于相持状态,只有保持相对的平衡态势,才能寻找机会打击对方。争取自己的主动。相反,如果失去了这个相对的平衡,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再转为主动困难就大了。<br> </b></h1> <h1><b><font color="#ed2308"> 三、对付压(贴)线球法。<br></font><font color="#167efb">压(贴)线是门球用比赛线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也是蓄积力量反击摆脱困局的方法。对付压(贴)线球一般采用挂球(闪带)和“同归于尽"两种方法。前者四米以外的距离一般不是很有把握;而后者是以一换一,自己也要损失一球,一般在不得已时才使用之。近年来出现一些比较有利、巧妙的打法:<br></font> 1.传递挂球(闪击)法。<br><font color="#39b54a">即把距备较远的对方球传给本方靠近压(贴)线球的本方球,然后将压(贴)线球挂出(闪带)出界。<br></font> 2.以小于60的度的角度将压(贴)钱球挤出。这种办法可以用自球,也可以用本方的他球实施。<br><font color="#b04fbb"> 3.以90度左右角度,用自己球或本为他球将对方的压(贴)线球顶出界。这种打法的关键要领是自球或本方地球与压(贴)线球中心相撞,使自球或本方他球将</font><font color="#b04fbb">力全部传给压(贴)线球,才能达到压(贴)线球出界,自球留在线约的效果。如果两球偏心相撞必然是双球出界。这种打法技术和场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一般适用于1米左右的距离。<br></font> 四、迂回进攻法。<br><font color="#39b54a">所谓迂回进攻法,就是以防守之法保护自己场内的实力。其具体做法是:先以自己的上手球将本方球转移至安全区,并使其尽量连号联手为进攻作好准备(这就是积极防守)。</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例如、</font><font color="#167efb">二门前②将⑩转移至三门后区,自球过二门后再将⑧也转移至⑩附近与⑩联手;再将④连移至三门前咬住⑤、⑦,最后自球落四角。③撞⑥后用其挂(闪带)④,因距离过远(10米以上)未中,也由于距离过远无法有效进攻白球,自球在二门零号边贴线落位;④起杆先后将⑦、⑤开出界,继之转移⑧咬住⑨,再转移⑩咬住①;当第三轮结束时场内的格局是白球全都集中于通过二门的有利位置,由王牌球②将其余白球送过门得分,而后自球与③“同归于尽”。我们看到:第二轮②的一系列防守行为完全是为了进攻,积极的防守就是迂回进攻法。这就是进攻与防守的事绛证关系。</font></b></h1> <h3> 点击链接观看<a href="https://www.meipian.cn/2h2p6fj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裁判员要“十三会“</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p5lap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在被动局面下她何寻找突破口</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gfqf44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佘教练的独门绝技一“溜溜球"</a></h3>